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当保镖 > 第670章、徐元直出使南国,凌子卫亲征冀州

作为袁术麾下第一谋士,在内部,徐庶是没有太大压力的,袁术能力虽然不如袁绍,但气度上却有其独到之处,而袁术麾下那些武将包括第一大将纪灵等人都对徐庶很佩服,徐庶在袁术那儿可谓是如鱼得水,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没有烦恼了,同样的,他的烦恼更多更杂也更大,而且大多是来自于外部。

袁术是为淮南太守,坐拥这块玉米之乡,可以说袁术占据了地利,而不管是在黄巾之乱还是董卓之乱中,淮南都不是主战场,甚至是远离主战场的,而且或许还要感谢之前前任的淮南太守的不作为的风格,所以这里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得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顺畅发展下来,这是即便荆州都所不具备的。

交通上的便捷,地理上的优势,还有政治上并没有能够引起别人的重视,反而使得这里的发展一度比之战时的荆州还要胜过一筹,目前的淮南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根基,至少不会是一个一碰就倒的巨人,而是人多地广的大势力。

然而坐拥这样一块油水宝地,徐庶和袁术以及袁术麾下其他人所不同的是,他不先想好处,而是先想坏处。

其实真的要论其综合实力来的话,袁术在众多诸侯中并不落下风,有赖于淮南此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谓人口众多,而能够供其招募调配的人员自然也很多,而且凭借地方的富有完全不需要多去考虑军费之类的开支问题,只要他想,可以很快时间内招募够不少于十万人数的兵马,而且还多是青壮,多加训练之后,就可以投入战场,成为一个拥有着兵源充足、兵力丰厚的人。

然而兵有了,也不用在乎精兵,但是良将这一项,却着实是袁术的弱项,当然多数时候他还可以依靠其他方面来弥补,但当今天下局势,徐庶看得很清楚。

要知道现在天下最大的一方势力,仍然还是汉室朝廷,这个庞然大物不得不说此时出乎许多人意料地重新焕发了生机,虽然传国玉玺的问题带给了其不小的影响,但都被降到了最低,说到这点就是徐庶都不得不佩服那大将军凌巴,不管他是真的为国为民,还是只是想要像董卓那样当一个权臣甚至取而代之,只是做的都比较隐蔽而已,但他所做的这些都很有效果却是不争的事实,要知道就是之前徐庶想过如果是自己如何破解大汉的僵局,虽不说毫无办法却也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哪象是他,从出道以来到现在基本上一件件事情做的都好像是无意之中,可偏偏每一件事情都是恰到好处到了点子上了。

如果是将如今正蓬勃向上的大汉朝廷来作为淮南的假想敌,不、应该说是确定的敌人,那么淮南究竟还能够将目前这种局面保持下去多久,都是一个问题。

当初徐庶之所以会前来这里投奔袁术,这其中因素有很多,但依照徐庶的性格,既然这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那么就不想着再改变了,所以他现在是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在为袁术考虑,他在想着,究竟如何才能够避免淮南受到朝廷的破坏,至少在目前发展阶段,不能够受到太多的阻碍,最好就是和平稳定,没有战争。

然而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奢望,只要是一个稍有远见的人,都不可能坐看敌人做大,而按照凌巴往日的记录来看,更不可能犯下这种错误,尤其是凌巴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手底下拥有的那一支暗势力,似乎是叫做火影卫还是什么的情报组织,情报信息网可以说是相当强大,更不可不防。

虽说目前北边冀州的袁绍,还有南方双雄淮南袁术和荆州曹操结成了所谓的“小三国”同盟,算是站在了同一阵营里,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仗还没开始打,袁绍却已经注定成为了瓮中之鳖,尤其是听说之前袁绍想要去联合辽东王公孙度的计划,结果被幽州公孙瓒根据朝廷指令派出的使者田豫的横插一杠下最终失败,让袁绍暴跳如雷的同时,自然也让作为盟友一道的徐庶感到忧虑。

