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24章别无他策

明末之新帝国 第824章别无他策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许建强手持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福亲王朱常洵,神宗三子,就藩中州,神宗初封常洵福王,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海内全盛,帝所遣税使、矿使遍天下,月有进奉,明珠异宝文毳锦绮山积,所搜括赢羡亿万计。至是多以资常洵,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亦奏辞,得减半。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田益之。光宗、先帝也每多恩典,赏赐数以万计,恩典之隆,国朝三十年,无人出其左右,然而福藩却是贪心不足,心存怨怼,对光宗、先帝,每多怨恨,责骂之言,其心存不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责令锦衣卫查明属实,尽抄其所有财产,以充朱燮元部军需以及赈济百姓之用。钦此。”

朱燮元听到了这样一道圣旨,他的内心可是非常的震惊。

作为四朝之老臣,他对于万历朝的往事和过去几十年朝政的恩恩怨怨,是非常的清楚,自然也了解福王朱常洵与皇族之间的恩怨是非,本来一切事尘埃落定,自福王在万历四十二年就藩,君臣名分早己盖棺定论,但是皇帝突然间来了这么一道圣旨,令他惊恐万分。

许建强看见朱燮元愣着不敢接旨,他森然说道:“怎么?不敢接旨?”

朱燮元道:“福王到底是真心心存冤怼,还是有人故意陷害?”

许建强说道:“这一切重要吗?是福王无辜与否重要,还是大帅手下十万将士的粮响重要?一家人哭好,还是一路人哭,数十万百姓哭。”

听到了对方这么一说,朱燮元是没有怀疑了,他马上就意识到一点,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这福王所犯之罪,就是怀璧之罪。

朱燮元留意到圣旨上面没有内阁的附署,这只能说是皇帝一个人的决定,不是圣旨,而是中旨,作为德高望重,手握兵权的老臣,就是封还圣旨,拒绝接旨,计计许建强也都没有办法。

但是朱燮元想想对方所说的话:一人哭好,还是一路人哭好?”

看见朱燮元默不作声,许建强这便道:“朱公所部大军,欠响欠粮,士兵士气低落,皇上也都深以为虑,奈何这就是为朱公解决粮响问题的唯一之办法,请朱公三思。”

朱燮元沉声说道:“皇上不顾脸面,不顾宗室的颜面了吗?”

许建强说道:“皇上当然要颜面,但是皇上同时更爱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现在整个江南都丢了,别人可以摇身一变,换个主子,继续当官,皇上估计就没法当了吧?”

许建强说出了这句话,可是令朱燮元十分的羞愧,他是一个直臣,讲究的是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都是退无可退矣。

许建强看见对方默不作声,他说道:“这件事是没有经过内阁附署,不算圣旨,诸中诸公,道德君子也!岂会自损羽毛,能成与否,全看朱公你的心意,下官手下也就几十号锦衣卫,也办不成这大事,至于能从福藩那里弄来多少的钱粮,这就得看朱公你的手段了。”

朱燮元想了许久,终究是说了一句:“可否留福王一条活路,也算是全了神宗体面。”

朱燮元万历进士,亦可算万历天子门生,万历在位时胡闹,向为臣子所诟,成为神宗后,又有几人敢诟言之?

许建强说道:“恩出于上,下官等只是查明福藩有罪无罪,至于放不放过,这是皇上的权利,不过以皇上的仁慈,这就是应该降秩一级,以示惩戒。”

朱燮元是难以下定决心,他说道:“尔等此举,这是要做神宗、光宗、先帝于何地?”

朱燮元资格很老,万历年间进士,四朝元老,对于皇帝和朝廷也是十分的忠心。

许建强说道:“皇帝陛下更加关心大明的未来,更加关心能不能把皇位传给太子,至于福王,身为天家子弟,皇室血脉,自然必须要在朝廷有难之时挺身而出,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许建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朱燮元还是难以下定决心,他说道:“这应该是你这奸贼,教唆皇上所为吧?”

许建强也不生气,他说道:“难道朱公还有更好的办法,你就眼睁睁看着手下的十万军队饿死?河南这么多的百姓饿死?河南局势崩溃,华夏军打了过来,最终便宜的是谁?山东德王府、鲁王府,积累了这么多惊人的财富,最终是便宜了朝廷,便宜了百姓,还是便宜了华夏贼?”

