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当保镖 > 第553章、蔡邕的忠告

回到三国当保镖 第553章、蔡邕的忠告

作者:深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1:37 来源:笔趣阁

谈到这个问题,蔡邕就免不了地担忧,他当然不知道一切都是凌巴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当然刘宏本身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了,没有凌巴一样会是这个结果。

想到了孔融的情况,再想想凌巴似乎也不算是什么“外人”,蔡邕咬咬牙便干脆道:“文举确实有些鲁莽了,直接冲撞陛下,不过陛下不经朝会直接任命,事先更没有任何通知,恐怕也是对文举厌恶了,这也令文举深受打击。最近他身体已有不适,而且有恶化迹象,也不知道何时是好?”说着叹了口气,与孔融不同的是,蔡邕仿佛更不得志,实际上若说孔融憔悴了,那蔡邕整个就是向着苍老的方向走的。

其实说到孔融被皇帝所恶,他心理面未尝就没有点儿同病相怜之感,尽管他被刘宏请去做两位皇子的老师,但刘宏从来就没有掩饰过对他的不喜,最初的时候也是因为怕让凌巴担任两个儿子的启蒙老师会引人非议,而蔡邕在他心中更多的作用,恐怕就是拿来当挡箭牌的(刘宏以前也经常玩这一套);而没有能够在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实根由也是被刘宏所恶,这也是蔡邕始终的一块心病。

“……”听着蔡邕的话,看着他落寞的表情,再想想自己,凌巴一时默默无语,心中也微微有些亏欠的感觉,尽管有些莫名其妙,但他确实知道对于似孔融、蔡邕这样是真心为国家为朝廷考虑的忠臣老臣,刘宏的举动说实话的确是有些伤人了,但也没办法,玩政治从来就容不得过分的心软,即便是对“自己人”,更何况这个决定的根本决策者还是皇帝。

过了一会儿,蔡邕欲言又止地犹豫了会儿,才又主动开口道:“其实,对于陛下此举,我倒是能够理解……”

“嗯?”凌巴星眉一挑,故作疑惑道:“陛下一意孤行,但并非没有道理,毕竟黄巾之乱刚过去不久,朝廷在几年内仍会是以稳定为主,这是凌某小见,就不知蔡大家以为如何?”对蔡邕这类人,说话的艺术应用很重要,凌巴这举便是抛砖引玉,先说说自己的“小见”,简单而又直接的从侧面捧了蔡邕一把,再来引出蔡邕的“高论”。

蔡邕却仿佛没有听出什么,只是突然皱了皱眉,沉声道:“难道子卫没有听说幺?”

“听说什么?”凌巴开始还没意识到什么,但看到蔡邕紧皱的眉头,突然发觉自己似乎真的忽略了什么。

说实话最近这段时间他的确都是躲在府里,诸葛亮和马超这一对小活宝可给他带来了不少的乐趣,还有新加入的赵云,不过就这“银白”少年就比较严肃了,而在之前虽然也有象是今天这样带着他们出门的经历,可这个时代和后世可不一样,“书生一出门便知天下事”,那未免有点儿异想天开了,至于古人的闭门造车更是不可信的,而看着蔡邕脸色如此沉重,凌巴一边心中腹诽乐师办事不力,肯定是有什么大事没有通报自己,然后一边对着蔡邕恭声问道:“还请飞白先生赐教!”

凌巴对蔡邕、孔融这些有学识的人一向都很敬重,这种敬重也是发自内心的,这个时代的文人和后世可不一样,他们是真正在做学问的人,穷其毕生,都是为了学问一途发扬光大,大多数人都无私的奉献出了他们的青春,乃至他们的生命。

蔡邕有藏书三百,你可以说他是沽名钓誉,也可以对他不屑一顾,却不能够否认他这种行为本身对于保护文化是起着有力作用的,而他是在保护,因为他真正在热爱,却绝对不象是后世许多人嘴里说着保护,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是在破坏。

对于这种人,凌巴觉得除了自己没有理由不尊敬他们,更何况就算不考虑这些因素,蔡邕本身也是一个老人、一个前辈,从尊老爱幼的角度来讲,一向旨在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凌巴小童鞋也会这么做的。

蔡邕目光一阵闪烁,似乎是在衡量着些什么。

他看着凌巴,凌巴也看着他,一脸坦承,对于凌巴,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其实他们那伙人包括孔融、王允、杨彪对凌巴这个晚辈印象都不错,当朝驸马、大将军在他们面前却表现得一如既往的谦逊,这是最值得人欣赏的闪光点,更何况他的谦逊,还不是无的放矢的谦逊,他本人的“才学”,也在此前的多次小聚中都有表现,令这些当代文坛巨子们也莫不折服。

终于蔡邕象是下定了决心,叹了口气,才对凌巴轻声道:“凌将军可知,大将军府这几日都在紧急议事?”

大将军?凌巴愣了愣,立刻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何进,一种模糊的感觉,好像被人用锤子突然重击了一下他的脑袋,反而打开了记忆的合资,感觉似乎自己一下子要抓住了什么东西,却总是抓不住,因为看不清无迹可寻,他只好摇摇头,一边继续思虑着,然后继续问道:“是……什么事?”

蔡邕眼睛闪了闪,将声音压低到只有两个人才听得到的程度说道:“陛下这几日,又咳血了……”

“陛下病危了?”凌巴叫出了声,但说是叫,声音其实还是很小,大概也只有两人自己听的到,赶紧就被蔡邕嘘了一下。

凌巴这下子突然想起来,自己刚刚差点而忽略抓不住的那个是什么了,他脑海里的印象不再模糊,反而随着自己心中的确定渐渐清晰了起来。

历史上本没有中平七年(其实也不算完全没有,只是中平六年十二月该回来之后,到中平七年刘协登基很快改元初平所以经常被忽略了),而中平这个年号,同以往的许多年号一般,其实只走了六年,便过完了它并不算长的寿命,而这最后的中平六年,则注定了是混乱的一年——首先是外戚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失败被杀,汉少帝(刘辩)和陈留王(未来的汉献帝刘协)被部分宦官胁持到洛阳市郊,其他宦官被由袁绍等将领带领的士兵杀死;而后这年九月,董卓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皇帝;再然后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直到后来中平七年初改元初平,这个年号才算是彻底被废弃。

而凌巴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就连这年号其实也早就变了,从中平元年到中平六年都差不多,当然差别最大的两件事情,一个就是黄巾起义的绵延,时长竟然直接到达了四年,影响可能还更长;另一个自然就是洛阳之乱的延期,本该中平六年发生的事情,难道就是要今年中平七年才发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