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760章形势严峻

明末之新帝国 第760章形势严峻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华夏军形势好转,就是大明形势不好的时候。

北方消息传递更加的困难,他们是在夷陵之战的十几天之后,才传到这里,而且他们能十几天收到夷陵惨败的消息,这还是得益于许建强最新建立的情报传输系统。

大明原有的情报传输系统,本来就是十分的快捷的,当年的大明帝国,借助着这驿站系统,征战四方,无往不利。

无论是对南方的安南用兵,还是对漠北的蒙古人用兵,都十分的方便快捷。

但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这一套便捷的系统,也都像是大明帝国一般逐步的走向腐朽,走向了没落。

更坑的就是崇祯皇帝,为了节省一大笔开支,居然把全国的驿站都取消了,这也就这确实也让朝廷表面上省了一些钱粮,但是对大明丝毫没有帮助,大明依然是被紧张的财政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是他取消了这驿站,可就是让百万人失去了饭碗,一夜之间变成了无业流民,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造反,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笔账,崇祯皇帝没算过,他还在为自己节省了开支而沾沾自喜,如果让他知道现在席卷北方几个省,令大明耗资千万也剿灭不了的流寇之乱,就是他为了省一点点开支而省出来的,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而且取消了这些驿站系统,其弊端马上就出来了,其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没有了,这就令许多人都非常的不适应和不习惯,乃至于产生更大的混乱。

在重大情报之中,地方官员不敢丝毫的拖延,只能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级一级的传递上去,这对于一些普通的情报来说,这就麻烦了,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传递了,这也是大明对付地方的形势失控,控制力越来越差的一个原因。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下面发生了是什么事情,上面的命令也传达不下去,所以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巨大的混乱和不安。

许建强也是这一件事情的亲历者,当年在取消驿站的时候,是崇祯二年,他还在刘远桥身边侍伺,当时刘远桥还是大明的臣子。

刘远桥是痛心疾首,当时他就说:“朝廷此举,实在是愚蠢至极,这与捡了芝麻丢了瓜,有何分别?朝中衮衮诸公,目光短浅至此,不当人子也。”

就以许建强的智慧,他都明白一点,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也不知道皇帝是听谁的,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大明的驿站系统是太祖皇帝就制定下来的,他可是令上百万的人有了一份活干,虽然花费了不少的钱粮,但是它也在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朝廷也通过他安置的大量的人员,这些人专心的为大明服务。

现在好了,突然之间就有这么多人丢了饭碗,而且还是粗暴的一刀切,什么都不管,不出乱子才怪,估计等到他们知道,席卷全国之乱的流寇头子之一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就是被他们逼出来的一个估计,他们会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这也是大明朝廷一贯的尿性,朝廷所有的反贼,其实都是他们逼反的,原来是他们体系的一员,被他们逼的走投无路了,最终就是造反了。

你还别说,这一套还真的是如此,早在万历年间就开始造反的努尔哈赤,他本来就是大明建州卫的指挥使,所以人称建奴。

而在西南造反了十多年的奢安之乱,他们也是大明在西南的土司,官方的宣慰使,再到最近刘家之乱,刘家也是朝廷体系的一份子,最终还是因为双方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走向了灭亡,大明所有的敌人,都是自己的手下,最终被自己逼反,刘远桥把这一切叫做官逼官反。

当然,朝廷他肯定不会这么想的,朝廷他始终想的就是,我等如此奉公守法,如此的体恤民情,奈何天下之间,刁民如此之多?

皇帝则在想的也就是,朕兢兢业业,敬天法地,奈何总有刁民想害朕,就是因为不同的立场,决定了不同的想法。

当皇帝接收到这信息的时候,第二天就是除夕之夜,因为之前的夷陵大捷,皇帝龙颜大悦,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国宴,款待群臣,振奋民心士气。

谁知道就在这一个时候,传来了如此惊骇震撼的消息,所有的人都惊得呆了。

当初的夷陵之战,他们有多么的振奋,有多么的高兴,现在就有多么的震惊害怕。

为了除夕之夜的国宴,崇祯皇帝把将领们都从外地召了回来,一是为了炫耀这次伟大的胜利;二就是与这些边关的大将们商谈,应该怎么样才能把仗打得更好。

崇祯皇帝把在附近的杨嗣昌、洪承畴都调了回来。

因为朱燮元在襄阳跟敌人交战,所以不便召他回来,当时崇祯皇帝还深以为憾,他对左右说道:“终有一日!朕将与朱公痛饮一番,以示敬意。”

