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54章艰难求活

明末之新帝国 第854章艰难求活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祖大寿和吴襄这些人,他们名义上为大明的军人,事实上他们是辽西本地地主的代表人物,对于本地的利益,看得比所谓的国家利益还要重要。

不过他们也都认为,国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之间只是合作的关系,现在朝廷想忽悠他们去死,这可是不容易,他们可不会轻易的上当。

辽西将门在孙承宗时代,可没有今天的强大,袁崇焕也是他们认可的一名代表性人物,可惜孙承宗去职,袁承焕惨被千刀万剐,这样的下场,也都令他们认识到一点,那就是听朝廷的没有什么好下场,不是去职就是千刀万剐。

而且祖大寿他也都更担心一点,当年已巳之变时,袁崇焕下狱,他看见风声不对就跑,皇帝可是下了几次旨意,让他回去,他都没有回去,他就担心一旦离开了军队的保护,他的下场,比袁崇焕好不了多少。

而且这一次进入了关内,皇帝会不会秋后算账,这也都不好说,他也都知道,在朝廷和皇帝的眼里,他们这种人其实不是乱臣贼子,就是粗鲁夫,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人物,你都上不了台面,人家会把你当人?

而且他们也都知道,现在在京中兴风作浪的那一位许太监,此人心狠手辣,喜欢劫富济贫,辽西将门这些人,这些年贪了这么多的钱,可能早已经上了人家的黑名单了,人家就等着你们回去,就把你扣了,然后抄你的家,灭你的族。

放弃关内的地盘,进入关内,这不是好的选择,这是辽西将门,乃至数万将士一致的认定。

倒是建模和华夏军那里,他们十分的重视武官,但是这些人对军队的控制性也都非常的强,一旦投了,军队就得交出去了。

你还别说,祖大寿他还真的投过建奴,就是看在建奴那里没有什么好日子过,所以才逃了回来,才反正了回来。

这样的案底,也让他惊惧不已,他也就担心,像他这种有前科的人,就是投了建奴,估计也难逃一死。

而且到了现在这地步,他还不太想投建奴,因为建奴可是被华夏军打的节节败退,只要看见了华夏军他们的这些红衣大炮以后,祖大寿就认为,想要打败他们,根本就不太可能,或建奴可以在关外白山黑水的大地上纵横,但这只要是有河水和江河的地方,你都打不过华夏军,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永远都成不了势,做不了大事。

所以迫于无奈,他们只能够想办法,去跟华夏军接触了,即使对方不同意,也可以先看一看风声,再决定行趾。

恰好华夏军最近刚刚收复了海州,海州跟祖大寿所在的锦州,相距极其的近,所以祖大寿就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对对方表示了仰慕之意,希望能安排一个时间见面。

华夏军突然间兵出辽南,拿下了三卫之地,可是令建奴寝食难安,虽然建奴他们是准备死守海州,但是看见华夏军弄来了这么多大炮以后,他们知道死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而且现在打仗,是大炮轰步兵冲,火枪横扫,他们这些以骑射起家的兵,对上了这些火器怪兽,还真不是对手,最终只能够让出海州城。

这也让华夏军完成了对整个辽南的控制,当孙传庭水陆大军并进,拿下海州之时,听他也是意气风发,他大声的说道:“大炮所到之处,就是真理所在。”

以前的孙传庭,他不是一个火炮至上主义,他认为打仗还是得靠人,火炮只是一个辅助性的东西,但是进入了华夏军,率部去打仗以后,他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很爽。

这华夏军实在是装备太精良了,太能打了,这就像用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一样,想杀谁就杀谁,即使你披着铁甲,一样可以砍破你的铁甲,把你干掉。

不像他以前所指挥的,所训练出来的那一只秦军,他们不是兵甲不够,就是武器不足,不是军饷不足,就是粮食不足,总之就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到了战场之上打仗,也都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令他军令难以贯彻。

比如说在他们围剿高迎祥大军的时候,他可是派出了一支骑兵,准备将高迎祥的流寇把他们的老营一锅给端了,让他们全军覆,但是官军之中的骑兵数量太少,战马不多,最终因为人力马力不足,而坐视李自成等人逃了。

