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691章入住东宫

明末之新帝国 第691章入住东宫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刘布在进入了南京城以后,就开始大宴群臣,然后入住东宫,并且在东宫进行办公。

在刘家的地位之中,刘布就是当之无愧的太子爷,估计刘远桥登基之日,他就会被毫无异议的立为太子,所以他也都想都不想,就搬进了东宫去住,所有的人也都认为理应如此。

当代在方位上也有很重的等级观念,在建筑中位于中央座北朝南是最尊贵的,除正殿外,就东西两方而言,以东为大,这是历代的传统,民间也是如此。

太子称为东宫,是因为太子以诸皇子之首和储君的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理所当然地应该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级最高的地方,而东宫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称。

历朝历代,天子立嗣,事关国家根本,在此以前,历朝历代都是皇帝在世时,确立太子人选,并因此形成了一整套围绕太子储君的官制。

大概从东汉时期东宫就成为了皇太子官署,而东宫一词遂成太子的代称。

东宫的体制完备于隋唐时期,从其建制来看,东宫机构对于身为储君的太子而言,其意义类似于朝廷百官之于皇帝,一定意义上说,东宫体制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权力体系,或者说是一个准朝廷,因为在事实上东宫体制正是一个微缩的朝廷。

隋唐时期,设太子三师、三少(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傅、少保)与太子宾客,各掌对太子的辅导教谕。其下所设的詹事府类似于朝廷的尚书省。

太子亦有兵权,即十率府,即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各统领东宫兵仗羽卫、巡警等事,与朝廷之十六卫羽卫京师、宫禁毫无差别。

当然,东宫的衙署很多,官职也很多,东宫所有的官职,在朝廷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官职。由此可见,在隋唐时期东宫的体制已经十分完备,并且与朝廷之政治体制构成了极其密切的对应关系。

这样的机构,令刘布想起,有点像是后世美帝国的副总统,后备的领导班子。

当然刘布他这一位太子,又与历朝历代的太子有些不同,这就是历朝历代的太子,都是由皇帝册封的,而刘布的太子之位,仿佛好像是自己打回来的。

如果论起这功劳和权利,他其实不在他父亲之下,而且刘家的江山和地盘,主要是他打下来的,刘布的东宫是刘家权力体系之中,权力最大的那一批,基本上所有的军权,财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所以说他的东宫体系,目前是不可能只是后备的。

当然现在的刘家,他是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地方,这就是他们基本上己经拥有作为了一个国家的基础了,但是他们却没有立国,没有称帝。

刘远桥他现在的身份也有些特殊和暧昧,比如说他现在已经成为大明仅次于皇帝的第二大势力,他所控制的地盘中的兵马,比建奴还多,但是他却是没有称帝。

就连现在的建奴,他们都自称为后金国,天聪汗了,而他刘远桥现在的身份,还是朝廷的登莱巡抚,当然他这一位登莱巡抚,所掌管的地方,可是远远的不止于此了。

所以他们这里,现在也没必要说官衔和体制的问题,谁掌握权力,谁就是大佬,如果从这方面来说,刘布他的权力不比他老爹差,是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的人。

甚至就目前而言,他这一位太子也都是板上钉钉的,毫无疑问的,也是皇帝没有必要猜忌的那种人。

比如说当年的李唐皇朝,权力争夺如此残酷和激烈,那是因为他们有众多的选择者和继承人。

而且在后世来说,许多人都认为李世民造反,是迫不得已的,大唐的天下是他打回来的,不应被建成夺走。

这只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一直掩饰和粉饰太平,大唐的天下又怎么可能是他李世民打下来的,如果说大唐的天下是他李世民打下来的,就有点相当于说现在,刘家的天下是刘忠勇打下来的一般,他扮演的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大将的角色。

而他的父亲李渊,还有他的兄长李建成,才是统帅级的人物,在幕后居中调度,安排一切,李建成所作所为,其实也都跟刘布现在的差不多,他没有亲自的领兵打仗,冲锋陷阵,但是却是在幕后策划和调动,训练军队,调集粮草,所以他李世民才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粮草,才可以放心的去各处,在这方面来说,他李建成的功劳一点都不比李世民逊色。

