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933章穷途末路

明末之新帝国 第933章穷途末路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田贵妃真的呆了,她还年轻,还不想死,但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泪流满面,只好说道:“且容臣妾沐浴更衣,拜别祖先,再自尽全节吧?”

崇祯听到了吵闹声,喊杀声越来越近,这时候哪里还允许你沐浴更衣,拜别祖先,国破家亡之下,能有一个全尸,就算是不错了,他狞笑的说道:“哪里这么费事!”

他拿着宝剑,一下子就捅进了田贵妃的胸口,一代美人,香消玉损,对此崇祯只能哀叹:“奈何生在帝王家!”

这是他的女人,是受命册封的皇妃,他是不会允许她落入贼人之手,受辱于贼人,只能亲自送她上路,一了百了。

自己相爱的人,却亲自送她下地狱,这让他心如刀割,即使是心如刀割,但是他却是丝毫没有动摇,他接着去其他的各宫,把几位皇妃,一一的赐死。

然后来到了懿安皇太后张嫣所在的慈庆宫,这时候慈庆宫也都乱成了一团,宫女太监争相往外逃,不少的还带着财物,看见了皇帝,也都毫不畏惧,只是低下了头,往一边走了而已。

崇祯皇帝提着血淋淋的宝剑,直闯入慈庆宫的正殿,他求见太后张嫣说道:“皇嫂!皇弟不才,治理国家无方,令神舟沦丧,江山拱手于人,身为皇族中人,万万不能落入敌手,这就请皇嫂自尽上路,全节报国。”

张嫣在垂帘之后,接见了崇祯,她就知道现在大事不好,但是万万没有料到,情况恶化到这如此地步。

皇帝居然是亲自来赐她一死的。

张嫣可是大名人,万历三十四年,张嫣出生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祥符县。

张嫣小时候纯洁娴静,笑不露齿。七岁的时候,茹苦耐劳,洒扫庭院,洗衣做饭,样样都会。没事的时候,独处一室,习做女红,阅览书史。十三四岁,窈窕端丽,绝世无双。其父生员张国纪丧偶后,张嫣亲自照顾弟妹

天启元年二月,时年十五岁(虚岁)的张嫣选美入宫,四月即被册立为皇后。其父张国纪以女为贵,封太康伯。

张嫣个性严正,很有皇后风范,是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天启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两人联手为非作歹的行径,经常数次在天启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皇后的身份亲自惩处客氏,因此使魏忠贤与客氏对她恨之入骨,但因为张嫣是皇后,不同于其他嫔妃一般容易对付,几经进馋谋害,终难得手。

天启三年,张嫣皇后怀有身孕,突然腰痛,要找一个会按摩的宫女来按摩。客氏害怕皇后产下皇子,出了个主意,让魏忠贤安排自己的人冒充,在为皇后捻腰的时候故意重手捶打。致使张皇后生下死胎,即怀冲太子朱慈燃。张皇后自此再未生育。这一事,后来成为杨涟弹劾魏忠贤的第十条罪状。

张皇后在信王朱由检即位一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天启临死前不久,据传客氏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天启子嗣,欲行吕不韦毒计。

天启对张皇后说,魏忠贤告诉朕说后宫有二人怀孕了,以后生男就立为皇帝。

张嫣皇后表示反对,认为应当早立信王朱由检。僵持很久后,张皇后说服了天启将皇位传弟。朱由检想推辞,张嫣自屏风后走出,说:“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恐怕发生变故。”

信王朱由检才正式继承皇位,年号崇祯。

天启对于张皇后,始终爱惜。他临死之时,将张皇后托付于弟弟信王朱由检,命曰:“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朱由检登基后,对皇嫂亦非常敬重,为张嫣上尊号曰“懿安皇后”。在崇祯一朝,她受到崇祯的尊敬和礼遇。

自从被封为懿安太后以后,张嫣一直安居慈庆宫中,不问世事,颐养千年,平时崇祯皇帝对他还是非常的严厉,即使皇帝非常的节省,但是在张嫣的各种用度上,却没有丝毫的削减,在许多事上,对这一位皇嫂和太后,也都是表示极大的尊敬。

只是懿安太后张嫣,也都没有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当日她一力主张,扶持信王朱由检迅速登位,那是希望他重振朝纲,力挽狂澜,中兴大明,当然也是希望他对自己有所回报,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眼中的圣明之君崇祯皇帝,居然把大明都折腾没了,对他的回报,更不是对她颐养千年,而是让她自尽全节。

