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当保镖 > 第655章、小皇帝刘协的婚事

回到三国当保镖 第655章、小皇帝刘协的婚事

作者:深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1:37 来源:笔趣阁

今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郭嘉、贾诩、马超、赵云、诸葛圭、彭悳、彭脱、诸葛渝、诸葛瑾、诸葛亮、沮授、高览、张颌、裴元绍等凌巴手下的一干“元老”故旧或者是刚加入的新鲜血液,可以说是首次齐聚一堂,都在凌巴府中被聚集起来。

如果凌巴家有一个“史册”的话,相信这又将会是“一件记录史册的事情”。

这样的机会真可谓是难得,而凌巴找他们过来除了为过去做一个总结之外,当然也有展望未来的意思。

到今天为止从讨伐董卓开始这中间所有的定计,其中有贾诩、郭嘉、诸葛圭、彭悳这些“元老”,自然也有着沮授这个“新人”的身影,其实还有着两个小诸葛的那么点儿功劳,尽管可以忽略不计,毕竟这也算是他们第一次参与这样大的谋划;而众多武将当然是参与具体实施了,当然了,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多了吕布这个变数,尽管这个变数似乎也本该在凌巴意料之中,而且终究是对他们有好处的。

而在前一段时间里,凌巴则是将主持洛阳城内重建的工作交给了郭嘉去总负责,除了对其看重之外,自己手下两大谋士的另外一个贾诩总是喜欢玩置身事外而凌巴大多时候也由着他也是原因之一。

到目前为止,郭嘉完成的都还不错,所以他见到凌巴之后首先就向凌巴介绍了一些他的工作和进度。

“将军,嘉幸不辱命!”最后郭嘉朝着凌巴拱着手,郑重地说道,毕竟一直以来他都更擅长于做幕后的谋划,像是这样大型的政务工作还是首次,而凌巴也特意将荀彧调去当他的副手,可以说历练他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士为知己者死,作为世家当道、寒士生存维艰的社会里,这样的任命已经不能够用简单的重用来说了,凌巴信任他,而投桃报李地,所以郭嘉会有这样的反应也不奇怪。

凌巴此时并没有坐着,而是就站在他的正对面,此时则赶紧虚抬起他的双手,而后呵呵笑道:“我有奉孝、文和和公与先生和诸位,何愁不能助陛下平这大汉天下、定鼎乾坤?”一边说着,视线依次晃过贾诩和沮授。

贾诩微微一笑,宠辱不惊,而沮授却是感激涕零,其他无心人听了就没什么感觉了,可另一个有心之人听了却有不同意见了,就像是旁边的小诸葛,眼眸一闪,看了看郭嘉,再看了看贾诩,又看了看沮授,突然仰过头来就朝着凌巴道:“凌大叔,我想接下去,和子龙一起的事情,还是交给亮来吧,我想我应该能够搞定的。”

就在方才,凌巴他们讨论到了有关于赵云去西北的问题,凌巴既然不是心血来潮,当然也不会潦草敷衍,所以之前也有了一系列的相关安排,此时是当面提出来,实际上就等于是要定论了。

虽说去西北有赵云这一员大将,应该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赵云本身的智慧和冷静都能够独当一面了,但凌巴却想要更保险一点,所以还是再找上一个谋士随着他一起去,与他一文一武互作配合,而且赵云一个人真要也照顾不过来那么多的事情,毕竟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有限的,而若是能够在政务、谋划上为其分担一些,而具体打仗才靠他,无疑能够避免许多的麻烦和可能的隐患问题,而且还能够大大增加效率,而且现在凌巴手下说实话也不缺人,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也就是在方才,凌巴就特意点到了那三个人的名,基本上也就是在宣告他选择的这个名额将从这三个人当中产生,按照一般情况来想的话,贾诩是最不可能的,这个狐狸的心思除了凌巴没谁搞得清,估计和人合作也会拿他没辙,不是个合适的搭配对象;而郭嘉倒是挺合适的,但凌巴会不会肯放人也是一个问题;至于沮授现在是急需要立功来证明自己,同时他的能力也确实不差,谋略上虽有不如,但在内政的处理上肯定也要强过郭嘉,所以看起来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所以方才凌巴点到他的名字的时候还特意加了个重音。

可偏偏诸葛亮却感到不满意了,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竞争”,而他自己自然是要横插一脚进来地。

其实凌巴倒也不是成心,没想到自己一句话还就激起了诸葛亮的表现欲,不过看着他诚挚单纯的眼神,知道他其实只是想要在自己面前证明一下自己,再加上旁边郭嘉也对自己努努嘴,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显然不仅不反对还是赞同的,至于贾诩,这家伙一向在这种问题上态度都是模棱两可的,凌巴也懒得究问他了。

“哦,孔明何以出此言,若是无法说服我,是不能够答应你的。”凌巴看着诸葛亮期待的眼神,终究不忍拒绝,只好用诱导的语气这么说道。

“就凭我……”诸葛亮眼珠子骨碌转着,似乎是在想着自己与沮授比有什么优势,半晌才憋出了一句:“我跟子龙更熟!”

