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8章无奈改名

明末之新帝国 第88章无奈改名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米柱他利用两天的时间,将营城中的百姓都进行了登记编派,给他们安排了工作。

老弱病残的就负责养鸡养鸭,洗衣煮饭之类的工作,如果是那些稍微年轻一点,强壮一点的,就去营城之外的荒地进行了耕种。

营城之外还是有很多良田的,但是这些田地现在又产生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就是产权问题,这些以前都是有主的,但是因为一场兵变死的都差不多了,就要重新确认其权利的。

有些田地家里面人那是死光了,有些是没有死光的,却没有人耕种的,更重要的是有些地方就是你种了就要重税,所以有不少因无力交税而不种的。这就令营城之外有大量的田地丢荒。

刘布他管不了这么多了,他不管是谁的田地都好,现在一律的安排人去先种起来再说,至于田地权利的事,如果是以前官兵们还有遗属的,就一律还回给他们,无主的就会收回给营城,至于如果是被人抢夺的,他一定会收回来。

刘布他是即墨营守备千总,后台也足够强大,他可是不怕别人伸进来他这里的手。

这里的田地能丢荒了这么久,刘布他也听到了一些风声,那就是城外的田都让一个姓王的财主给抢了去,对方在京里面有势力,把许多无主的田地都划归了自己的名下来,但是他又招不了人来为他耕种,所以只能丢荒了。

刘布可不管他对方是谁,只要以前是官兵田地,现在还都是官兵们的,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这里附近的田地都是归属于即墨营城的,都是给守营的官兵们耕种的,官兵们入则为民,出者为兵,在此屯兵守护一方,所以说田地不可能是别人的。

华夏人对于祖先留下来的土地是极其重视的,如果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事情,都不可能卖地,如果卖祖宗留下来的地也视为最大的不孝之一。

而且大明的规矩也有,这就是这里的地也不归于这里的民众的,而是归属于营城的,只要你在这里守城你就会有土地,你不守城就没有土地给你耕,也没有东西吃,所以说也不存在说百姓把土地给卖了的说法。

如果当兵的没有人继承其兵籍,其土地的使用权也应该归回给营地才对,而不是自己给卖了。

米柱他知道,不能让这些人给闲下来,闲下来就会添乱,所以他自己从老家那里买来的农具和种子,让士兵们强迫那些民众们、百姓们去耕地。

一开始这些百姓们是不乐意自己去耕种的,因为他们知道耕种出来以后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但是现在说是为刘家而耕种的,而且他们每天每出一天工,就会记下他相对的工分,到了月尾以后他们就可以凭自己的工分,前来领取米粮,说白了就是成为了刘家的佃户,为他们打工,如此一来,反而更多的人愿意来为他们做,干活也卖力了。

因为他们知道刘家是官宦人家,是不用交税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大家在这个大树下面也可以得到护荫。

米柱他在感叹:“什么世道,有自由农不做,都争当奴仆了。”

现在大明各地的情况就是,如果是有官宦之家,人家是不用交税的,而且当地的税吏和税丁们也不敢向他们要税,即使是要的话,也没有各种摊派和加收,只是最基本的那一点点税而已,所以许多的百姓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把自己的田地挂靠在了这些官宦人家的名下,这就可以合理的避过了许多的税。

但如此一来,还是那句话,就肥的这些当官的和官宦家族们,给朝廷的税就越来收越少,他们在越收越少的情况下,只能够越收越多,不断的加派,如此进入了极其恶劣的循环之中去。

朱家天子作死,米柱他没有办法也帮不了他们,他只能够管好自己的事情。

忙活了几天,刘布他看见整个营城都活了起来,整个即墨营里面的人都活动了起来,城外的大批荒田也都有人耕了,他就感觉非常的好,他觉得这样子下去的话,这里的人就会富裕了起来,即便不说富裕,起码能吃饱饭。

在目前这个时代,如果能让百姓吃饱饭的话,是可以解决大多数的问题的。

刘布正在得意洋洋,觉得相当不错的时候,他就收到了他父亲的来信,这是一封责骂他的信,而不是一封表扬他的信,主要是他乱给军队起名,叫什么太平军,对方建议他取消了,不允许叫做太平军,这令他非常的不爽。