怎么看,袁绍都没有指着的希望了,虽说从情感和关系亲疏上,目前说来,袁术和袁绍关系无疑要更加紧密,而且休戚与共,然而如果袁绍真的不可与之谋,那也只能够舍弃。

至于另外一个盟友荆州曹孟德,说心里话,对这个人徐庶有一种本能的不喜,尽管自己在颍川求学时候的一个好友程仲德此时就在他手底下,徐庶还是对他保持着足够的警惕,这曹孟德虽然实力强大,而且双方还是邻居关系,合作愉快的话,真的要阻拦下朝廷然后争取各自发展时间对双方都有着好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然而徐庶不能够保证在这过程中不被对方占便宜,这种背后放冷枪的行为要尤其小心的。

而最近刚刚从江东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却足以让徐庶在听到的同时眼前一亮,他的头脑转得很快,自然立刻想到了应该的策略。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在如今的天下局势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双方博弈的一盘棋局,而是朝廷为主,其他各路诸侯争相辉映的四路开花的局面。

这江东孙家虽然横扫大半个江东,但却一直没有向朝廷俯首臣称,甚至连必要的礼节都没有,而朝廷对于这个南方势力在中间还隔着荆州和淮南的时候,自然更是鞭长莫及,而这却也为徐庶创造了新的机会。

拉拢盟友,不惜代价!

坐在渡江而去的一叶扁舟之上,一袭灰色长衫的徐庶心中默默决定……

另一方面,作为刚成立的“小三国”同盟之一、而且可以说占据大部主导地位的北方势力冀州的袁本初,并不出人意料地,率先感受到了来自于朝廷的巨大压力和恐怖势力。

大汉大元二年三月初,大将军凌子卫诏令天下,渤海太守、冀州别驾袁本初不服朝廷管教,独立于外,乃是背叛之行,受天子刘协御笔亲书下令,集结十万朝廷大军,号称二十五万大军,由大将军凌子卫亲征任三军统帅,挺近冀州,冀州之战一触即发。

这些年来汉室多数时候都是被动挨打的典型,不管是之前黄巾之乱风雨飘摇的时候,还是后来董卓祸乱朝纲,这也使得很多时候朝廷的真正实力被掩盖在了这些屈辱之下,许多人包括连同曹操、刘备在内的人都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个已经腐朽不堪的朝廷有多恐怖,即便是后来随着凌巴穿插其中而逐渐焕发了一些生机。

而直到此刻大家才发现,朝廷的势力当真是其他诸侯势力所完全不能够比拟的。

随便出来就是大军以十万计数,这是什么概念?

而且人口多少还有地盘大小还是小事情,问题是占据着什么位置,本身的发展如何,还有影响力怎么样。

毫无疑问,这些点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朝廷都要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的,首先以关中为中心的中原大部分地区,都尽在掌握,真的要论起地盘来,被朝廷实际控制的地盘当然还没有“小三国”同盟联合起来的大,但人口却很多,更为关键的还是在这些地方,自有国家建立以来天下的重心一直就都在北方,尤其是在西周开始,关中地区在天下的地位日重,秦朝更是直接以关中为根基建立的政权,虽然这个王朝持续的时间实在太短,但影响力可真是不小,以至于后来楚汉争霸的时候,关中也一直是双方争议的一个焦点,最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也是在关内的长安城定都。

这样数百年的时间发展下来的底蕴,显然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比拟的,即便是大汉风雨飘摇的时候,这里大部分地方的发展,其实也并没有停滞。

如今开始焕发生机的朝廷,就好像是逐渐脱落了锈斑的超级机械,开始渐渐恢复运作,虽然有些地方是百废待兴,但大部分地区却是可以很快恢复并且投入运作的“零件”,当这台恐怖的机械整个全面运作起来,产生的威能绝不是一个小小的冀州所能够抗衡的,更何况现在整个冀州也不是全部都落入袁绍之手的,他的势力更多辐射范围还是以渤海为中心,但到边缘就逐次减弱了。

至于作为“小三国”共同盟友的另外两个势力,在这件事情上除了在朝廷控制势力范围的南部区域制造一些摩擦,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毕竟要打硬仗,他们也打不起来,更不愿打起来。

况且所谓联盟,但这个新生的联盟正如贾诩所说:“联盟不过是个好听的名头,真正到了生死关头,哪里还能够管得了别人的死活,没有祈祷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就不错了。而且其实真要这联盟破裂也不是什么难事,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甚或是曹操,都有其弱点不是么?”

抬起头来,和凌巴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这也许就是默契,不过随即两人都想到了另外一个人,眼神都略微有些变化凌巴怔了怔,而贾诩,却只是微不可查的叹息了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