许建强说道:“说这份上了,朱公也都知道,大明现在是局势大大的不妥,是咱们这些能臣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之时,非常之时必须行非常之事,否则将坐等灭亡。”

朱燮元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好!本帅派兵协助你。”

许建强大喜,说道:“朝中清流,肯定会对我等口诛笔伐,万般谩骂,但是历史会还我等一个公道清白,某最为崇拜的,就是于少保那一句: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少保在大明文臣之中,神一般的存在,对方在说的时候,可是令朱燮元有些不爽,说道:“不要妄自跟先贤相比。”

许建强说道:“某虽是宦官,但身残志坚,苦心孤旨,比起那些口中满口仁义道德,只会袖手清谈的文臣,胜出百倍。”

这一点朱燮元算是认可了,大明朝的官员现在就是擅长于清谈,实际能力很差,这才是朝廷**和效率低下的关键。

没有华夏贼的起兵,没人会知道大明已经腐朽到了如此的地步,无能到了如此的地步,外表看起来非常强壮威风无比的大明,就像是一个满身是伤,又老又残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轻轻一推就倒了。

朱燮元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深以为虑,才知道今日的大明,必须采取非常的措施,才可以令他连续下去,否则他们就是大明的亡国之臣。

许建强冒着风雪,日夜南下赶路,直抵南阳,就是为了为朱燮元的军队筹备军饷,只是他筹备军饷的方式有点特别,这就是出手宰了福王这一头大肥猪。

放眼整个河南,最为富有的就是福王了,河南连续几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许多地方百姓忍饥挨饿,嗷嗷待哺,树皮和草根都被吃完了,这也是流寇战乱最为严重的地区,当然它的灾难对于福王一点影响都没有,福王依旧是稳坐在他的福王府之中。

朱燮元的军饷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大明朝廷拿不出这么多的军响,国库也都拿不出这么多的军响,要么是看着这些兵饿死,要么就是看他们哗变,所以许建强才会出此下策。

刚出此建议之时,崇祯皇帝是勃然大怒,认为他这是在挑拨皇族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卑劣和下作的事情。

虽然福王朱常洵跟朱常乐之间的恩恩怨怨,天下人都知道,没有人认为他们之间是兄弟和睦,但这是皇室内部的事情,如果他向这位叔父下手,只怕会被天下人耻笑。

所以崇祯皇帝就是在缺钱,他自己就是再穷再吃苦,也不会有这方面的想法。

许建强提出这样的建议时,还令他非常生气。

但是许建强当时就问他:“皇上是要保大明,还是要保福王?”

最终,崇祯皇帝在几经考量之后,还是决定同意许建强的做法。

这件事就交由东厂操作,如果有什么问题和黑锅,就由他们来背,这也是他们之间约定的,许建强也都没有怕,他是认为,他才是真正忠于大明的人,如果大明完了,他一条退路都没有。

许建强身边这几十来号人,是办不成这件事的,除非朱燮元出动大军协助。

朱燮元也没有任何的资格和理由动词福王,除非是福王造反。

但是到了此时,有东厂的协助,有皇帝的旨意,这就不同了。

朱燮元就是再穷,他也不敢向亲王下手,但是这是皇帝的命令,让他这么做,他奉旨便是。

所以他们两个在商量以后,马上就挑选出五千精兵,日夜的赶往洛阳,主要的就是为了拿下洛阳,兼办此事。

朱燮元现在的身份,有些尴尬,以前他是西南五省的督师,负责统领五省的军务,但是他现在被华夏军打的落荒而逃,逃到了河南去,河南可是不归他管。

不过这也没有问题,他还挂着一个兵部尚书的头衔,有了这头衔,他就算去到哪里,都是合理合法的。

而且现在河南的局势,也都是非常的混乱,本来的干旱和灾害已经令地方困苦不忧,再加上流寇的作乱,更是雪上加霜,在刘家起兵以后,河南与山东相连,也都成为了战区,地方官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都出动了军力,准备由河南方向,向山东发起进攻。

所以当朱燮元部抵达了这里以后,朝廷干脆就把河南所有的军队都交由他来掌管,由他统一统筹这些地方的军队。

朱燮元毕竟是著名的士大夫,为大明皇朝出生入死几十年,也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只要他还为大明效劳,大明还是会重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