现在的太平军,一说太平军几个字,人家想的不是当年三国时候的黄巾军的口号,就是横渠先生的四句,前者招人忌讳,后者就故意的自大。

刘远山他是正宗的读书人,国子监监生出身,他政治敏感度不是米住可以相比的,他认为他们刘家的军队可以叫刘家军、可以叫齐军、可以叫即墨军、胶州军,但是就不可以叫太平军,这样子太拉仇恨了,他要求米柱马上的改过来。

这样子令米柱他非常的不高兴,他觉得太平军这个名字还是挺好的,一喊出来以后就提气,就令百姓们感到安心,但是如果是别人反对的话,他肯定会据理力争,跟对方闹上一闹,干上一干,但是他老爹在下令,是他们刘氏家族最高领导人的命令,他就没有办法,只能够商量着怎么搞。

而且刘布才刚刚收到他老爹的命令,然后还没开始改名,他就收到了来自登州方面的陈应元巡抚发文的申斥。

作为东三府最高的行政官员,陈应元他终于注意到了刘家,注意到了刘家家丁军的崛起,当然他们暗地里那些勾当知不知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陈应元他专用的发文来申斥他们,不是因为刘布他们的军队偷袭了即墨县城;不是因为他随意的扩充编制;也不是他们暴力的扩税;更不是他在军中乱折腾,而是他们给军队乱起名字,好好的一支军队,一支武人的军队,叫什么太平军,巡抚大人是非常强势的,非常强硬的要求他们马上的把名字给改回来。

这就令刘布陷入了极大的不爽之中,他也觉得不妥了,他没有办法,只好暂时想想该叫什么军。

其实刘远山他对军队叫什么军队?他都不在乎,这一支军队他也算是半玩票性质的,算是为他正面减轻压力的,他的意思就是叫刘家军;也可以叫齐军;也可以叫即墨军;胶州军都可以,就是不可以叫太平军这么牛逼骚气的军队名字。

必须叫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其实太平军有什么问题呢?刘布和宋献策他们两个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就是他们的老爹和陈应元都觉得不妥,这就大大感到奇怪了。

这是因为刘布和宋献策他们两个人他们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也不是官场中人,自然不知道读书人和官场中人的忌讳,但是刘远山和陈应元都是官场之中的老油条,他们都深深的明白这一行里面的水深,所以不允许他们乱搞,勒令他们马上改名。

因为老爹亲自的开口,又加上顶头上司的开口,刘布他没有办法,只好进行了更改,一时半会之间叫什么名字呢?他们也不知道,只好叫刘家军算了。

反正这一支军队是他们刘家私人自己掏钱养的,就是没有办法,他们只好这样叫了。

他们虽然是占用了朝廷的名额和番号,但是他们可以说有一点,如果有朝一日朝廷不经他们的同意,要把这支军队给调走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他最多只能把这个名号和番号调走,想把他们这些具有战斗力的人员调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干脆他就叫刘家军算了,对外方面就挂着即墨营的外号。

如果朝廷不顾刘家的利益,强行的把这一支军队调走,他们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会随便的抓一些流民进里面,让他们冒充即墨营,让他们去拼命,去道死去。

他们太平军的旗号才刚刚绣好,才正准备打出来,然后就被他老爹勒令停止了,刘布他感觉到非常的不爽,不过不高兴归不高兴,他们还是得改。

刘布他也觉得奇怪了,在登州的这位巡抚大人陈应元也真的是够奇怪的。他们刘家做了这么多越轨的事,他不管,就光是管了他们刘家起了个叫了个名字,只在乎名义上的东西。

这位巡抚大人他真的是不想管还是怎么回事呢?这一点令刘布十分奇怪,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往登州方向派人去,去调查和监视这一位巡抚大人了,毕竟是他的顶头上司,他必须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混得下去。

同时刘布也在有心人的指点之下,给登州的陈应元巡抚送去了一些礼物,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对方收下了他的礼物,不会为难于他,毕竟刘布现在抱上了兵部尚书的大腿,对方没事就不要随便的招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