而且按照以往数千年的历史礼制,李建成是嫡长子,皇位家业始终是他的,而不关他李世民什么事情,只是李世民狼子野心,又不服输,悍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才夺得了天下。

李世民雄才大略,一代明主,但是如果就人性亲情的角度来说,他是冷酷无情及其残暴残忍,他杀死了兄长,杀死了弟弟,囚禁了父亲,这才夺取了皇位。

任何一个说他的好的人,也不可避免的必须要提及到一点,正视到这一点:如果是你的儿子这么做,你还会说李世民好,还会推崇于他吗?

不过这已经是历史往事了,在李世民以后,也都没有这样的牛人,敢这样子干的,大多数跟父亲和皇权作对的,基本上也都被一一的铲除,毫不留情的歼灭了,这也造成了太子不好当的说法。

刘布的地位倒是有点像是弘治皇帝的儿子正德皇帝,就他一个儿子,无论儿子如何的胡闹,如何的混账,朝廷朝臣如何对他的不满和不爽,最终还是必须让他当了,估计刘布也就是这一待遇。

在刘远桥没有抵达之前,刘布他的东宫就是南京城的最高权力机构,也可以说是刘家体系里面的最高权力机构,刘布就是在他的东宫之中施发号令,调动数十万大军,攻伐各方。

他的几个主力师,在进城了以后,在获得了分享以后,马上就按照制定的作战计划,开往各方,迅速的攻掠各地。

前方传来了大好的消息,这就是布日固德的骑兵,迅速的赶到了苏州,在城中的明军即将要反扑和举兵的时候,成功的进入了城中,震慑了这些人,牢牢的把这一座大明赋税第一重镇,控制在手。

其后布日布德率领他的铁骑,马不停蹄,浩浩荡荡的赶往了另外一重镇杭州,围攻杭州。

同时参与围攻杭州的,也都有郑芝豹北上的舰队,他们派出了庞大的舰队,对杭州湾封锁了,从海面上包围了杭州,并且进入运河,炮轰杭州城,造成灾难性的恐慌,城中军民,死伤枕籍,争相逃命,乱成一团。

当布日固德的大军抵达杭州,开始围城的时候,大明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张德平率领布政诗使司全体官员投降,而浙江巡抚吴永靖则是全家**,自杀殉城,杭州这一座重镇也落入了刘军的手上,大明的命脉,京杭大运河基本落入了刘军之手,明军再无举兵南下,打通运河之说。

大明内地现在集兵力极其的空虚,主要的就是两百多年的太平盛世,已经令武备极其的荒废,再加上各地战乱,把仅有的一点兵力都调走了,这样各个地方空虚到了极点,以刘家军一个师的战斗力,他一个师往往可以拿下一个省。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兵力实在太空虚了,另外也主要是皇权不下县的说法,皇家的军队主要是集中在大的府城和县城里面,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也都没有办法进行控制。

当刘家的大军打下了这些府城,攻下了这些县城以后,这些地方的土豪势力和地方豪强,看见城头变换大王旗,也都迅速的归降,投靠了新的主人。

对这些地方的土豪豪强来说,朱家天子是天子,必须负徭役和纳税,刘家的天子同样也是天子,同样还是要负徭役和纳税的。

虽然现在的儿歌也都传遍了江南,:吃他娘,穿他娘,刘军来了不纳粮!

但是只要是有脑子的豪强他们都明白一点和认同一点,自打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做百姓的就得耕地,就得纳粮,就得负傜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们坚信一点,即使是换了一个皇帝,他们只要愿意继续的为其耕田纳税,这些人依旧还是会当他的土豪,当然这也是刘家军目前没有办法的一种做法,形势危急,强敌环伺,腾不出手收拾这些人。

刘布他决定必须在明年春天之前,至少控制了整个江南,伺机进入湖广或者是两广等地,争取在明年一年之内,把这个地方控制在手。

今年也就是崇祯十年,他的计划就是以这些地方作为依托,打造一个新式的帝国,然后跟北方的大明帝国对抗,争取数年之内灭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