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949章念及旧情

明末之新帝国 第949章念及旧情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便是崇祯皇帝是死于华夏军之手。

虽然说不是他们亲手杀死,但是也是他们多方营造形势以后,逼迫皇帝自杀的。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点,失去了国家,崇祯皇帝最好的结果,就是自杀身亡,否则所受到的屈辱,不是他心高气傲的一代帝王可以忍受。

但是刘远桥出于自我美化,收买人心的做法,一直都声称,他们造反,主要就是清君侧,为民请命,对于皇帝,他是没有恶意的,而且他们也都不会杀死皇帝。

皇帝死了,他们才能够心安,才能够做其他的事情,皇帝死了,并不代表所有的事情就终结了,比如说现在,静云公就闹上门来,要为皇帝举办葬礼。

崇祯毕竟是皇帝,要给他办葬礼,该实行什么礼制,如果按帝王的礼制,自然是可以收买人心,但是同时,也都可以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如果按照帝王礼制来办一场葬礼,没有百万两银子都办不下来,刘远桥还真舍不得这百万两银子。

所以刘远桥他沉默了一下,就说道:“礼制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该采取何等礼制呢?现在华夏军财政非常的紧张,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的钱。”

刘远桥这是有言在先,如果对方要让崇祯皇帝入土为安,他没有意见,如果对方要大举的操办,搞的收拢起前朝余孽的士气,这就不是刘远强所想看见的。

静云公道:“人死灯灭,入土为安,花不了多少钱。”

他这样说,主要就是为了打消刘远桥的疑虑,让对方知道,她没有大肆操办的意思,也都没有借此收拢前朝余孽,民心士气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想让皇帝入土为安。

要知道如果华夏军有心恶心人的话,是可以非常恶心人的,崇祯皇帝既然都死了,还是一句老话,人死灯灭,入土为安,尘归尘,土归土,天生万物以养人,人化泥土馈大地。

刘远桥听对方这般一说便放心了,他这么说,也是给对方以一个警告或暗示,如果真心念及旧情,让崇祯皇帝入土为安,这一点没有问题,刘远桥就非常欣赏念旧情的人。

如果说这次搞事情,刘远桥也都不害怕,他可是八面佛,最擅长的就是袖里乾坤的活,说白了就是整人的功夫,刘远桥说道:“既是如此,此事便由公来负责,孤王私人赞助十万两银子,应该可以办得体面了。”

其实这十万两银子,刘远桥都不想出,但是出自于收买人心的做法,他最终还是出了,他不想被别人说绝情绝义。

刘远桥出身于山东刘氏家族,也是大明的官员,现在可以说是篡谋夺位,弑杀主人,尽管崇祯皇帝不是死于他之手,但是始终是难逃这样的骂名,他相信如果由他出钱,为崇祯皇帝举行葬礼,可以堵住许多遗老遗少的嘴。

静云公感觉到有点欣慰,他站了起来,对刘远桥深深的一揖,然后就告辞而去。

刘远桥虽然加紧赶路,但是他们数十万人浩浩荡荡的赶路,还是有点慢,因为他们出动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庞大的军团和营地,这么多人赶路,涉及多方面配合,真心快不了。

而静云公则是不同,他拿下差事以后,马上轻车简从,一路快马加鞭,迅速的赶往京城,他就负责去操办皇帝葬礼的重任。

一路之上,看见大多数地方,已经平静了,已经没有了兵荒马乱的样子,很多地方和村庄,已经看见百姓开始回归,而且有人还在试图往地里面塞下种子,看能不能种出庄稼来,这种战后恢复天下太平的局面,就是静云公他一直想见,一直想追求的。

如果不是为了太平,为了让这么多人过上几天好的日子,他是不会投向华夏军,为华夏军效力的。

刘远桥既然同意了静云公的差事,就不会暗中的加以阻拦,还派出了一小队的士兵护送,现在虽然已经逐步的趋向太平,大战基本结束,但是还有许多地方,是不太平的,比如说有许多士兵,放下了武器,他们没有投华夏军,却是逃到了山里面,落草为寇,为祸地方。

这也是刘远桥抽出了大量的兵力,驻扎在地方,准备对地方进行一次绥靖和剿匪的行动。

静云公一路快马加鞭,很快就赶到了京城,来到了京城之外,华夏军在京城外,还是有许多的大营,基本上封锁了京城对外的交通。

虽然说允许人进出,但是要经过极其严密的搜查,没有经过极其严密的搜查,是不可以进出的。

但是他们拿着刘远桥的金牌,倒是畅通无阻,不过当他们靠近京城的时候,这是遇上了刘布一行人,刘布就是此地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指挥这里华夏军所有的行动。

