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01章蜀地之王

明末之新帝国 第801章蜀地之王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朱元璋此人向来节俭,唯独对自己子孙无比大方。

当年明朝天下初定,朱元璋一口气就在全国各地封了大量藩王,建了无数座王府,费钱何止千万?

或许是朱椿特别受朱元璋的偏爱,所有宗藩里,只有他是一家独占一行省,偌大一个天府之国,名义上全是蜀王的封地。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藩王从生到死的一切开支都要由朝廷承担,所以藩王的岁禄极为丰厚,作为藩王中等级最高的亲王,蜀王每年能拿到五万石米、二万五千贯钞,以及丝、盐、茶等名目繁多的杂项。

而且岁禄用在生活开支上的少之又少,因为藩王不用交房租,王府都是朝廷出钱修建的,也没有交通旅游费用,明朝严格限制藩王外出,王府的其他大小官员、杂役等,都是朝廷发俸禄,理论上不用花钱。

这些岁禄还不是蜀王府的全部收入?大错特错!这只是蜀王一个人的工资而已,蜀王的每个儿女与子孙,朝廷照样要发俸禄!所以,尽管在万历年间,蜀王个人的俸禄已经缩减到一万石米,但整个蜀王府的岁禄却高达二十七万石。

这时代最值钱的是什么?答案是:土地。而蜀王,就是全四川最大、在全国都位居前列的大地主!

蜀王的土地,最开始都是皇帝赏赐的,而且这种赏赐通常都很大方。

第一代蜀王朱椿,仅受赏的王庄就有三百多个,每天由一个王庄提供膳食,一年才轮换一遍。但这些赏赐的土地从哪里来?肯定不是无主地就是了。

到了后来,历代蜀王就不满足于仅仅靠赏赐攫取土地了。他们有一种非常高明的攫取土地的手段--通过修建寺庙的方式,让土地归为王府所有。

朱椿到成都就藩不久,听闻灌县秀峰山风景如画,遂捐钱让工匠在山上修建道观寺庙,又建一亭子,取名蜀府官山。如此一来,这座山就成了蜀王府的私有财产。而他的后代,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土地更多。

此外,他们还接受百姓的投献,也就是百姓主动把土地转让到王府名下,自己租种,原因在于,老百姓的赋税负担沉重,而王府的田地是不用承担朝廷赋税的,所以老百姓与其给朝廷缴纳沉重的赋税,不如给蜀王交地租。但投献其实是老百姓走投无路的办法,往往一两代人之后,投献的土地就会彻底被王府侵吞。

再加上一些更加见不得光的手段,蜀王府名下的土地飞速扩张,到了万历年间,成都府十一个州县的良田沃土,蜀王府竟然独占了七成,虽只是传闻,或有夸张,但亦不远矣。

嘉靖年间大奸臣严世蕃,曾做了个天下富豪榜,结果蜀王众望所归,压倒一众藩王、太监、土司,成为大明首富。不仅严世蕃,同时代许多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蜀府之富,甲于天下。

当然这种议论王室的行动,也是一种被王室尊严的亵渎,很快就被朝廷下旨禁止,临清刘氏则不在此列。

就是因为蜀王太有钱了,名闻天下,也引起了各方的觊觎,刘布就是其中之一,在进入四川之前,刘布已经向刘康面授机宜,这就是一定要伺机拿下此地,然后抢夺蜀王府的财产作为军费,其他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投降,只有王族,不能接受。

不是因为他们是宗室,而是因为他们太有钱了,大明的宗室,天皇贵胄,一出来就可以拥有别人一生奋斗都获得不到的东西,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所以说投胎是一个技术活,投了一个好胎,就可以终身不用奋斗了。

但是投入了王族,危险与机遇并行,因为这么多反贼,没有一个会放过这些宗室中人,因为他们明白,别人可以投降,因为投降了可以给你同样的东西,但是宗室投降不了,反贼造反,就是想要获得终王族所拥有的东西,就是为了抢他们的东西而造反,难道还厚待他们不成?

