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31章大胆提议

明末之新帝国 第831章大胆提议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对于皇帝的信任,许建强非常的感激,士为知己者死,在听到皇帝召唤后,他没有任何的犹豫,放下了这么多的钱粮,放在了随手可得的功劳,马上就带领他的手下回来了。

许建强很会做人,他自己不要财宝,不要钱粮,并不代表别人不要,所以他就为手下的人要来了一笔财宝,当然这一堆财宝和钱粮也是朱燮元所能接受的。

朱燮元算是对许建强另眼相看,这世界上只要有不喜欢钱,还能被皇帝和大臣搞来钱的太监,朱燮元他就会喜欢,比如说当年那一位三宝太监,他就是这样的人,三宝太监就值得朱燮元为之上香,为之崇拜。

想不到许建强这样一个出身的人,居然也能够办成这么多大事,也能够如此的作派。

许建强他回到了京城以后,马上就开始求见皇帝,也都立马获得了皇帝的召见。

许建强是皇帝在禁中演武以后,首个获得皇帝召见的官员。

皇帝在禁中演武以后,就受到了朝廷所有官员的一致批评,他们认为皇帝这是不务正业,这是嬉戏胡闹,而且还是在打朝廷的脸,光是弹劾皇帝胡闹不法的奏折,就堆满了通政司的几大桌子,以至于都没地方堆,得用箩筐来装。

但是这些都没有令皇帝改变心意,因为现在的皇帝,已经是明白一点,想要活命,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这么干。

皇帝坚持的固执己见,也都令朝臣们十分的愤怒,双方矛盾冲突十分的尖锐,当然朝廷还在正常的运作,还在办公,但是却没有了君臣之谊,也都没有了崇祯朝雷打不动的上早朝。

现在就连民间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崇祯皇帝,有皇帝不当,而是在后宫之中当丘八,披上铁甲,拿着刀在学普通士兵打仗,这次的只怕是得了疯魔症了。

大明王朝两百多年的重文轻武,深入人心,就连百姓都认为,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皇帝他现在以身作则,开始干这样的事情,没有获得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反让所有的人都认为难不成皇帝是傻了?

别人认为皇帝傻,这并不重要,只要皇帝他自己认为,这一切是对的,就行了,许建强回到宫中,看见崇祯皇帝,披着铁甲,骑在马上,开始射箭,射三十步之外的几个人形靶子,上书刘远桥、刘布、钱谦益、孙传庭等人名讳,虽然没有射中,但是身边的人还是纷纷的叫好。

皇帝这样的转变,可是令许建强十分的欣喜,许建强是一个务实的人,一个务实的人,就不会被一些虚的东西遮掩了双眼,说白了也就不会像其他的官员那么天真和傻逼的认为,大明只有推行仁政,才会政通人和,才能灭掉华夏军。

许建强就知道,大明帝国想要灭掉华夏帝国,生擒刘远桥,将之千刀万剐,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练出一支军队,然后把他们歼灭,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所以皇帝有了这样的改变,才是他想象之中有为之君,许建强在想,如果皇帝早十年这么干,哪里有他刘远桥什么事。

不过现在也不迟,崇祯皇帝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富有四海,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宝和资源,只要他决心做一样事情,都是可以轻易的做到,都是可以并发出最大的力量。

试想刘家一个土豪,他们在地方练兵,在投入了资源进行练兵以后,也都轻易的练出了一支大军,而皇帝拥富有四海,拥有整个天下,还拥有这么多的文武官员,他们想要练兵,这就是水到渠成之势,只要他一旦决心做,估计就有无数的名臣良将辅助,就可以达到事倍功半之效果。

所以看见皇帝射完了靶子,跳下马来,许建强连忙迎了上去,拿了一个毛巾给他擦汗。

太监就是干伺候皇帝的活,就连许建强都不例外,看见身边的小太监拿着毛巾,还有热水,他就忍不住接过了这活。

皇帝看见了许建强,非常的欣慰,对他笑了一笑,皇帝不再勤政上朝,而是改为禁中演武,少了以前病态之苍白老态,多了几红润,几分神采,但是却没有拿他递过来的毛巾和水。

这令许建强有些失望,难不成出去了半个多月,就失去了圣眷不成?

