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911章深陷因境

明末之新帝国 第911章深陷因境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杨嗣昌在收到这一消息以后,他没有任何的犹豫,马上就令人飞报给洪承畴,一起共商大计。

杨嗣昌对于洪承畴的领兵能力,还是非常佩服的,他确实是有大帅之才,掌管庞大的军队,井井有条,头头是道,不可多得的人才,虽然他名声十分的臭,但是确实是领兵的高手,优于大明多数将领。

这年头,名声好有什么用,试想朝廷中的诸位官员,哪个不是名声十分的好的,但是他们能为大明带来了什么,又能为他们打胜一场战斗?

洪承畴始终是华夏忌惮之人。

洪承畴也在吃早餐,就着炒米粉、咸萝卜干喝粥,当他听到这么骇人的消息的时候,他正举着筷子,准备夹碗中的咸萝卜干,但是动作就凝固了。

震惊之后,他反应十分的快,马上就冲到地图面前,观看双方的形势。

洪承畴他不看则罢,他一跑到地图上一看,就发现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在地图上,那就相当的直观了,那就是他们中了华夏军的计,对方引诱他们前来济南,就是让他们孤军深入,将他们团团围住,让他们有来无回。

洪承畴震惊说道:“不好!我们中计了。”

他的反应就跟杨嗣昌一样,两位大帅四目相投,都可以看见对方额头上的冷汗和眼睛中的恐惧之色。

洪承畴颤声说道:“咱们该如何是好?”这时候,他手中的筷子都还没有放下,但是却浑然未觉。

杨嗣昌道:“还能怎么办?肯定是全力以赴的撤退,但是可以想象,华夏贼既然引诱我们来此,肯定会在路上埋伏了许多的军队,咱们来时容易回去难。”

他们两位还在军营之**商大计,一时半会,还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候,整个军队都喧哗起来了,都沸腾了,宛如炸窝一般。

无论是洪承畴和杨嗣昌,他们治军十分严厉,军中是不允许嬉戏打闹,像这样喧哗,必打杀威军棍。

但是现在,他们不用查,也都知道军中为什么会喧哗起来,这是因为消息走漏了出去,这么大的事,差不多是天崩地裂,他们二人也不可能隐藏,封锁不了。

特别是杨嗣昌大军,数十万人马,基本上来自天津卫和北直隶一带,他们的家乡,都让华夏军攻占了,老巢都让华夏军捣毁了,多数人都收到了消息,这令他们恐惧不已,震撼不已。

前一刻他们还雄赳赳、气昂昂就准备渡过了济水,直扑济南,攻破济南府,活捉刘远桥,立下不世之功业,但是转眼之间,他们就由天堂跌下了地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但凡是当兵的人都知道,他们现在的困难有多么的艰辛,他们正处于被别人半包围状态。

洪承畴叹道:“手下的人也都收到了消息,他们开始闹了。”

杨嗣昌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说道:“刘氏父子的牙口居然如此的好,竟然定下了围歼我百万大军的奸计!”

对方就是要把他们这两路大军,都引诱到这里,然后进行合围,将他们一举团灭。

这可是七十多万大军啊!得有多大的牙口,多大的雄心壮志,才敢制定这样的计划?

不用两位大帅号召,手下所有的大将,都纷纷赶来帅帐之中,跟他们共商大计,大家伙的脸色都非常的难看。

特别是这些将领们,他们知道的比士兵更多,就知道形势有多么的恶劣,有多么的可怕,他们正处于巨大的包围中,如处可怕的漩涡之中,稍不留神就会舟覆人亡,全军覆没。

大家七口八舌,纷纷的向大帅们提问,该如何是好。

从开始的巨大的震惊中,洪承畴和杨嗣昌都开始冷静了下来,这时候他们都明白一点,就是再害怕,再无助,也都没有办法,眼前之急,就是要与敌人脱离接触,把这几十万大军带回保定大营。

按道理来说,杨嗣昌的东路军,应该返回天津卫大营,但是他们的老巢,已经让华夏军攻占了,他们也都回不去了,只能够再找地方落脚了。

杨嗣昌手下,虽然有三十万大军,但是他也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能够反攻天津卫,从刘布手上夺回天津卫。

这可是刘布,他们最为畏惧和惧怕的人物,对方出动海陆大军,攻占了天津卫,要夺回来这就难了。

洪承畴马上就开始给部下的军队进行了部署,让他们马上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这时候部下的士兵们,开始不干,他们纷纷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就撤退啊!这些当兵的吃什么?穿什么?