崇祯皇帝实在是太高兴了,这是他执政以来,少有的大胜利,如果他们的处理的好,说不定就可以压制华夏军这一股妖风邪气。

要知道自从他们崛起以后,就一直吹牛逼,天下无敌,无人能胜,无论是打流寇、打官军打建奴,都是如此,他们的气焰狂到无边的地步。

这一种气焰,又令他的对手都为之畏惧害怕,不可战胜,那就是最可怕的对手,可以给敌人在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叫畏敌如虎。

这也是官军对上了华夏军,不是被打得大败,就是望风而逃,那是因为他们在气势上就被敌人压倒了。

现在好了,终于有人压住住华夏军的气焰,令他们不再嚣张了,对此崇祯皇帝非常的欣慰。

崇祯皇帝他那一个愁,登基十年以后,他已经没有当初登基之时的意气风发,说什么要中兴大明,成为天下的共主,万邦来朝,这都是虚的,能保住祖宗留下来的家业,就是最大的安慰,要知道现在,烽烟四起,半壁江山都丢了,如果江山丢了,让他如何有面目去见祖宗于地下,难不成他如此的勤奋,如此的努力,居然成为了亡国之君。

这一切都在朱燮元打赢了夷陵之战以后,开始烟消云散,皇帝开始信心十足的想,等歼灭了华夏军以后,可以对大明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希望可以从此中兴大明,让大明百姓过上一些太平的日子。

但是就在除夕之前,他居然听到了如此令人震撼的消息,这一条消息通政司收到了,他们根本就不敢报告给皇帝,每个人都惊得呆了,他们也都担心,告诉了皇帝,皇帝会龙颜大怒,当场就斩了他们。

当然这一条消息是许建强告诉他的,就是因为许建强的信息,比通政司还要早半天,当许建强看到这一条消息的时候,他也是真的呆了。

许建强就在想,该做的都做了,该努力的都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打不赢华夏军,刘布这小子,又没长三头六臂,他有什么能耐?每一次只要他一出手打仗就能打赢敌人,就连朱燮元这么牛逼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许建强他们收到的消息,那就是刘布攻陷夷陵,击溃张有为十万大军,生擒张有为,朱燮元撤去襄阳之围,迅速往南阳方向撤退。

这样的消息,是经过选择性和修饰的,但是也知道形势严峻到了极点,可怕到了极点。

如果说以前,他们在南方还是有一定作为的,是有机会反攻的,现在朱燮元的大军重创,仓惶撤退,这就意味着他们彻底的放弃了南方。

整个长江以南,就没有了可以跟华夏军相抗衡的军队,这就意味着他们即使万般的不情愿,万般的不乐意,终将会坐看着华夏军统一南方,然后跟他们争天下。

更惨的地方就是华夏军同时占据了江北许多重要的地方,比如说山东,比如说江淮,这些地方掌握在华夏军的手中,他们随时就可以北伐,大明一瞬之间,就处于恶劣到极点的环境之下,处于亡国的边缘。

无论许建强如何的自信,到了这一地步,他的脸色如土,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是这样惊天动地的信息,他可是不敢隐,他知道一旦隐瞒,皇帝震怒之下,说不定会砍了他的脑袋,所以明知道这会触怒于皇帝,会令皇帝非常的不愉快,他还是马上拿着奏折,紧急的前往御书房觐见。

崇祯皇帝当时正在练字,他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才会磨上一端好砚,然后写上一些字,今年是极其恶劣的一年,他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日子,但是最终在过年前,他还是挽回了败局,眼见日子将好转,皇帝的心情也在好转,当他看见许建强匆匆赶来的时候,他还在打趣说:“卿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

但是许建强告诉他的消息,可是令他气到了极点。

崇祯皇帝龙颜大怒,发狂似的将御案上的东西,都扫在了地上,然后大喊大叫,大肆的打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