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33章江南往事

明末之新帝国 第833章江南往事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崇祯皇帝也是一个天真的人,用他的话来说,他一直都是遵循古法和祖宗家法,希望遵循的这些条条框框,就把江山传下去,传给他的太子,他的太子再传给他的儿子,这样才不负天下人和国家所望。

但是到了现在,他们认为不可能丢失的地方,都丢失了,他们的家乡凤阳丢失,南京丢失了,崇祯皇帝就知道一点,天下间没有一座城市不可能丢失,如果华夏军攻来,相信大明没有一座城市可以坚守,灭亡就是眼前之事。

如果到了这一步,都不能够正视眼前的真实情况,而生活在醉生梦死的自我幻想中,那就是死路一条。

崇祯皇帝也都明白,如果一旦出事,就是整个朱明皇族彻底的灭绝,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就没有天下都丢失了,王族还能存活的。

就连当年的李唐,他跟隋皇室之间如此好的关系,还算是亲戚,但是在他们夺取了天下以后,终究还是给对王室下手,杀个干净。

所以现在崇祯皇帝,他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大明,保住他的江山。

文官们说太监不可用不可信,他偏要用,只要能为他弄来实际的东西,谁都可以用。

比如说在保定指挥大军的洪承畴,他的名声也都臭到了极点,洪承畴在江淮督师期间,因为蜉银子事件,跟整个江南的富豪乡绅都闹翻了,对方就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对他的弹劾和各种状告,那是多如牛毛,在大明朝廷,如果论起被对手弹劾,洪承畴第一,许建强第二。

但是他越是被弹劾,皇帝就越是相信他,崇祯皇帝最为痛恨的,就是大臣们结党营私,以前是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当年朝廷春秋鼎盛,廷推首辅之时,大明的势力还如此强大,但是当时皇帝有了怀疑,钱谦益有结党嫌疑,立马就把他赶出了朝廷,而今天的大明风雨飘摇,人心思变,他更是敏感。

想到了洪城畴,崇桢皇帝就想起了一件事情,这就是令洪承畴跌下了神坛的蜉银子事件。

在此之前,洪承畴他算是士大夫的代表,仕林的后起之秀,未来的宗师之一,整个士林和清流对他都进行了吹捧,但是蜉银子事件以后,他乃是最大的嫌疑,所以就被全天下人所指,销金毁骨,如果没有皇帝给他的兵权,手握兵符,坐镇在保定,只怕天下的乡绅和富豪,会把他活生生的撕碎,然后生吃了。

发生在江南的蜉银子事件,绝对是大明朝最为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一,一开始大臣们都没有意识到其事情的严重性,很多人就在想,这可能是江南这些富豪乡绅损失了一笔钱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朝廷是没有损失,普通的百姓没有损失,有钱人有的是银子,他们只是少吃几顿饭,少买几个扬州瘦马便是。

但是当这一件事情经过一阵时间的发酵以后,真正爆发危机以后,才令大明明白,这件事非常的严重。

这一件事件有多惨呢?他相当于对整个江南的经济进行了致命的摧毁,引发了整个大明的经济危机,当然这时代还没有经济危机这样的名词,倒是刘布提出来的。

大明的手工业和制造业已经非常的大规模,很多做坊都已经有向资本化进行转变,但是因为江南上层富豪损失了大量大量的银子,这令他们无以为继,再也没有办法经营下去,大量作坊的倒闭,大量商铺的倒闭,这也导致了大量做工吃饭的百姓,失去了工作,变成了没有收入,无家可归的流民,这样江南的名声极其的凋零,百业俱废,宛如一潭死水。

一开始官府认为这件事情,只是对乡绅和富豪们有影响,对官府应该影响不大,但是当许多事情东窗事发以后,许多被人捂住的东西爆发出来以后,他们才知道,这一件事情对于江南的影响,就不啻于一场超级的地震。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参与进去了,他们参与进去可不是拿自己的银子来赌,而是把官府库房的赋税的钱都拿去赌了,一旦失败了,都没有这么多钱去填窟窿,许有官员弃职而逃,有官员则自杀,令整个江南的官场受到了最为致命的打击,这才是华夏军进入江南以后,如此轻易而举的一个原因。

