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755章从容布局

明末之新帝国 第755章从容布局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在这世界上,就没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

比如说像朱燮元逃跑了,这是增强了北方大明的实力,但是也同时也让刘布可抽出足够的实力,拿下四川。

在此以前,单凭刘康手下的万把来人,刘布想拿下四川,是有点悬,就算拿得下,也守不了。

四川可是有四十多万平方公里之地,十几个府,一万多个人,分摊到这十几个府,这实力就相当弱了,根本就相当于没有,这也就是他们即使打得下四川,都守不住的原因。

刘布明白一点,所以他这一次派遣刘康率军西进,攻入四川,他首先的愿望,就是希望他能够夺取重庆,拿下他们进入四川的大门,然后再徐徐图之。

既然刘布已经暂时不用对北方用兵,可以抽出大量兵力,那肯定就是优先巩固于南方了。

刘家现在的战略格局算是相当的好,在刘布出兵打赢了夷陵之战以后,他们的战略格局前所未有的好。

大明最富裕的精华之地,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最惨的莫过于山东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此地距离京城极近,这就令皇帝不得不调派的重兵把守在保定和天津,确保敌人不能从这两个方向攻入京城。

更惨的就是大明的赋税重地江淮和江南,都陆续的落入了华夏军之手,失去了这些赋税重地,大明的收入进一步的降低,再养活这么多的军队这就非常的困难了。

而华夏军的问题,也相当的多,华夏军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崛起的太快了,在短期内他们就吞并了这么多的地方,即使他们拥有强大的武力,可以强行的占据这些地方,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永久的统治这些地方。

现在华夏军,能够控制这些地方,是因为他们跟地方的豪强合作,双方平分天下利益。

只是这种双方平分天下的做法,其实是不值得的提倡,对皇权的统治是不利,长期以往,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根基不稳。

所以刘家父子,他们也都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一旦抽出手来,就得对他们内部整治。

华夏军可以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占领这些地方,但是要真正控制这些地方,令地方的百姓军民归心,则需要长期的时间了,大明到今天还有这么多的忠诚义臣,这是因为经过两百多年的养士蓄望。

刘家也要开始养士蓄望了。

所以在击退了朱燮元之后,刘布的战略计划,就是稳定南方的局势跟大明战略对峙。

现在的战略对峙,形势对华夏军也是有利的,因为华夏军控制的是富裕的地方,都是富税重地,这些地方很快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产出。

他们不会缺钱,不会缺粮食,人口也不会缺,这是大国崛起的前提条件。

而北方的大明,则相对的惨,他们丢失了所有的赋税重地和粮食产地,他们将会为赋税和粮食而烦恼。

而缺钱缺粮又是极其难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刘家父子这样的妖孽,也只有他们不把钱梁当成钱梁,能够轻易的弄到大批的钱粮,对于北方的皇帝和朝廷来说,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解决不了这些事情,不要说跟华夏帝国南北分治,就连活下去都成问题。

北方的大明,它的战略形势就远比华夏帝国要恶劣。

他的京城,就处在燕京山脉一带,长城之外就是蒙古,就是他们的百年大敌,山海关之外,则是后金国,这些势力实力都非常强大,有颠覆大明的能力。

大明在这些势力和华夏帝国的压制之下,端的是群狼环伺,非常要命。

如果以前说大明把京城设在了幽燕之地,这是天子守国门,说的非常高尚,但是现在只能用坑爹来形容了。

大明帝国的首都所在的区域,正处在三方势力夹击之中。

只要对方随时夹击过来,就能把它给碾碎,更惨的就是,此地不产粮,大量的粮食必须从外地运进,以前他们用运河这一条策略,为他们运来了大量的粮食,但是现在运河被切断,南方被攻占,他们无法使用这一条了,还不知道从哪里运来这么多粮食供京城之用,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不要谈南北分治和立足的问题,他们现在首要考量的,其实是活命的问题。

这也是刘布意识到了这一点后,即使是朱燮元率领十多方大军北撤,这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但是他也知道,这条老虎跑去了贫瘠的地方,能饿死人的地方,他就成不了老虎,只怕会变成一条土狗。