张嫣那是真的呆了,她才三十岁的年纪,黄金的年华,虽然丈夫早死,但好好的享受荣华富贵,就想着这样子一辈子也就好了。

谁知道,今天皇帝竟然逼他自尽全节。虽然皇帝说的很客气,也很有礼貌,但是语气却是毋庸置疑,这是旨意,不是商议。

张嫣沉吟良久,最终还是道:“待本宫沐浴更衣,拜别祖宗,便自行了断吧?不会令皇族名声受损。”

张嫣也明白,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后,最为尊贵的人,大明都灭亡了,她也都不用指望有什么好日子过,与其落入敌人之手受辱,还不如三尺白绫,一了百了,殉国全节。

这时候崇焕他也羞愧丢脸到了极点,无言面对这一位对他恩重如山的皇嫂,以九五之尊的身份,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踉踉跄跄而去。

崇祯皇帝失魂落魄的来到了坤宁宫,此时的坤宁宫,那是乱成了一团,地上都是垃圾,满地都是各种物件,宫女太监们都不见了,应该是逃之夭夭了。

周皇后抱着两个年幼的皇子还有公主在抱头痛哭,周皇后是一个聪明的人,她就知道了她们一家子的结果了。

自古亡国的皇后,又能有什么好下场,最好的就是自尽,但是她实在才舍不得,她才三十多岁的年龄,儿子女儿如此年幼,如此的可爱,她不忍心死去,不忍心让他们去死,如果能看着他们长大成人,娶妻生子,这该多好?想到了这里,周皇后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孩子们还小,不知道亡国之痛,但是也都感觉到了这种末日来临的凄惨无依,看见母后都哭了,他们也都六神无主,跟着失声痛哭,看起来十分凄凉。

今年开春以后,就开始下雨,但是当华夏军从天津卫登陆以后,雨就基本上就停了,开始放晴,天气逐步的回暖,冰雪融化,道路结冰。

在江南,那己是春江水暖,草长莺飞的阴春三月。

其实现在的外面,称得上是晴空万里,天气也都是逐步回暖,如果是没有别的事情,现在正是春耕之后的大好时节。

说白了,现在正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时节,但是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是万里乌云,暗无天日,他所看到的东西,都是一片灰蒙蒙的。

崇祯皇帝拿着他那一把血淋淋的宝剑,进入了坤宁宫,木然的坐在了王座之上,他也都知道,这是他们一家子最后的时刻,末日就将要来临,看到如此年幼,如此可爱的孩子,就要随自己而去,他那是心如刀割,万般的不舍。

崇祯皇帝还是哀叹:“奈何生在帝王家!”

周皇后泪流满面,她说道:“皇上!就不能给孩子们一条活路吗?”

崇祯皇帝说道:“他们如此年幼,无生存能力,外面又兵荒马乱,如何能活?其受那无尽无尽的屈辱?倒不如来一个痛快!”

崇祯皇帝有想过这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必须以身殉国,但是他的孩子则不同,逃出去也能活。

但是外面兵荒马乱,世界又如此的险恶,这几岁稚儿,如何能够活?如果让叛贼知道了他们的身份,只怕是奇货可居,或者是千刀万剐,与其受这等屈辱苦楚,不如自己杀了,一家人共赴黄泉,一了百了。

大明都亡了,宗庙不存,绝嗣又如何?

现在崇祯皇帝才开始明白,百姓易子而食的那一种绝望和无奈。

这时候外面传来了喧闹声,应该是叛军已经由外城攻进了内城,正是要向皇城进发,皇帝不免感叹:“大明帝国三百年的江山,几万里之地,养仕三百年,想不到国破家亡之日,居然是树倒猢狲散,无人追随。”

皇帝木然回顾,他身边除了他一家子,就剩下跪在地上的王承恩了。

这时候鼓楼的钟声大作,有许多人大声的欢呼。

这时候发出的欢呼,应该就是华夏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或者是占领了某些要地。

崇祯皇帝就说道:“我等大限已到,愿来世再做亲人,但求生生世世,不在帝王之家。”

崇祯皇帝以前他以天皇贵胄而为荣,深感如果不是生在这一个家庭,绝对不会有这样的生活,但是此时他才知道,生在帝皇之家,才是最大的不幸,崇祯皇帝一咬牙,拿着他的宝剑,直接就砍向了几位皇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