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704章共商国事

明末之新帝国 第704章共商国事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刘布道:“兵部只有调兵遣将没有领兵权,而且大明的兵部尚书,一向由文职来担任,这也让大明的兵部尚书,往往都是不知兵,不知将,权责不明,制度混乱,最终便宜了我们。”

刘远桥道:“大明的办法虽然不妥,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压制了武将的坐大,终大明一朝,也都没有藩镇坐大,像你的法子,会不会让这些领兵的武将形成的军阀和藩镇,尾大不掉,很难收拾。”

刘布道:“关于这方面,孩儿自有办法,稍后会提供出一套完整的方案出来,有一点殿下可以放心,我们刘家的军队,是无法藩镇和军阀化的,只要我们牢牢的掌握着人事和粮响的大权,这些当兵的,他就不会听别人的。”

刘远桥点了点头,大明的军队到了这几十年私人化十分的严重,刘家军就是这种形势下的产物,但是刘家军跟其他的私人军队又有所不同,其他的私人军队,它规模大了以后,内部会形成种种大大小小的山头,造成了大帅要通过将领去控兵,将领则通过他手下的一些军头去调兵。

刘家军不同之处,就在于军队的人事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并且军队的粮饷大权也都一直牢牢地把控着,这样军队就不会私人化。

每一个士兵都知道,是谁发粮响给他们的,是谁发福利给他们的。

是刘家父子,可不是他顶头的将领,刘布手下这些将领,都是由他一手提拔的,目前来说,还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刘布他也都不会有犹豫,遇见一个,处理一个,毫不留情。

别看他们军队中没有闹事情的大案,他可是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处理了一些有这方面想法的人,这些人不是莫名其妙的死掉了,就是死在了战场之上。

刘布既然敢成立国防部,自然也都会有他的想法,大明的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是不能满足新时代之下战争形势的需要。

这种臃肿而又复杂的机构,在战争来临的时候,显得迟钝而又无力。

刘布的国防部,给这些部门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可以满足这方面需要。

同时刘布又建议成立海军部。

这一点令刘远桥十分惊讶,他说道:“把水军至于陆军的统治之下,也都没有问题,大明一向这么干,我们以前盘子小,可以这般搞,以后占领了整个天下,这会不会形成机构更加的复杂,山头林立。”

刘布道:“我们的海军,不同于大明的水师,其能发挥更多的作用,它不可能只是陆军的附属,海军能做到的,陆军未必就能做到,我们征服了大明以后,海外拥有更多的地方,比如说暹罗、爪哇、三佛齐等地,都是著名的粮仓,如果控制在手上,中原就不怕缺粮了,纵观中原皇朝过去几千年的历史,出现皇朝更替,不外就是几项,主要就是土地兼并、人口过多,粮食不足。”

刘远桥说道:“你分析的十分在理,这一点我们值得借鉴,就像西方的东印度公司一样。”

刘远桥可不像是崇祯皇帝,他对于世界了解得非常清楚,他可能是当今世上了解世界信息最多的人之一,对于西方列国的消息,他也知道的很清楚,像是对于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其国内的政治情况,还有东印度公司的运作情况,他都非常了解,对于南洋的形势,他也了解的十分清楚,并不像朝廷的官员,一面懵逼,认为南洋就是一荒野之地。

这是因为他的亲家郑家就是靠做海海洋贸易起家的,他们的船队远至整个南洋各处地方,他们拉去了大明的特产,拉回了南洋各地的特产,来回赚钱,赢得了惊人的利润。

现在郑家的贸易网络,完整的落入了刘家之手,这也就是相当于一座超级金山,落入了他们的手上,这才是他们敢大胆的减轻田地税的原因。

不要说是刘远桥这么精明的人,就算是崇祯皇帝这般的人物,如果让他拥有如此的网络以后,估计对于田地税那一点小钱,他也都不会放在眼里。

刘布和刘远桥在一起,马上就商量事关他们刘家的大事,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军队,只要能够搞定军事上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好办。

