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684章亡羊补牢

明末之新帝国 第684章亡羊补牢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许建强这话一出,可是惊倒了许多的人。

其他的官员或许是心中有数,他们的惊讶并没有多大。

高读书他都死了,被人抄家抄出这么多钱来,也都是有可能的,这年头,不贪个三五十万,都不好意思见人。

只是皇帝听了,脸色非常难看,内心也都非常难过,敢情这一位官员家里面的银子比他内帑的还多?

崇祯皇帝省吃俭用,连皇后都有时要在宫中纺纱,补贴家用,就是为了节省开支,给前线的将士,多一点钱粮,多一件衣服。

他也都希望自己以身作则,可以令群臣们争相的效仿,大家都崇尚节俭,杜绝奢侈,如果大家都能挤一些米粮和银子给前线的官兵,这敌人就不用担心了。

谁知道他皇帝这般折腾,把自己折腾到钱完全都没有了,变成了穷光蛋一个,内帑里都是饿死老鼠。

但是这一位官员,居然从他家里面操作这么多银两。

崇祯皇帝大为愤怒,他说道:“此话当真?”

许建强说道:“这种话微臣怎敢作假?五十万两银子很快会送到国库,但是微臣建议,最好就是填了保定大营的窟窿,让士兵们可以安心的过年。”

崇祯皇帝道:“准了!”

他们本来就拖欠着保定大营的军饷,如果能弄到一笔钱给他们,皇帝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弄的,他知道如果军饷不足,这些当兵的,铁定会造反,所以他们是想尽了一切办法,用尽了一切手段,希望能够弄到足够多的银两,来填这一个坑,结果现在居然从一个户部小官的家里,就抄出了这么多的银两,解决了他的难题。

崇祯皇帝他拍了几下自己的御座扶手,大为气愤声的说道:“这就是大明的官,居然这般的富,比朕还富?陶大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到了此时此刻,陶醉他也只能够说:“高读书该杀,但是微臣认为……。”他还是想强调权责和流程。

崇祯皇帝冷冷的说道:“朕登基已经十年了,那一次不依着规矩和流程,礼天法地,而你等又以何,来回报于朕?”

现在的大明,无论用什么来形容,都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

那纵横天下的大乱,大明以前也都不是没有遇过,但是大明二百多年,可是从来没有过中都凤阳被攻破,南京被攻破的惨痛经历。

这些地方可是皇家的祖坟所在,皇室的起家的地方,现在都被贼人所占,又如何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

皇帝这一反问,刑部尚书陶醉他这才回过神来,显得有些惶恐。

皇帝继续问道:“刚才许提督有一问,这便是高读书这般的小官,都能贪这么多钱,你这刑部尚书是怎么当的,还有其他更大的官员,岂不是贪得更多?”

这话问的就有些扎心了,陶醉无语无言以对。

因为这是真的,只要不是瞎子聋子,这都知道。

崇祯皇帝冷冷的说道:“既然你如此的庸碌无为,这便退位让贤吧?刑部尚书之职由左侍郎戴千元接任。”

陶醉脸色苍白,双腿一软,跪了下来,向皇帝行了一个礼,然后踉踉跄跄的走了。

以前他还以为,自己肯定是辞职走的,不想伺候这个皇帝,然后潇洒的辞职回去,现在好了,居然被皇帝赶出去,这算是丢尽了脸面了。

而且接任的还是他处处针对,一直饱受他欺压的副手。

看见皇帝当众的拿下了陶醉,其他的官员不免有些惶恐,就连首辅周延儒都不敢吱声。

在高读书这一件事上,周延儒是首鼠两端的,周延儒乃是状元之才,自视甚高,两度入阁,算是位极人臣,谁知道人家一个小小的小官,贪的钱比他还多,不免令他有些失落,这样的小官巨贪,推出去便推出去了,他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个小官而得罪了皇帝。

周延儒他现在是看得出来,皇帝是极其的缺钱,只要能够弄到钱,他几乎就要去抢了,更不用说只是从这些贪官的身上获得。

而且周延儒他还有一些隐忧,这隐忧就是,皇帝从贪官这里获得了一些钱财,他会不会尝出瘾来了,以后都这么干,没钱的就拿这帮当官的来开刀,这就麻烦了,这也就是他随大众来这里闹事的原因,现在看看见皇帝铁了心这般干,他又不敢铁了心的跟皇帝对着干。

皇帝当场的毫不留情的辞退了陶醉,然后表扬了许建强。

许建强道:“这都是微臣的份内之事,微臣愿意辛苦一趟,把银子送往保定大营,如果几位大人不信任,尽可以派员随从,但是微臣可以保证一点,那就是送多少钱去,就是多少钱,没有火耗,没有途损。”

许建强他现在都这么说了,这些官员现在谁又敢找他麻烦?

