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81章旗开得胜

明末之新帝国 第881章旗开得胜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旗开得胜,首战大捷,但是杨嗣昌他却是高兴不起来。

就连他手下的士兵们,都高兴不起来。

沧州就是北直隶连接山东的一个重镇,就是华夏军深入北直隶的一个魔爪,有之作为前沿阵地,华夏军就可以随时窥窃京城。

但是攻下了这一座重镇以后,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多的斩获,说好的这里是富裕之地,金山银山的呢?他们只是打下了一座被烧毁,烧成一片白地的城池。

四面城墙尚好,但是里面大多数的建筑物都烧了,只剩下几千名嗷嗷待哺的民众,还想从这里身上勒索一些钱粮,这些民众还主动的向官军哀求,让官军接济他们一些口粮,让他们活下去。

这令他那些士兵们有一种想法,那便是他们仔细谋划,准备搞一单大买卖,谁知道抢到了一个乞丐,身无分文,还白费了口粮。

而且他们的战报都不好写,他们确实是攻下了沧州城,但是却没有多少战利品,也都没有砍下多少敌人的脑袋,区区二百多个脑袋,但是难以交差。

报到兵部那里,那些言官们只怕会说,不是你们攻下来的,是敌人威慑于朝廷的威名,主动撤退的,这功劳就算是白给了。

如此的局面,令杨嗣昌和他的手下人都愁眉苦脸。

杨嗣昌手下的一员大将可是放话了:“这可是跟朝廷许诺的可是不像啊?朝廷让兄弟们去拼命打仗?连开拔费都不给,允许就地筹粮,但这地方没有粮,我们该如何是好?”

杨嗣昌愤然道:“朝廷可曾亏欠你的军响,你居然说出这种话来?”

这位大将悻悻然道:“到目前,朝廷倒是没有欠军响,可是大家都知道,朝廷的规矩,战时双倍军饷,还有开拔费、安家费等等,这些钱都没有着落,兄弟们心里没底呀。”

杨嗣昌说道:“圣旨中说的明白,这些东西全部都在山东筹措。”

这将领们这可不爱听了,他说道:“万一山东也都像是这般呢?”

杨嗣昌道:“那我等就继续追击,追到山东去,追到济南去,追到南京去,看他刘贼能往哪里逃?等打完了仗以后,朝廷论功行赏,把这些田地、豪宅、美女全部都分给你们?岂不快哉?”

这军官他也算是当了十几年兵的老油子了,什么大饼没见过,别人空口说几句白话就想忽悠他?现在朝廷就是空画一个大饼,就让他轻易的拼命?

如果他们不是有了想借机发财之心,根本都不会受骗,现在眼见了华夏军不好打,搞不好这山东捞钱之行,未必就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挣。

此时杨嗣昌身边的一名幕僚也指出了他的担忧,这就是他们的斩获人头过于少,只有区区两百多个人头,根本都不好意思报军功,出动了三十万大军,猛攻一座城市,居然只斩获了两百多人头,这军报不好写,上面会说,对方的人是逃的吧?这战报真不好写。

杨嗣昌反问:“李兄,你认为该如何是好?”

这一位姓李的幕僚他说道:“这城中这里,还不是有几千人吗?如果把这些脑袋都砍了下来,这数字就很好看了,朝中的官员挑不出半点毛病。”

杨嗣昌脸色一变,他说道:“这些可是大明的百姓。”

幕僚李从云说道:“他们都是从贼的反民,谁又知道有没有华夏军埋伏的奸细、暗桩在期间,窥探我军军情,趁机散布谣言,乱我军心,这可是华夏贼的拿手好戏

李从云这般一说,杨嗣昌沉默不语了。

杨嗣昌沉默不语,他的手下们顿时会意,李从云向领兵的将领们做了一个手势,他们就点了点头,马上去办。

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可能有正式的命令,你落下了话柄,落入了政敌之手,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可怜这些百姓,本着故土难离,人离乡贱的情结,无论华夏军如何威逼利诱,他们都不愿意跟着华夏军走,只愿留在家乡守着这一片土地和祖坟,他们在想,我等又不是在华夏当官,又不曾吃过华夏军的粮,又都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老百姓,钱更没有,当官的还能把他们怎么样?