“哈哈哈……”马超首先被他逗乐了,接着众人也跟着畅怀一笑,只有凌巴一边笑着一边和诸葛圭对视一眼,眼中交流过什么,然后依次看过了郭嘉、贾诩和沮授,看着他们点头,又看着挠着头似乎很羞恼的诸葛亮,眼中闪烁起来莫名的光芒……

大汉大元元年十月初,有礼官上奏疏议,为贺大乱新去、天下新平,请陛下大婚,立后宫之首皇后,以驱散阴霾,稳定人心,朝议之上,众臣尽皆欣然。

而新任大将军凌巴凌子卫对这事的态度,显然也是被众人关注的一个焦点。

对于古代封建王朝里的皇家来说,皇帝的婚事,既是家事,更是国事,不可轻易处之,所以在那些大臣中这件事情也很受重视和关注,不管刘协愿不愿意,他坐到了这个位子上,那么他就等于再没有了完全自己私人的事情了,这是一种代价。

而如今这礼官之所以会来就这件事情询问凌巴的意见,凌巴作为刘协的老师或许也有那么点儿原因,更重要的是凌巴如今所处的地位,和他的影响力、他的威望,说是功高震主一点儿也不为过,更不用说在礼官和那些文官们眼里,凌巴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更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将。

试问一个单纯的武夫,能够“做”得出那些个虽然看起来粗鄙不堪、其实内里一个个蕴意莫不是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也就是《智慧书》的?这可堪称是皇子们、不,应该说是全部的孩子们启蒙之绝佳。

不过他们大概不知道凌巴心里其实更想将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啊之类的后来私塾里流行的启蒙读物剽窃过来,可惜的是剽窃也是需要资本的,而他的水平则显然有些不够,毕竟因为除了“人之初性本善”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两句,这两本启蒙读物他自己也陌生的紧;只是不知道如果他真将这些东西盗窃过来了,又会是什么样一番情景。

要知道这个时代里大部分孩童的启蒙读物还是比较单一的,比较统一的就是仓颉篇,而仓颉篇其实也算古代影响比较大的一本启蒙类读物了,连后来曹操的那个天才儿子曹冲读的也是这篇,现在的小诸葛亮和马超当初启蒙教育时候也学的这个,可是仓颉篇终究也是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的,甚至作为一个基本的启蒙读物,它都渐渐不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了,这种时候必然需要淘汰,而这个时候凌巴的三百言《智慧书》出现了,横空出世,但却让人惊艳。

也是因为《智慧书》,还有凌巴和蔡邕啊、孔融啊、陈琳啊这些大文豪或者是饱学之士的私交甚笃,都决定了凌巴在当代文人中的地位不会太低,所以关于礼教方面的问题他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发言权。

不过如果凌巴没有记错的话,在原本历史里,汉献帝(现在肯定不可能会用这个谥号了)刘协的皇后叫做伏寿,乃是刘宏的堂姐也是刘协的一个姑姑阳安公主的驸马伏完的女儿,这有点儿近亲结婚的味道,但当时的情势,汉帝可供选择的自由权限不大,而此时却有所不同,凌巴也不希望刘协真的找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人来做政治上的联姻,至少感情上是基础的,这也是他能够为刘协命运的改变做的一点努力了,而且这还只会是一个开始。

不过当凌巴看了一下礼官征集过来的名单里面竟然又有伏寿的名字而且还比较靠前的时候,心中却也不得不再次感叹历史惯性的巨大,但并非不可阻挡和更改的不是幺?

要做就干脆从小事开始做起,凌巴只能在心里向伏寿说声抱歉了,其实最主要还是她背后可能代表的势力站队的问题,要知道在原来历史中,伏完等人密谋反对曹操可不单单只是因为他们是保皇派那么简单,还有世家的利益生存问题,曹操虽然也算出身于世家望族,但他提拔人才一直以来都是不拘泥于一格,而也才有如同郭嘉这样的寒士的出头。

只是到底要选谁呢?凌巴最终还是决定先让刘协自己看看,自己和他关系的维系比这样一个位置的选择权显然要有用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