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959章仓促登基

明末之新帝国 第959章仓促登基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历朝历代的皇帝继位,除了第一代的太祖皇帝是抢过来的皇位,其他的都是继承的或者是篡谋夺位或者是奉旨继位,又在灵前即位,这都有其流程和礼制的。

皇宫之中的三大殿皇极殿,就是为了举行这些重大庆典而建立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总是让人心生肃穆之感,也让人心生敬畏,刘远桥的登位大典,就在这里举行。

刘远桥的天下是抢过来的,也就没有那么多虚的礼节,他就在自己强大的军队的保护之下,在拜过了天地后,雄赳赳,气昂昂走进了皇极殿,直接就坐上了皇级殿上正中位置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宣布自己成为华夏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并且让钱谦益写下了登基诏书。

奉天承运华夏皇帝诏曰:天命始于三皇五帝,传大道于尧舜汤禹,始有夏之辉煌,其后神器数易,辗转至元末,淮右豪杰,挥起钢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天下主,传及子孙二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纷争。亿万黎民,水深火热,百万生灵,毁于兵灾。

朕本齐鲁乡绅,仰荷天庥,于甲戌之秋,招英贤于左右,共攘盛举于圣贤故里。华夏王师,披坚执锐,四方乡绅豪杰,望风景从,三载而举之,若非以仁义伐纣桀,天命所归,不能释之。

凡及两京十三使司,西南诸部,蛮夷各处份争。钧命将军校尉,奋扬威武,尽皆戡定,现天下大平,民皆安居乐业,今文武大臣,有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亿万黎民。

朕勉循舆情,于四月初五日告祭天地,即皇帝位于南郊,定天下之号曰华夏。以丁丑年为汉和元年,是日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嫡长子刘布为储,以固国本。立太社太稷于京师,华夏帝国既立,顺我者永享太平盛世,逆我者自遁天边逃生,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这一份诏书就是刘远桥当上皇帝以后的第一份诏书,也是向天下正式宣布建立华夏帝国,及刘远桥担任华夏帝国第一任皇帝。

并且追封其祖宗三辈皆为皇帝,立长子刘布为太子,算是一下子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满门皆为天下最为尊贵的人物。

刘远桥自从进入京城,一身龙袍,显得是精神奕奕,神采飞扬,那种渊停岳峙,虎步龙行的气势,很有人君气势,让人生出纳头便拜之心。

倒是他身边的刘布,虽然也穿上了一身龙袍,但是却有些气色不佳,看起来有些病怏怏的,让人想起一句老话,那便是穿上龙袍不像太子。

当然,刘布他是通过无数次战斗证明了自己,夺取出来的天下,也都没有人敢说他没用,只是他穿上了龙袍以后,可不像刘远桥这般神采飞扬,而是显得有些病怏怏的,兴致不高的样子,不断的打阿欠,这可是他被封为太子,位极人臣的时候,居然老是咳个不停,这就令人奇怪了。

这一次登位,显得有些仓促,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准备,没有任何的演习,刘远桥脑袋一拍,马上便这么搞了,他们这么搞的原因,也是简单,说白了就是为了定下名分。

刘远桥他就在想,在他进入了京城时,他就已经实际上是这个帝国的皇帝了,既然是如此,就不要搞什么九锡之礼,搞什么监国王,直接就登基为帝。

他的江山,是他凭的实力抢过来的,也就不需要别人的册封,别人的认可,自己将皇冠往头上一套,自己就立自己,作为皇帝了。

当然,这时代的人,敬天畏地,对于天地鬼神,还是有所忌讳的,那他们就在祭拜过天地和鬼神以后,就正式的开始了皇帝之旅。

刘远桥在进入京城起,就正式的担任了皇帝,并且毫不犹豫的进入了皇极殿之中,坐在了龙椅子上,在大型韶乐声中,接受所有大臣们的跪拜。

在接受了大臣们的三跪叩,三呼万岁以后,他颁发下了即位诏书后,又连续的发下了几份诏书,主要就是大赧天下,册封有功之臣。

自立为帝后,刘远桥立正妻孔氏为后,赐金印、宝册,统驭六宫,母仪天下;嫡长子刘布为太子,长媳郑紫宁被封为太子妃。

像他的把兄弟郑之豹,已经被封为闽亲王,其兄则被封为鲁王,这些都是比刘远桥还要早封王的人,此刻是封无可封,便赏赐了一些财物。

刘家和郑家的联盟,才是他们迅速强大,一发不可收拾的基础,以后还是必须要强化这一种联盟。

至于有些人担心的,容易造成非常庞大的后戚势力的担心,刘远桥现在也都没有好担心的,他相信在他的掌控之下,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只要他在,就翻不了天,假如他不在了,哪管洪水滔天!