刘家父子现在坐镇在南京,他们庞大的军团却四处出击,攻略江南各地。

他们计划在控制了江南以后,再候机夺取大明南方其他的地区,进而控制整个大明南方。

刘远桥是一个雄才大略,目光远大的人,但是他也想不到,刘家一旦爆发的时候,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会如此轻易的就打垮了敌人,打败了他们的对手,夺取了这么惊人的战绩,这才是他们进入了南京,国号都没有,现在才急急忙忙弄一个出来的原因。

但是既然坐到了这位置上,他也都不允许退缩,他也知道不可能退缩了,退却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无论静云公如何的不高兴,如何的劝阻,他都是毅然的南下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远桥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想当皇帝,就如他不想摘天上的星星,但是如果当他有能力摘天上的星星时,他会毫不犹豫的摘。

他们父子就一些紧急的事情,进行磋商,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现在都掌控着数十万军队,近千万的民众,统治着几个省的地盘,要管理的事情非常的多,用日理万机来形容都不为过。

在新占领这些地方,都是一些鱼米之乡,天府之国,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必须争夺到这里的民心,让这里的百姓都支持他们,这才能够长治久安。

还是那一句老话,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刘远桥这一次他毅然决定,一旦登基以后,马上开科取士,广纳天下英才。

这是历朝历代的老规矩,一旦新皇登基以后,都会开科取仕,广纳天下英才,收天下士子之心,这一点刘布他也都不敢反对,也知道是正确的,他们庞大的政府机构要运作,还真离不开这些读书人的支持。

刘布他可以凭着一群不认识字的人就打下天下来,但是他却是明白,他万万不可能凭着这些不认识字的人来治理天下,如果把天下交给这群人来治理,估计离天下大乱,也就是几十年的事情了。

不过刘布也都提出了新的建议,既然是开科取仕,他就不能像大明这般的,只是取八股文科,还要多取武科和匠科。

在大明也有武举,但大明的武状元跟文状元相比,就是一个屁,提鞋都不配,其规模也小到了不可再小的地步,如果是两场科举同时举行的话,文举天下轰动,人人关心,武举只是一群粗鲁武人在比划而已,皇帝最多也就是派一个官员和侯爵去主持,事后随便封了一个官身,事情就干完了,并不像科举,乃国家级的纶才大典。

刘远桥说道:“搞武举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应该招纳更多的英雄豪杰,加入我们,一起打天下,但是你招这么多的工匠来,这有何用?”

刘布道:“为什么大明这么庞大,工匠何止百万,但是他们连红衣大炮都制造不出来,而我们却能够制造出红衣大炮和新式的火枪,这是因为我们重视工匠。”

刘远桥绝对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并且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只要有好处的,立马釆用。

父子俩马上就达成了协议,这就是由刘远桥负责筹备建国大典和开科取士,刘布则负责军事上的事情,负责组建国防部、海军部,同时也负责武举和匠科的选拔人才等等。

谈完了这些事,父子算是把目前的事情做了暂时的安排,但是他们要做的还有好多,只能够分派给身边的人去做了。

刘远桥道:“钱谦益此人,名闻天下、有能力,也有野心,你认为他是一个可用之人吗?”

刘布道:“此人能力还是不错,才学也好,只是此人没什么气节,骨头很软,缺乏坚定立场。”

刘远桥说道:“我们都是造大明的反出身的,就不要谈气节二字,如果每个人都有气节的话,我们父子只怕没出莱州,就被大明给砍了人头了。”

这还真是这一句话,他们父子是猛烈的抨击大明朝廷,**无能,如果大明朝廷真的是精明强干的话,官员们又不贪污又不**,武将又能打仗,他们两父子还真没有什么机会。

所以刘布想到这,他也在觉得好笑,自己都是一身白毛,但是看谁都是妖。

刘布有一样事还算是明白的,他不是银子,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他在他刘家军控制范围之内,或许还会好一点,在他们控制范围之外,说不定他们父子就是乱臣贼子,有无数人在恶毒的咒骂,希望他早点死,扎他们的小人,希望他们早点死了。

所以刘布呵呵一笑,他说道:“这些事情,就由父亲你做主好了,难道这些人,还能逃出你八面佛的手心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