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576章形势危殆

明末之新帝国 第576章形势危殆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河间之地名,始于战国时代,后来河间时而为国,时而为郡,最后以府闻名,其区域虽不断变化,但大致是河间、献县、肃宁等周边区域为核心。

也有人认为河间因位于滹沱河、唐河之间而得名,但这应当是本朝以后的说法。

河间又有九河而得名之说,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期便己有名,而非战国时代。

现在的河间府位于古代的九河流域是确定无疑的。

金代仍为河间府,但它也是河北东路的治所,元代为河间路,本朝设河间府。这些州、府、路治所均在河间县,河间府地处水陆要冲,是向北联系幽燕、向南联系青冀的要地,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

在春秋时期,齐就在这里经过攻打孤竹国;东汉末期袁绍与公孙瓒、曹操先后在这里征战;北魏拓跋氏是这里为进攻南方的基地;隋末群雄之一的夏王窦建德也是发迹于此;北宋时这里是辽向南侵宋的第一道防线;本朝更是先自经这里北伐蒙元,后又有朱棣的靖难之役数次以这里为南下途径。

河间郡境陂泽沃衍,宜于耕植,且地滨沧海,盐鹾之利,军府所资。又舟车通利,四方供亿,皆取给焉。诚京师之南府,天下之津途也。

河间经济繁荣,成为与保定、济南、开封齐名的京南四大名府,因其地处京城南下的第一站,故又有京南第一府之称。

也就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驻兵十万在河间府,这里距离他们的大本营保定一百多里,可以和京城呼应,敌人就算派出十万大军前来围攻,他们都不用害怕。

但是如果对方绕过河间府,去袭击保定、天津,断其后路,这又该如何?

在刘布用兵的历史里,十大数十战,都是用智取的方式,不可能去进攻有十万大军,重兵防守的河间府。

刘布他在打了这么多典型的大小战争,没有一场是通过惨烈的攻城战获得的。

无论是刘布的用兵方式,还是他个人的习惯和喜好,都不会允许他派重兵来进攻十万大军把守的河间府,而是改而去攻打更加空虚的天津卫或者是保定。

只要刘家军进攻这两个地方,就可以直接获得进攻京城的桥头堡,撼动了整个京城的防御体系,那时候估计朝廷又得紧急的召集河间府的十万大军回援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京城陷落吧?

然后刘家军就使出他们最为拿手的招数,围点打援,这样一来,他们这十万大军就该中计了,在场的都是人精,他们基本上马上就想到这个可怕的可能,所以他们纷纷嚷嚷着回师保定,依托保定背靠京城,以抗刘贼。

手下们纷纷的这样要求,洪承畴他也都无可奈何,这可是战略层次的抉择,他洪承畴都没有权利作出选择,得上书朝廷才可以,但是兵势如火,一旦上书朝廷,只怕就耽搁了时间了,等朝廷的回复下来的时候,只怕刘家军已经开始进攻京城了。

在这一种情况之下,他们商量了一下子,马上就决定先派出精锐部队回师保定,然后陆续的派遣其他的部队回去。

他们也都明白,一旦让刘家军占领了保定或者是占领了天津,他们后路就会被切断,没有粮食,没有援军,就成为了一支孤军,随时让敌人包了饺子,生吞活吃了。

所以所以洪承畴他迫于无奈,马上就写了一份紧急的奏折,向朝廷阐明了看十万大军的难处,然后马上下令,大军迅速的后撤。

正常来说,他们必须等待朝廷的回复以后,批准以后,才开始撤兵,但是他们这奏折刚呈上去,马上就开始拔营回师保定,这叫做先斩后奏。

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就是如果刘家军进攻京城,朝廷一定会允许他们回师保定或者是天津,以确保护京城的安全,如果刘家军没有向以上地方发动猛攻,他们就变成了畏敌如虎,擅离职守,只怕朝中弹劾他们的奏折,会令他们喝一壶。

但是他们现在的处境,也是相当的危险,他们失去的天雄军的掩护,就相当于深入的一支孤军,如果被敌人围攻的话,很容易就包了饺子或者是断了后路,这十万大军也就完蛋了,所以洪承畴他们还是决定依照众将的意见,迅速的退回保定再说。