然后他就封他自己的老丈人,第六十五代的衍圣公孔胤植为衍圣郡王。

孔子后代,正式的由一个奉祀官,变成了王爵一级的身份,跃升到了历朝历代最为顶峰时候。

当然他这般的折腾,并不是说他对儒家有多么的看重,有多么多么的崇敬,主要的因为,就是刘家跟孔家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亲戚关系,他就是要强化这种关系,让天下的人,都挑不出毛病来,更好地为新朝服务。

在孔氏门徒眼中,刘氏神器,始于篡,以奴夺主位,得位不正,然则刘氏又有儒门最正血脉,打不得,骂不得,天杀的静云公……置吾于何地也。

其次封堂弟刘远山为齐亲王,其子刘羽为亲王世子。

接着就是分封五大国公,以彰显其巨大贡献也,仁国公王静云、义国公刘忠勇,礼国公钱谦益、信国公刘福气、智国公吴富贵。

而像是大将肖宁、刘康、周辉、布日固德、杨顺、孙传庭、洪承畴、杨嗣昌、李堂德、郭鹏、孙思、张之杰、白国安、王文东等人都被封为了侯爵,像是陈文若、孙可望、李定国、龙美尔、古里安、刘飞云、戴千元、司徒惟一、王文升(胖子)、周文彤、吴修文等等

刘远桥作为一个精明的人,他就十分的清楚和明白,要想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要不惜重赏,有功就必须赏,有过就必须罚,现在他们竟然已经夺取了天下,就得对这些功臣进行大举的封赏,这才能够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新朝效力,成为新朝的顶梁柱。

就是因为明白一点,他才会对明朝的勋贵们,采取一种毫不留情的狠辣手段,所有的人,基本上都不向他们招降,直接的就灭掉,因为他就知道,这就是对方的核心阶层,是对方的铁杆支持者。

这些人就是投降了,他也都给不了更好的,干脆就是直接的平了。

至于其他的文武官员,也都获得了封赏。

还有一句,这就是刘远桥的登基大典,如跟别的皇帝相比,那是相当的仓促,相当的简单,但是在庄严肃穆方面,却是丝毫没有变色。

他们可是出动了数十万军队,组织这一场登基活动,全城都进行了戒严,新任的国防部统帅刘忠勇,指挥着数十万军队进行了戒严。

如果他们不是精锐的军队,并事先进行了演练,只怕都办不好此事。

刘布就是华夏军的创始人,一直就担任着国防部统帅之职,在刘忠勇率部抵达了以后,他首先就交出了军权,把军权交给了他,他们父子都相当器重和信任刘忠勇,由他担任国防部的统帅,负责掌握军权,管理全国的军队。

刘远桥他在皇极殿之中登基为帝,马上就颁下了多份的诏书,主要就是对功臣们进行赏赐,在完成了这些动作了以后,马上又再次的移驾承天门,他们在承天门这里,举行一个盛大的阅兵式。

阅兵式不单止是向京城百姓,展示其华夏军强大的军事武力,同时也是向中外各国,宣布一个新的国家正式的建立,新的政权在旧的王朝的废墟之上开始崛起,并继承和拥有其全部领土和权利。

而且这也是刘远桥,首次接受万民朝拜的场面。

半个京城的百姓,都被华夏军的官兵邀请来这里观礼,同时拜见华夏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刘远桥是通过造反,夺取的天下,是通过武力夺取了天下,所以他对他的军队,看的就尤为的重要,枪杆子出政权,这比谁都理解的透彻,他可就不会傻傻的把军权,像大明一,样交给了文官,让他们去折腾。

其实刘布主动的交出了军权,就是让刘远桥他松了一口气的,虽然他不相信儿子会怎么折腾,但是所有的军权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上,对他是一种威胁,现在刘布交了出来,确是令他欢心的,父子俩相得,父慈子孝。

所以刘远桥是毫不犹豫地当上了皇帝,也都第一时间,册封刘布为华夏帝国的太子,踢金印、金册,作为华夏帝国仅次于皇帝的存在。

在刘远桥登基为皇帝的时候,刘远桥坐在了龙椅之上,所有的人都跪伏在了地上,向他行三跪九叩之礼,而刘布则是站在他旁边的丹陛之下,只是低了一级而已,但是这是凌驾于其他所有人之上的一个地方。

在整个华夏帝国,大多数人都明白一点,华夏帝国其实就是刘氏父子一手折腾起来的,刘布在前面冲锋陷阵,刘远桥在后面组织筹谋,功劳一样的大,是最完美的搭档。

就是他们这些完美的搭档,才令华夏军并发出石破天惊之威,轻易的就打下了天下,夺取了天下,成为了天下的主人。

此刻他迅速地确立名分,以稳天下的民心,这也都没有任何的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应有之义。

以前刘远桥虽然是监国王身份,加九锡之礼监国,但是始终不是皇帝,不能颁下圣旨,现在则不同了,现在则是皇帝,可以颁下圣旨,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