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794章大事不好

明末之新帝国 第794章大事不好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尽管秦良玉为国争战,万般努力,但是大明却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令她有一种力不从心,身疲力竭的感觉。

这么多石柱的子弟,为国征战,血洒四方,埋骨他乡,也没有换回大明的中兴,反而令地方的局势更加的混乱。

秦良玉是非常传统的一个人,非常传统的一个忠臣,既然深受皇恩,就必须以死来报,尽管现在整个大明南方已经沦陷,已经落入了华夏军之手,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投降之意。

当然秦良玉也明白,有许多的土司和地方的豪强,已经跟华夏军眉来眼去了,重庆的丢失,令秦良玉陷入了进退失据之感,本来在她的计划之中,依靠重庆山城,抵抗着敌人的入侵。

重庆扼守战略要冲,又是易守难攻之极的山城,只要她率领这几万人的队伍,退守这里,可以抵挡住敌人十几万人的围攻,现在的华夏军,估计还拿不出十几万大军来攻打四川,如此一来,她便可保一方百姓之平安。

以前她一直保护的是别地百姓的安宁,现在到了她真正为家乡百姓而战的时候了。

秦良玉也相信,如果此时退守重庆,上下一心,确可御敌于外。

谁知道四川局势的崩坏之快,远在她料想之中,戴千元等人的投降,更是令他的计划完全的破产,他没有成功的退回重庆,反而坐视重庆落入了华夏军之手,这就令她退守重庆,在川南距敌于外的战略,完全的落空。

可以这般说,四川就处于华夏军的兵锋之下,这也令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秦良玉部虽然还有三万多人,但是这三万多人成分极其的复杂,这就是从夷陵退下来的官军的组合体,都是从川地凑过来的子弟兵,这些人那是无路可逃了,才选择跟她走,如果有别的选择,很多人都会离他而去,对她忠心不二,只有石柱走出来的白杆兵,这些人战斗力更是远远的不如。

这些兵不可靠,并不是她多虑,而是真正的情况,当他们在重庆城下受挫以后,虽然她一再的强调,就是战略转进,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认为,他们已经败了,许多人趁在撤退和行军的途中悄悄的走了。

有人是扔了武器,脱了军服跑回家去,有人则是投了华夏军,在夷陵城下,他们为华夏军所败,秦良玉千辛万苦带了三万多人、爬山涉水,回到了四川,但是这些人居然在抵达了山城脚下,才逃走了,这么多人,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根本就没有,就像陈述仁一直所言,这便是数万张吃饭的嘴,除了给后勤增加压力,就没有别的好处。

像是陈述仁等地方的实力派,他是竭尽所能反对带领这些人退往石柱,因为他们认为,如此一来,便会给石柱带来灾祸,即使不带来灾祸,也会让他们压力大增。

石柱本来就十分的贫穷,大家吃饭都成问题,再加上数万张吃饭的嘴,这就更压力就更大了。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当兵的,可是都是吃肉的主,一天吃不饱饭就会闹事,这种人怎么可以收留,怎么养得起?

所以别看秦良玉手握重兵,表面风光的很,事实上她内部也是危机重重,因为得不到本地实力派的支持,没有足够的粮草,就是养活这些兵都成问题,别无办法,她只能够向地方进行征召了。

军队向地方征召粮草,说白了就是等于抢劫,士兵们有了这样的权利以后,就像放羊,他们撒着欢儿去征集粮草,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到了这一步,秦良玉也明白,她想象中的军民一心,共同对抗敌人,就是她想象中美好的东西,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就连地方的百姓都不太支持她。

得不到地方百姓的支持,秦良玉非常的惶恐,她打了这十几年的仗,因为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她的名声也都非常的好,想不到现在居然地方的百姓都不欢迎她,不支持她,令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秦良玉部虽然退往的忠州,退往石柱,但是看着越来越少的手下,还有不足的粮响,这令她满怀忧虑。

想不到大明的国势,崩坏的如此之快,以眼前的形势,大明是没有办法在南方跟华夏军对抗,川人自古对抗外来入侵之敌,只能依靠山形地势之险,把敌拒于川外,如果破关而入,这麻烦就大了,想要把他们赶走,这就非常的困难。