因为太缺钱了,官府拿不出钱来招兵买马,乡绅们也都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欠下了大量的钱,他们拼命的搜刮压搾,让地方及各种矛盾爆发,根本都团结不了这些人对抗敌人,反倒是敌人一来,马上就开城相迎,因为他们都明白和知道一点,改朝换代,以前欠的钱应该就不用还了吧?特别是欠官府和官员的钱。

反应迟钝的大明朝廷,也是在这些事情都来一个总爆发,他们的江南都失去以后,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朝中对于彻查这一件事情的呼声,也都一浪高过一浪。

许多人都认为,这件事情最大的嫌疑就是洪承畴,当年的蜉银子事件,最大的嫌疑人有四,其一就是地头蛇朱大典;二就是破坏这件事情的洪承畴,其三就是当时在扬州掌握兵权的刘布,其次就是高望、范若水等人。

但是有些人的嫌疑被洗,朱大典死了,而且还被华夏军抄家了,也都没有听说获得海量的钱。

高望范若水等人现在都穷到了流落街头要饭的地步了,也都不太可能,剩下的只有洪承畴和刘布了。

这天下就没有傻的人,特别是牵涉到银子的问题,每个人都会变得精明上几个档次。

如果说洪承畴弄来了这么多的银子,还用当官吗?还用过着这样苦巴巴的苦日子吗?结果只有一个,这就是利高者疑,那只有一个了,这便是华夏帝国。

华夏帝国也都非常符合作为这一件事情的推手,因为他们一直就不缺钱,他们无论是打仗,还有养这么多军队都需要很多钱,许多人就奇怪,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虽然说临清刘家,富甲天下,但是要富到这样的地步,还是说离谱,如果说当年蜉银子事件,他们是推手,这就说的通了。

当然,政局巨大的动荡,也都是令这件事情无法追查的原因,在南方的政权,他们是用了整个官府的资源,对这件事情定性,那就是这件事是洪承畴干的,他坑了大家所有的人的钱。

而刘家当权以后,也都是大方的宣布,所有欠官府的钱,都不用还了。

而北方的大明,则是通过种种证据指向,认定这件事情是华夏帝国干的,他们才是这件事的幕后凶手,才是坑大家钱的人那一个人。

双方相互的指责,相互的批评,各有各的说法,这让民间的百姓和这些富豪们,都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了。

现在的情形就是华夏帝国控制的地盘,他们就相信这件事是洪承畴干的,他们捞了大量的银子,现在过着富若王候的生活。

北方的朱明,他们则坚信,这一切就是华夏帝国干的,卷走了这么多的钱,让所有的百姓和乡绅都没有钱了,好趁机夺取了江南,狼子野心,罪行滔天,罄竹难书。

崇祯皇帝就是无意间想起这一件事情,让许建强去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这一件事情对大明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说要查出事情的真相,估计是很难的,即使查出来了,他们也都没有办法惩罚凶手,要回银子。

现在的华夏帝国,他们的实力并不在朱明之下,想要对他们进行惩罚,这也都不容易。

崇祯皇帝只是想通过这件事,让天下的百姓知道,华夏军刘氏父子的真面目,只要天下的人知道这件事是他干的,知道他们的真面目以后,终究会激起天下人的怒火,最终千夫所指,销金毁骨,灭了他们父子。

许建强他也都相信,这一切就是刘家干的,作为刘家的管家,对于刘家他可是非常的清楚,刘家有多少钱,他心中有数,刘家有的钱,估计不会比积累了历代的德王府、鲁王府多,更无法跟最为顶级的襄王、福王、蜀王这些人相比,所谓的临清刘家富甲天下,一直都是刘家在宣传和吹嘘的。

他们这样子吹嘘,摘下了大明首富这一个花帽子,确实是让他们在做生意的时候无往不利,所有的人都想跟这么有钱的刘家做生意。

但是如果说他们有这么多钱,养这么多军队,这是不可能的,他们的钱是哪里来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当年蜉银子事件时,坑来了几千万,这就说得通了。

这年头的银子不会从天上掉,只会从地里长,从地里面挖出来,这可是不容易,要经过很多的步骤和工序。

刘家突然间这么有钱,支撑起这么大的体系,只能够说明一点,蜉银子事件是他们干的。

但是许建强他也都明白,就算知道了又何妨?作为国家级的政权,他们即使是犯下了任何一种罪行,北方的大明,也都没有办法惩罚他,而皇帝所想天下人讨伐他们,这想的有点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