当时孙传庭还是在感叹,让李自成这小子逃了,只怕会后患无穷,所以他继续的组织他的军队,在终南山中对李自成的残部进行狂攻猛打,就是皇帝对他下令,让他去别的战场,他也都死活不去,因为他就是怕功亏一篑,让对方死灰复燃。

孙传庭现在在想,如果当初有华夏军这么多的骑兵部队,早就把李自成这小子一锅端了,跟他的舅舅一起,押往京城当众剐了。

华夏军的辽南军,虽然兵力只是数万而已,但是直接拥有大量的火炮,还有拥有大量的骑兵部队,他们背靠大海,进可攻退可守,令建奴狼狈万分。

这一次他担任了辽南总督以后,每一个人都认为,他会首先稳定三卫,谁知道他一来,就是先把海州拿下来再说,因为华夏军拥有强大的火炮部队,他们的水师可以把火炮运往远海的城市,这就意味着他们火力上的优势是对方无法相比的,所以他们沿着海河进入海州,围攻海城之时,对方在一番抵抗了以后,知道不能力敌,立即迅速的退了。

建奴本来把海州当成他们进入辽南的前进基地,也在这里扼守,不让对方能够进入辽东大地,成为他们必守之地,死守之地。

皇太极在听闻大军袭击海州的时候,他还给海州的守将济尔哈朗下令,要求他用尽一切办法,也要死守住海州,援军不日将至。

但是一天就接近三千多人,十个牛录的阵亡,令他受不住这样巨大的损失,只能够命令撤退了。

因为这里是海边,附近华夏军可以调用他们水师的大炮,对城里面进行攻击,根本就无法抵挡敌人的大炮,即使他的士兵是披着三层铁甲,但是如果遇上对方的大炮,也是死路一条,所以皇太极他是气得牙齿都咬碎了,最终还是得命令济尔哈朗率领他的部队,迅速的撤退。

海洲落入了华夏军之手,孙传庭就把他的总督行辕设在了海州,而辽南知府府治则在金州,一南一北,相互呼应。

华夏军在拿下了海州以后,无论是北上辽阳、还是南下辽西走廊,西进蒙古草原,都有了更好的前进基地了。

建奴重兵把守的海洲,居然让华夏军一日拿下,也都令辽西将门这些老油条们看不起建奴,认为他们难成大事,根本就不能向他们投降。

孙传庭把他的总督行辕设在了这里,下一步就要拿下更多的地方。

孙传庭他这一位辽南总督,主要是掌管军队方面的事情,至于民生和后勤方面的事情,不用他管,他只负责练兵和指挥军队作战,民生后勤方面的事情,交给周文同负责,华夏军家底极其的丰厚,他们可以为军队提供很好的粮食和后勤保障。

既然有了这么多便利的条件,孙传庭就决定,非得打几场大仗才行,手中拥有这样一把利刃,不多砍几个敌人的脑袋,如何对得起后方的兄弟。

正当孙传庭谋划下一步的行动之时,他接到了祖大寿的来信,对方言辞恳切,对他表示了仰慕之意,话中表示,想要在双方的分界线那里见一次面。

孙传庭不认识祖大寿,但是对于这一位逃跑将军和老油条将军,那是久仰大名。

孙传庭现在驻屯在海州,虽然说令他们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形势更加的好,但是也都令他有些为难,他是继续北上攻击建奴,还是南下拿下辽西走廊。

现在他的情形是好,但是敌人又多了,主要的就是跟辽西走郎和草原方向衔接,接触到的人更多了。

最为主要的就是他怕,如果他们全力北上的话,祖大寿、吴襄等人兵出辽西走廊,切断他的后路,他就会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了。

华夏军与朝廷是敌人,估计还是一号敌人,如果他们在跟建奴血拼的时候,对方来攻击他的后方,这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在拿下了海州这战略要地以后,孙传庭也都不敢贸然前进,他必须理顺了眼前的形势,搞清楚了大家的想法以后,才能继续北上。

如果说让他去攻打辽西走郎,这也不是办法,因为他知道孙承宗和袁崇焕,可是花了几千万两银子,砸在了这里,立了无数的碉堡群,就连强悍如建奴,他们在进攻这些碉堡群的时候,都是头破血流,如果他们去攻打,估计结果也都好不了多少。

而且来到了辽南,就得打鞑子,如果跟明军打自己人,杀自己人,就没啥意思了,也不是他所想要的,也不是他的初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