秦良玉一直都认为,自己为国为民,上保国家,下保黎民百姓,应该会赢的赢得天下人的支持和尊重,地方的官员会竭尽一切的所能帮助于她,谁知道对方根本就不支持于他。

是的,秦良玉作为地方最大的实力派,也是大明的功臣,居然得不到地方官绅的支持。

世风日下至此,令人感叹,人心不古。

这也与华夏军的手伸过来有关,华夏军的大军还末杀到,但是他们的说客可已经抢先的来临了。

他们的说客可是信誓旦旦的向这些乡绅们保证,只要向华夏军投降,就可以保存性命和富贵,如果跟华夏军对抗,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这些说客,是以前的流寇或者是奢崇明等人派来,只怕就会被这些地方的乡绅,直接的就绑了起来,扭送官府或者说当场杀掉。

但是对方可是来自华夏帝国,对方已经控制了整个江南,实力非常的强横,这就令地方的人不敢乱来,反而对他礼遇有加,纷纷向这些说客和使者们表示愿意与华夏军合作。

既然与华夏军合作,就不会与大明合作,就不会与秦良玉的部队合作,他们想获得地方的支持,这就难了。

深陷内忧外患之中,这令秦良玉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挫败,想不到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为国奋战,牺牲了这么多的百姓和子弟,居然让国家走到了如此之地步,本来秦良玉就为目前的困境而忧虑不已,谁知道她即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这就是陈述仁、冉世杰(冉氏族长)等人纷纷找上门来。

与他们同来的,还有石柱军中的大小将领上百人,几乎就是白杆兵和石柱土司的主力,他们的骨干和核心人员都在这里了。

这么多人不动声色前来,可是令秦良玉打了一个突,她知道对方这些人这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结合到最近军中的一些谣言,她就知道大事不好。

果不其然,她还没有发问的时候,作为他们的代表陈述仁就马上的进言,他拱手道:“我等前来,就是让将军马上退兵,准备与华夏军和谈,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共处。”

秦良玉凤目生寒,冷冷的说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世受皇恩,居然说出这种话,这是大逆不道,其罪当诛。”

陈述仁说道:“世受皇恩,这也不假,但是将军必须知道,咱们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朝廷给咱们权利,咱们为他守牧一方,拼命打仗,这几十年来,白杆兵为大明朝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多少兄弟战死异国他乡,尸骨不得归来,石柱那峒那寨,没有壮丁牺牲?没有寡妇孤儿?咱们欠朝廷的,也都还了,现在必须要考量咱们的未来。”

秦良玉冷冷的说道:“你们这就是在造反,是不是被华夏军收买了。”

陈述仁说道:“什么叫造反?下官就是为了石柱的千千万万的百姓,也是为了白杆兵的未来,小小一个石柱,居然养兵数万,为大明南征北战,自从天启二年浑河之战、奢崇明之乱起,至现在不足二十年间,白杆兵阵亡将士直接突破了上万人、就连秦邦屏、秦民屏这样的英雄好汉,都壮烈殉国,咱们已经死了太多的人,不能再死了,如果再死人,石柱就没有未来了。”

秦良玉大怒,她说道:“你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实际为的是你自己吧?华夏军给你许下了多少的好处?你当真以为本将的刀不敢杀人否?”

陈述仁说道:“下官不怕,因为死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这是全体百姓和将士的意愿,大家苦战久矣,不愿再战,只愿卸甲归田,放马南山,与家人共叙天伦。”

石柱另外一位重要的头领,冉世杰也在表态道:“对!士兵和百姓都不愿意打了,咱们只愿卸甲归田,安安静静的生活,坐看天下风云。”

秦良玉沉默不语,虽然她表面不动声色,但是她的内心却兴起了滔天骇浪,石柱就是她的最大依仗,就是她的力量来源,只有石柱的百姓和军民,全力以赴支持她,才能够跟华夏军周旋。

如果连石柱都不支持她了,她也都没有了力量来源了,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当她看向她最为亲信的马家子弟兵和秦家子弟兵的时候,这些铁杆的将领们,他们也都没有回应她的目光,而是低下了头。

作为马家人和秦家人,就是她的铁杆心腹,但是就连她的心都不愿意打仗了,更不用说其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