也可以换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华夏帝国跟大明帝国之间的争夺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军事力量的对碰,现在可能就是资源的争夺,在这方面华夏军已经处于领先的地步,他们所拥有的优势,是大明无法拥有的。

所以说许多人对于朱燮元望风而逃,逃进了北方,表示非常的愤怒和不爽,也只有刘布到现在才才意识到这一点,朱燮元留下来不见得就是好事,他逃了也不见得是坏事,总之华夏军都面临选择,而他的选择,又是会产生自己的料想不到的后果。

只是现在,刘布所有的计划都在自己的设想之中。

华夏帝国占领了这么多富裕的地方,又这么有钱,正是他们全力扩军的时候。

虽然现在的华夏帝国,拥有二十万军队,但是这二十万军队跟北方大明从数量上相比,其实一点都不占优势,只是他们都是精兵,战斗力比对方强。

但是他们父子也意识到一点,如果他们要一统天下,即使他们拥有二十万家丁级的部队都不够,他即使拥有二十万精兵,但是把这二十万精兵分摊在全国十几个行省,也就不多了,一个行省一万多人,称不上是兵力雄厚。

他们父子估计,他们要一统天下,以目前大明所控制的地方而算,如果要保持绝对的优势,至少必须拥有一百五十多万军队,如果他们对关外的东北感兴趣;对蒙古感兴趣;对遥远的西域,天山南北路感兴趣,需要的军队就更多。

所以刘布在打跑了朱燮元这一个大敌以后,他就要考量另外一些迫切需要的问题了,那就是全力扩军了。

华夏军的天下是抢过来的,所以他们必须保证足够强大的武力,才能够守住天下。

一句话说来,可能是有些讽刺,那就是他们可能用二十万军队打下了天下,却不能用二十万军队来统治天下,所以扩张军队,势在必行。

也是刘布他感到突然间没那么急的原因,既然对手跑了,就让他跑了好了,反正双方迟早终有一战,今日的华夏军势力还弱,等到他扩张到百万级别的时候,就是对方吃苦头的时候了。

当然这也让刘布为之而头痛,以前领兵打仗的时候,要想的事情相对简单,这就是用尽一切手段和资源,打败敌人就好了,现在他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不单止要打败敌人,还要考量的,就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如何的统治地方。

大明统治这一片地方二百多年,他们其实也算是深入人心的了,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是支持大明,为他们而努力白,在原版明灭亡以后,还是有这么多人,想方设法的反清复明,这就是一个问题。

刘布就知道一样事情,占领了大明的地盘,打垮了他们的军队,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跟大明争夺民心了。

当然要搞这些东西,华夏帝国他们也是处于占优的地方,主要的就是他们占据的是富裕的地方,粮食的产地,拥有足够多的物产,资源充足,他们自然就可以从容的做许多收买人心的事情。

北方的大明则相对坑爹,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缺钱缺粮,这就意味着他们许多事情都无法贯彻。

比如说皇帝和朝廷他不想收税,但是不收不行,不收朝廷就得灭亡,就得就得无粮可发,无兵可用的。

而双方正处于争夺明心,争夺天下之时,一方面是轻徭薄赋,收买人心,另外一方面则是敲骨吸髓,竭泽而渔,最后结果会怎么样,大家不用猜都知道。

但是对于大明帝国来说,就算明知道结果,他们也都别无选择,就是因为他们必须首先活下去了,再考虑其他的事情,这就是成语中的饮鸠止渴,明知道是有毒,但是为了活命,得先喝了止渴再说。

刘布也就是意识到这些问题,他才发现,我应该不急,应该消化眼前的地盘,扩张自己的实力,然后再慢慢陪他们玩,这样更好。

这也就让他的行动,变得宽松起来,没有那么紧张了,干脆慢慢的行军,这可以让他琢磨一些事情,对未来进行规划,刘布率领万人精兵,由抄近路改为步骑齐发,水陆并进。

刘布改为坐船,紫青的舰队为他护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