静云公看见刘布,可不敢傲慢无礼,这是因为他跟刘远桥有很好的私人关系,亦师亦友,无话不谈。

曾几何时,静云公是把刘远桥当成了良友,当成了可以为他排忧解难的人,只是在刘远桥造反了以后,他才会知道刘远桥的真面目,这才渐行渐远。

但是他跟刘布之间,没有这样的关系,刘布就是在此地面上的最高掌权者,如果他有心要坏事的话,可以让你寸步难行,所以看见的刘布,静云公一个揖,说道:“刘大帅年纪轻轻,便成就如此功业,当真是英雄少年,老夫以前是看走眼。”

刘布倒没有他想象之中的持才傲物,看见的静云公,作了一个揖作回礼,说道:“公千里迢迢赶来,本帅设下了接风宴,为公接风洗尘,希望赏脸。”

静云公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对方是有意刁难的,要知道他虽然是一力争取拿下了这差事,但是他知道在华夏军少壮派的眼里,自己这就是烂好人,很多人都要给他好看,他就担心刘布是这种人。

静云公道:“多谢大帅美意,老夫要办理先帝的葬礼,实在是拖延不得,改天再由老夫设下酒宴,宴请大帅,作为赔礼。”

刘布道:“再大的事也不急!磨刀不误砍柴工。”

静云公倒是注意到了,此刻的刘布,身上没有像以往一样,穿着一身铁甲,而是轻裘缓带,像一个贵公子一般,按说他立下了如此的战功,可以列为古往今来的名将,这是少年得志。

但是他却是没有少年得志的神采飞扬,反而有些郁郁寡欢,精神不振的样子。

静云公看见对方在坚持,他就知道对方不可能无缘无故请他吃饭,应该是有话说,这便说道:“恭敬不如从命,老夫这便欣然赴宴。”

刘布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现在刘布驻在正阳门的城楼这里,也就在城楼这里摆下了一个酒席,在此喝酒,向南可以看见华北大地的千里江山,向北则俯瞰整个京城,倒是一个喝酒的好地方。

静云公再次来到这里,不免有些感慨,正阳门,他也曾登过,也曾在此指点江山,再次到来的时候,大明已经是灭亡了,已经是物是人非,不免有些感慨,心情抑郁,借着敬刘布的借口,连喝三杯。

刘布倒是非常的给面子,酒到杯干,并进行了回敬,他还劝道:“不忙!不急!先吃点菜压压酒劲。”

静云公连喝了几杯酒,也是感觉到酒劲上涌,肚里翻滚,所以也都不拒绝好意,连忙吃了几口菜,他日夜赶路,也都没吃过多少好白,早己饿得狠了,此刻有人相请,他倒也不客气,大吃大喝起来。

刘布说道:“公真是一个有心人,在大明灭亡以后,还愿意为皇帝做出这种事情,真是难得。”

大明终究是灭亡了,令人感慨万分的便是,这么一个讲究气节的朝廷,在大明灭亡的时候,居然是跳出了这么多的小丑,有这么多的人不敢为大明尽节。

反而是静云宫这一种摆明已经是造反的人,反而在皇帝如此境地的时候,为皇帝筹办葬礼,这种道是念旧之人,令刘布有些欣赏。

静云公说道:“毕竟是君臣一场,旧情难忘,如果让先帝弃尸于野,不得入土,某终生不得安宁,此人臣应做事也,还望大帅多多关照。”

刘布道:“人死为大,我华夏军也都不是不讲情理之人,既然死了,就应该入土为安,只是天下苍生,何其之多,谁人都会死,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让死者入土为安,如果要操办体面的葬礼,这就只能由公你来负责操持,才能够把这一切办得体面。”

静云公倒是看得出,对方说这句话有些真心实意,在他的眼里,刘布就是一个有一说一的人,也不是一个有城府的人,还不是他爹那一种胸藏城府的老狐狸,既然对方欣赏他这种行为,静云公放心了,就怕刘布不支持,有意刁难,他就麻烦了。

静云公本来是想说几句恭维之话,但是他为人刚直,就不会说这种话,只好借着敬酒之时,再敬对方几杯,希望能拉上一些关系,在许多事情上,为他行一些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