许建强他可是一个阴险的人,心狠手辣,又有皇帝的支持,如果跟着他去,会不会被他盯上这也难说,像是高读书。

今天这一件事,算是为崇祯皇帝解决了他的一些隐忧,他必须在过年前筹出一大笔钱来,首先支付天津大营和保定大营的经费。

天下各镇,处处欠钱,为什么是这两处,那是因为他同时也在策划一次大反攻,只等明年春暖花开,道路解封的时候,就马上出兵,南下攻打,他不可能坐视对方占据了江淮,占据了江南。

但是要驱动两支大军,让他们去打仗,这可是不容易,现在的兵可不比以前好糊弄了,没有足额钱粮,没有开拔费,他们就绝对不肯出兵,现在大明已经走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这就是皇帝控不控制不了文官,文官控制不了武官,武官又控制不了他手下的这些兵。

这些兵看起来是如此的横蛮,如此的凶猛,但是他们打仗却是畏敌如虎,遇上敌人,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他们打不过建奴,打不过蒙古人,打不过流寇,自然也都打不过最近才崛起来的刘贼。

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结果在最近的这些时日,一直的都被敌人压着来打,想当年太祖皇帝崛起于淮泗,可是打败了天下间最强的蒙古铁骑,建立了大明帝国。

崇祯皇帝每每想到这些事情,他都是十分的生气,十分的惶恐,觉得无助,满朝文武百官,那么多都是名臣,但是能帮到他的,却是没有一个人,许建强冒出来的时候,只是他别无选择下的一个任命。

能把他提拔到这一个位置,主要还是出自于对付刘远桥,因为他担任刘远桥的管家几十年,对刘远桥的了解非常清楚透彻。

许多人是反对皇帝这一个决定的,认为他这样子就把一个人提拔为东厂提督,实际上相当于一步登天。

支持他这一个决定的,只有王承恩一个人而已,结果就是他这样一个危险的决定,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他自己也都想象不到,他会造成这么巨大的回报,远在满朝文武百官之上。

许多人对付刘远桥,他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好像没有一个是有用的,刘贼的势力越来越大,压制得他们连头都抬不起来,只能以节节败退来形容。

丢失了江淮,丢失了南京,大明就不再是以前的大明,就不再是以前的天朝上国了,这些大臣嘴中说的好话,但是崇祯皇帝可是十分的恐惧,十分的彷徨,他就知道一点,大明距离灭亡,就是一步之距了,如果他不采取断然的措施,估计大明撑不了十年。

所以他看见这些官员到了现在,还是抱着以前的那一套,没有进行改革,没有进行补救,这样子搞法,始终会搞死他们,许建强他做的虽然是有点过分,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为他解决了问题。

到了现在,崇祯皇帝他只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于那些虚的东西,已经是看不上眼了。

如果是以前,对方名声不好,出身不好,即使做了再多的事情,也不会获得他的认可。

以前崇祯皇帝,他是坚信一点,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他们一定会支撑过去,一定可以走出眼前的困局,但是现在他自己对这信念都有点动摇了,如果不能打败崛起于山东的刘贼,就是他们朱明皇朝灭亡之时。

想起他远在山东的宗亲,德王和鲁王的下场,他不寒而怵。

而看着山东官员们的众生相,他也是显得有些愤怒,作为皇族,他们在刘贼攻入济南以后,成为了阶下之囚,男的入狱,女的受尽侮辱。

而这些当官的,要么是辞职不干,回家享受他当官多年获得的财产,要么就是投靠了刘贼,继续当他的官,大家影响不大,唯一受到影响的,就是他们皇族,看他们的样子,就像是换个东家,重新干活。

想到此处,崇祯皇帝癯然而惊,他这才明白,即使大明完了,也就是他们这些皇族走投无路,而这些当官的,他们只是换了个主子,改头换面,一样的当官。

崇祯皇帝一拍御案,他大声的说道:“许提督,只要能为朕收集到足够的军饷,朕授你便宜行事,先斩后奏之权。”

许建强大为欢喜,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微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叫士为知己者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