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没有军响的情况下,被朝廷忽悠着出兵攻打济南的,希望能够以战养战,就食于敌,但是现在好了,敌人没打着,好处没捞到,反要赶回**百里之外的保定大营,一路上,大家吃什么?穿什么?

更重要的一点问题,那就是这几十万大军返回了保定大营,能容纳这么多军队吗?这些兵吃什么?穿什么?

这些官兵们,可是知道,北直隶已经被他们糟蹋的不成样子了,也就是说,没有了油水可榨的了,就是一堆泥土和石头,他们这么多人回去,吃树皮还是吃泥土?

这形况可真的让洪承畴他们犯难,他们也都知道,眼前的局面,有多么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再说是攻打济南,真的是痴人说梦话了,对方不用跟你打,就是躲在城里拖延,也都把你们拖死了。

但是另外也有一个难处,他们几十万大军,迅速的撤回保定大营,这里可是将近上千里之地,沿途也都被他们抢了一个遍了,没有粮食,他们这该如何是好?

他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冲破华夏军的层层阻击,返回了保定大营,这几十万大军,所过之处,有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到了北直隶以后,这地方更穷,赤地百里,大家又吃什么?几十万人,也是几十张口。

这样的要求,可真的是愁死人,大家知道,这真真正正的应了一句,进退两难。

洪承畴感叹:“刘庆之真是一个用兵高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策略,却搞得我们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堂堂朝廷几十万的大军,没有发挥出他实际的威力,却是在这东拖西拖之中,消耗了实力。”

杨嗣昌也都想到的这一个问题,这令他非常的头痛。

其实以前的杨嗣昌,他一直读兵书,一直研究的就是如何的行兵布阵,如何的使用奇谋妙策,打败敌人,他可是从来没有管过后勤方面的事情,没有那本兵书,会写后勤方面的事,这就令得他们非常的头痛。

在他常掌管军队的这一段时日之内,如何弄来足够的粮食来填满这些当兵的嘴,让他花了大多数的时间,消耗了大多的精力,以至于让他自己在想,空有满腹的经纶,满脑子的奇谋妙策,却是没有使用出来。

到了这样子的局面,他们可是真真正正的进退两难,坐困愁城。

这真是人生的大起大落了,前一刻他们还意气风发,就等着进入人生最为高光的时刻,在下一刻,他们就陷入了绝对的困境之中,在敌人的布局之下,难以自立。

众将军们看见大帅们都不说了,就知道他们没有什么好办法,其实这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就是神仙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们可是有几十万人,几十张嘴,养活这几十万人,非常困难。

他们就奇怪,攻入了山东以后,他们会这么轻易而举的就攻占了这么多城市,这是华夏贼有意为之,是他们让出这些城市,君不见他们占领的这些城市之中,大多数都进行了坚壁清野,不会留粮食给他们,这让他们很多人,都不能够吃饱饭。

可见华夏军是十分明白他们的弱点,一棍子也都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之处,相信对方会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只要对方继续的实行这样的政策,坚璧清野,死压他们的七寸,他们根本就难有作为。

这时候就算是再乐观的人,也都知道,还没有打开,他们就已经败了,就败在了庙算之上。

朝廷可是十分聪明,使什么以战养战的战术,但是对方也都看出了朝廷这样的窘境,所以让出了这些城市,实行焦土政策,他们这些大军,占领了这么多城市,控制了这么大的地盘,这却没有什么粮食,大多数人都饿着肚子。

估计对方就是想用拖的政策,来把他们拖垮。

自古以来,两军交战,各出奇谋,谁都知道,最正规的莫过于断对方的粮道,让对方缺粮,军心大乱,自我崩溃。

本来他们还信心十足的,他们想着,咱们可是有三十万大军在此,有这么多大军在此,纵横天下,何处不能去,现在才想起,他们根本就无粮响,其实就是一支叫花子的军队。

三十万大军,这又如何?

当年长平之战时,赵括可是有四十万军队,陷入了缺粮之后,就算是四十万军队,还不是同样让敌人给坑杀了,咱们现在的处境,又比长平之战时的赵军,好到哪里去?

想到这些,可是让这支军队的将士们都十分的恐惧,大多数人都汗流浃背,害怕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