谁知道崇祯皇帝说道:“许爱卿你乃是朕之爪牙,翱翔于天上的雄鹰,雄霸于山上的猛虎,专门为朕收集钱粮,搏杀敌人,像这样这些伺候人的活,不是你应该干的活,鹰犬鹰犬,朕要你做鹰,不是做犬。”

皇帝这番说辞,可是令许建强非常的感动,他就要跪下来,却是被崇祯皇帝扶住,他说:“许爱卿你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朕非常的欣慰。”

许建强说道:“皇上何必称赞,这只是臣应做份内之事,不足受皇上之赞赏。”

崇祯皇帝大声说道:“那个当官的就没有责任,但是又有哪个愿意如此不要命,不爱钱财的为朕效力?敕令:封许建强为登莱伯爵,追封三代,许皇城骑马,上殿配刀。”

虽然皇帝张口就来进行了赏赐,没有赏什么钱粮,但是给予的这一个功名和这些风光的待遇,却是许建强他想要的,许建强他现在是不在乎钱粮,只在乎一名声,只在乎一皇帝对他的重用。

他以一太监,被皇帝封为了伯爵,而且还准许皇城之内骑马,配刀上殿,这真是极大的荣誉了,许建强连忙跪了下来说道:〞微臣愿为皇上效死。”

崇祯皇帝把许建强扶了起来,笑眯眯的说道:“这一次洛阳之行,收成如何?”

许建强道:“这一次洛阳之行,没有为皇帝带回来的一锭的银子,一颗的粮食,但是却确保了朱公手下的大军,再也不用为军饷和粮食而烦恼,他就是要养三十万军队都不成问题,王府中堆积成山的粮食,如果妥善的使用,就是养半个河南的百姓,都不成问题,相信以朱公之能,他肯定会妥善安排,令每一个人都会沐浴皇恩。”

许建强说出了这样的话,可是令崇祯皇帝非常的震惊,他说道:“福王他居然如此的有钱。”

许建强说道:“如果皇帝不心怀天下,不愿意救天下百姓,做藩王要比皇帝好。”

听到了许建强说这样的话,不免令崇祯皇帝他感觉到有些不快,想不到自己日子过得这么苦,这些藩王,日子却过得这么好,这么的有钱,许建强的那一句话,让他知道,朕这一个皇帝,日了还不如一个土藩王。

本来崇祯皇帝还在想,他向藩王下手,撕破了皇族宗室的脸皮,让他以后在面见祖宗的时候,都无言以对,没办法交差。

但是以现在这样的情形,他就算面对太祖高皇帝,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孙只是履行太祖高皇帝的想法,在国家有难之时,让这些藩王挺身而出,保我大明天下。”

所以说福藩虽然被抄家被降秩,但是它的抄家和降秩是值得的,听许建强的口气,只要妥善的使用这些钱粮,就是养半个河南都不成问题,既然是如此,凭啥他就不能牺牲?难道大明皇朝就是朕一个人的吗,他们这些藩王就没有份,他们就不用牺牲了吗?

崇祯皇帝在赏励了许建强以后,他也都不再藏着掖着,皇帝道:“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也令朕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朕也都知道,想要大明繁荣昌盛,就必须要努力和改变才行,天下多难,外有建奴步步进逼,内有刘寇咄咄逼人,内外交困,一个不慎,就是舟覆人亡之时,许爱卿啊!你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帮朕的忙?”

许建强说道:“这些可是国家大事,微臣一个宦官,如何敢妄言?”

崇祯皇帝说道:“赐你无罪,畅所欲言。”

他倒是看得出来,许建强出身不好,但是却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可是为皇帝干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些令朝中束手无策的事,说不定他就是有办法,即使没有办法,多听一个人的意见,也都没有什么坏处,不执行就对了。

许建强说道:“皇帝陛下你都不已经在说了吗?大明外有建奴步步紧逼,内有刘寇咄咄逼人,这就相当于一头猛虎和一头饿狼围着大明,我们何不让恶狼去打猛虎呢?”

听到了这样一个提议,可是令皇帝眼前一亮,这可是一个十分新鲜提议。

大明朝臣非常的多,也都不人乏能人奇士,但是却无人敢提这样的建议。

这是因为建奴就是大明的死敌,双方是势不两立的,你让他们建奴去打刘军,这就意味着驱狼打虎,也要给他们好处,说白了就得跟建奴和谈。

在大明的官场,如果谁人敢说跟建奴和谈,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千古罪人,所以这样子的想法,他们连提都不提,连说都不敢说,也只有许建强这一个二愣子,无畏无惧,才说出了这样一个每个人都知道,称不上是高明的办法。

皇帝听到了这样一个说法,马上就想到了其要害之处,他说道:“想要朝中的大臣同意这样的建议,可是不好做,朕又不方便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