他们退回保定,有坚城可守,粮道就没有被截断,这才是可以坚守的一个大好的要塞,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们把整个河间府都给丢了,拱手让给了刘家军,让刘家军可以直接的进攻北直隶地区和山西了。

可以说朝廷急急忙忙的命令部队,进攻山东,准备夺回运河的控制权,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他们丢失了精兵粮将,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丢失了河间府,这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进入山东的桥头堡和路径,同时会让刘家军对他们进行打击和压制,失去了战略的主动权,他们会非常的悲剧。

虽然目前洪承畴他们还没有获得朝廷的授权,允许他们撤退,不过他们还是先行撤退了,因为他们知道朝廷别无选择,除了让他们撤退以外,就没有别的方法,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这一支孤军被刘家军团灭吧?

刘家军他是很乐意一举的把洪承畴部队给消灭的,消灭了洪承畴的部队,这就意味着大明失去了最后一支的机动力量,他要组织起同样的一支部队,就不知道是何时何日的事情了。

所以洪承畴他们迅速的撤退保定,他们的撤退,这从大局来说,这是对的,尽管现在没有朝廷的同意,但是他们依然还是退了,不是因为他们的大局观有多好和多高,主要就是为了怕死。

果不其然,刘家军在灭了卢象升的天雄军以后,他们就开始迅速的北上,围攻沧州。

沧州虽然还留有数千天雄军的士兵,这是天雄军最后的残余,但是他们听说主力都已经覆灭了,大帅也都战死了,所以也都选择了向刘家军投降。

因为刘家军也都没有向他们许诺什么高官厚禄,只是向他们许诺,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会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

大多数天雄军的老兵,随着卢象升转战天下,走过了几个省,也都经历了几年的时间,许多人都开始想家了。

他们当初离开大名府的时候,想的可是打上一两年仗,赚够足够的钱,就回家的。

但是现在仗越打越多,敌人越缴越多,至于他们回家的日子,却不知道是何时何日,除了允许一些人请假回家探亲以外,根本就没有允许他们解甲归田。

这个令这些天雄军士兵心中充满了悲哀,那就是他们解甲归田之日,只怕就是他们马甲裹尸之时。

这种也都不是什么悲观的想法,至少他们的卢大帅就是如此,他们千千万万的兄弟就是如此,既然主力军队都已经灭亡了和团灭了,他们这些残兵败将,再行抵抗也都毫无意义。

以朝廷的尿性,打败仗的就是打败仗,不会得到褒扬,而且这些千千万万战死的士兵,他们的安家费都是一个问题,朝廷的军官现在是无所不贪,贪污军饷,贪污士兵的烧埋银都不是什么秘密了。

以前他们天雄军有卢大帅在,卢大帅在朝中也有许多的同期好友,都会为他打点一一番,令他争取比别人多一点的粮响,但是现在人走茶凉,卢大帅都已经不在了,估计他们兄弟的烧埋银都要不下来。

以温体仁首辅的作风,既然卢象升已经死了,天雄军已经覆没了,也就是没有利用价值了,他会在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人身上发银子?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在刘家军许诺,让他们回家,给他们发放路费的时候,这些人没有什么犹豫,直接的就放下了武器,正式的解甲归田了。

这一次比较的特别,以前刘家军每一次打仗,都会抓了不少的俘虏,除了建奴以外,对方的俘虏看见了刘家军如此好的条件,都会想着加入刘家军。

在刘家军中当兵,军饷一分不扣的照发,大鱼大肉任你吃,福利好得就像当爹,每个当兵的都想加入这样的部队,比如说布日固德的赏金猎人,这些马贼他们在享受过刘家军的福利待遇以后,再也不舍得离开了,再也不愿意离开了。

唯独是天雄军,他们也在刘家军手中吃过一些饭,也都知道刘家军士兵的丰厚待遇,但是他们没有人申请参加刘家军,只想回家,比较的特别。

也就是因为如此,刘布也都没有在天雄军士兵之中进行招募新兵,因为他们心有所属,不跟刘家军对抗,已经是非常好的事情了,所以放走算了。

刘家军在攻占了沧州以后,迅速的北上,一路扑向了保定,一路扑向了天津卫,这可是给朝廷以极大的惊吓,他们还没有从天雄军的全军覆没之中惊醒过来,又面临着刘家军兵临城下了,很有可能刘家军在攻占保定,攻占了天津卫,然后围攻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