如果厚待这些人,造反的又从哪里获得财富,这也是刘康急着攻打成都的原因,他们攻略四川各地,都没有获得什么财富,更没有大肆的搜刮钱粮,民间已经让大明朝廷搜刮得差不多了,只有作为王族的蜀王府他们不敢动,朝廷官府不敢动,并不代表华夏军不敢动。

华夏军的经费开支极其的紧张,只有获得了蜀王府的财产,才可以弥补他们支出的不足。

华夏军的军费支出极其的惊人,如果没有没有补充,也变成没有根的泉水一般,迟早会枯竭,大明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就成为了他们要宰的大肥猪。

宰了这些大肥猪,才好过年,也是他们不想接受对方投降的主要原因,这些人拥有太多的财富,成为他们必打的土豪。

刘康知道拿下成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盖世的军功,还能够搜刮到巨量的财产,虽然这些财产大多数会上交给华夏军国库,但是经办人能够把这些财宝献于皇上,本来就是十分出彩的事情,少不得获得奖赏,风光之极,名利双收。

这件事情太有诱惑性了,如果能成功,封一个国公,都不成问题,所以刘康也都按耐不住诱惑,尽管他用兵很稳,但是他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便是即使在戴千元没有劝服白杆兵投降,他也决定毅然出兵,他用兵虽然谨慎,但是也明白富贵险中求的道理,因为他也明白,华夏军之中,高手如云,如果要从众多高手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过人之处,他没有过人之处,想要冒头是很难的。

至于他一直所担心,所顾虑的,他认为自己有些多虑了,这天下,就没有两全其美之事,想要封候拜将,就必须兵行险着。

所以暗中准备一支兵力,准备对成都展开偷袭。

华夏军进入了四川,已经是轰动整个四川的事情了,成都方面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就算是知道了,能做的事情也不多,这是因为朱燮元和张有为等人,抽掉了四川的所有兵力,所有机动兵力和预备兵力都被他们抽走,所有库存的武器和兵甲也都被他们抽走,现在是处于极其空虚之中。

他们现在正处于要兵无兵,要粮无粮,兵库之中,没有武器的混乱局面,所以就算是知道了华夏军进入了四川,敌人就在旁边,随时择人而噬,但是他们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非常彷徨,非常的绝望。

事实上华夏军攻占了重庆第三天以后,成都方面便已经收到了消息,对于他们来说,这就便是像是天塌了一般,他们都六神无主,小庙失火--慌了神。不知道如何是好。

成都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战事,当年的奢安之乱时,奢崇明便率领十几万大军,包围了成都,日夜不停的攻打,这就是为期半年之久的成都包围战,在这半年之中,他们是军民一心,顶住了敌人的冲击,保护了成都城,让成都这一座四川的第一城市,没有受到叛军的蹂躏。

不像是四川其他的城市,被叛贼攻破了以后,百姓惨遭杀戮,财产被抢劫,兵灾过后,繁荣的城市,变成了一片白地,可以这般说,成都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了元气,保持了他的繁荣,这也让他成为了附近所有州县的绝对核心。

但是这一次跟上次又绝对的不同,上次他们就算是太平时期,但是也都住扎有重兵,也都有朱燮元这样的能臣在这里助阵,但是现在他们既无重臣在此坐镇,也没有名将在此辅助,要兵无兵,要粮无粮,他们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布政使方友鹏,按察使尹毓秀、巡按许基辅、他们仨个,那是抱头痛哭,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去求见蜀王朱至樹,希望能在他那里得到帮助。

蜀王朱至樹正在王府之中欣赏大型歌舞,饮酒作乐,他这一个蜀王,不能够做很多事情,唯独是可以吃喝玩乐,所以除了吃喝玩乐以外,也不知道干些什么好,干脆就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许多人拼命的努力奋斗,也不就是为了这一切吗?这没毛病?当朱至樹听到敌人攻陷了重庆,马上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也是大惊失色。

朱至樹大声的说道:“朱燮元误国,张有为误国,罪该万死也!”

方有鹏说道:“殿下?此刻说这些也都没有用了,当务之急如何是对抗敌人,保卫成都,大伙该如何是好?”

朱至樹道:“成都该如何是好,这是你们这些当官做的事,本王身为藩王,不能干预地方政务。”

朱至橱他这样说的目的,主要就是不想揽事上身,就知道这些当官的来他这里,除了向他要钱要粮,就不会要别的,所以第一时间撇清自己。

他们这些藩王,只要在地方安心的搜刮钱财,纵情享乐便好,如果敢干预政治上的事和军事上的事情,这可是大罪,很容易被御史弹劾获罪,所以说这件事,他们最好不闻不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