当官的能把他们怎么样,他们是没有钱了,但是在当官的眼里,只要是人,总会有办法变出钱来。

杨嗣昌手下的大将,既然已默许,这就下令把这些从贼的全部都砍掉,如果人群中有女的,年轻貌美的,就一律分给了有功之士,算是得到一点点的战利品。

沧州一战,重镇沧州,算是差点成为了白地,杨嗣昌拿下了沧州,没有获得想要的东西,只好命令部队继续进发。

杨嗣昌也都明白,什么叫做兵贵神速,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一天了,他不可能就放弃这大好的机会,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不能把握机会,让华夏军反攻,他们就烦了。

更重要一点,他们也打探出来,华夏军现在根本就没有部署好兵力,趁着对方没有部署好兵力,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说不定可以在敌人大军抵达之前,拿下了济南。

攻下了沧州,铲除了刘贼深入北直隶之地的魔爪,他们开始下令,派兵进攻德州,只要攻下德州,就可以顺着官道,直接扑向了青州府,进攻东三府了。

在朝廷分配给杨嗣昌的任务之中,他也是负责进攻东三府的,他们的计划就是杨嗣昌率部进攻东昌府的德州,而洪承畴则率领他的大军,猛攻西边的聊城、临清一线,他们由东昌府攻入了山东,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直扑东三府,直捣刘贼老剿,一路则直扑济南府,如果得手以后,双方会将会在济南会师,然后顺着官道,大举南下,铲平了山东之敌以后,直接的进兵江淮,饮马长江,希望能够一举铲平北方的敌人。

他们手上有百万大军,当然是底气十足,只是他们有百万大军,也不敢说打过长江去,平定天下,因为他们也都知道,长江就是天险,他们没有足够的水师和船只,轻言渡江,很容易就让华沙军给团灭了。

而不巧的就是,华夏军最为强大的,是他们的水师,现在大明朝廷的官员,还在弹冠相庆,华夏军这些傻**,投入了这么巨大的资源和实力,用于水师的投资。

朝中的官员可是知道,水师可是非常的耗费钱粮,一艘主力舰艇,可以养活很多的人,朝廷就是因为水师贪污,他们实在贪得厉害,要钱要的太厉害了,所以才逐步削减他们的开支,制压他们的发展,令他们没有机会要钱,没有机会贪污。

反正即使你是最牛逼的倭寇海贼,也都打不到陆地上去,现在这不,朝廷出动了几十万大军,大举南下,进攻华夏军的龙兴之地,进攻他们的心腹之地。

朝廷兵多将广,从几个方向攻入了山东,首先出动的就是杨嗣昌部,听闻杨嗣昌部出动了以后,洪承畴也都没有犹豫,派出了他的大军,围攻河间府。

而朱燮元则是更猛,亲自由河南的归德府猛攻山东的兖州府,又派大将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徐州,分两方向进击,一时之间,山东大地,战火四起。

皇帝在御书房的进行兵棋推演的时候,见朝廷数十万大军出动,闹出了这么大的场面,当真铺天盖地,所向无敌,他也都眉飞色舞。

而且整个朝廷的官员,他们还在暗笑华夏军这些傻**,他们投入了这么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建设他们的水师,在南方和在海边,他们确实是牛逼,耀武扬威,朝廷的官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现在在陆地上打,他们傻眼了吧?他们坐拥庞大的水师,却不能上岸,只能在海边干着急,干瞪眼。

朝廷在这一次大决战中,也在考量敌人水师的威胁,一方面他们收买漕帮,瘫痪了运河,令对方的水师无法出动,无法沿着运河,运送物资,投送兵力,为军队提供火力,令他们的强大水师,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成为了看戏的角色。

可以说漕帮的造反,相当于斩断了刘家军的一条手臂,令他们在山东战场,空有强大的水师,却是不能应用,令朝廷众多官员们好生得意。

朝廷的官员,也算是知道华夏军水师的厉害,他们的水师主力炮艇,就相当于一座移动的小城,也就像相当于移动的炮台群,所到之处,可以把一座城市轰平,但是咱们不去海里面跟你打,你还能奈我何?他们在大战的第一个阶段,不夺取和攻占海边的城市,在你大炮射程之外,你还能神气什么?

在朝廷的总体思维里面,他们可是想的很明白,刘军水师暂时是没有办法面对,所以他们是首先平定陆地,然后再把这些人赶往大海,他们要么就是成为海上的疍民,终身的飘荡,要么就是投靠了朝廷,这也是当年太祖皇帝,对付方国珍等人的手段。

到了此时,朝廷的官员们也大为得意,幸亏没有投入这么多资金,建什么水师,白白让这些当官的和海商们挣了钱。

现在发生了改变天下的大战,而这些水师却不能够提供任何的助力,只能在一边干着急,干瞪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