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瓷王 > 276章航海宝图

瓷王 276章航海宝图

作者:格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5:45 来源:笔趣阁

宫中一宴,诸藩王由威震一方的诸侯沦为“阶下囚”。从理论上说,大明内乱的隐患全部消弭。

朱允炆以前所未有的雷霆手段大力推行削藩,举国震惊。但在铁腕政策之下,皇室也好,满朝文武也好,只好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当然,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朝廷削藩不削藩,根本就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晚上,诸藩王被软禁在宫中,等候朝廷为其建造的藩王府邸。在京师的藩王府邸建成之前,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留在宫中。

满朝文武怀着复杂的心情一一离开深宫,神机营和锦衣卫仍然没有放下京师和皇城的防务,起码要等天下基本大定,才会将防务重新交还给御林军。

众人散去,光华殿顿时冷清了下来。几个太监将殿中的红烛又换上了一批,烛火摇曳,明亮的烛光映照的空旷的光华殿如同白昼。

朱允炆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长出了一口气,望着林沐风哈哈一笑,“沐风,朕今日表现如何?”

林沐风微笑不语,高高翘起了大拇指。他这种奇怪的手势,朱允炆早就领教过,知道是“称赞”的意思,不由笑骂了一声,“都是你出的鬼主意,却让朕来做坏人。”

朱嫣然也没有离开,听了朱允炆这话,笑了笑,“皇兄今日的魄力和威势比起皇祖父来也不差了。所谓长痛不如短痛,诸藩王的事情总算是定了下来,只要等中山王和梅殷姑父平了周王与宁王的封地,大明便永无内乱之忧矣——皇兄啊,这满朝文武和皇室宗亲,有谁不知道这主意是沐风帮你出的,恐怕这会啊,诸位皇叔皇伯父们早在心里把沐风骂个不休,恨之入骨了。”

朱允炆冷冷一笑,“朕明白。沐风你且放心,只要有朕在,大明上下没有人能动你一个手指头。”

林沐风呵呵一笑,“皇上,离开封地的藩王就像离开山林的老虎,徒有尖牙利爪却无法伤人了。不过,臣盼望皇上能善待诸藩王……”

林沐风的意思朱允炆明白。诸藩王没有了可以威胁到朝廷的势力,大可以用荣华富贵将他们圈禁在京师,多多地赏赐其金银珠宝,让他们学会做一个逍遥享乐的闲散亲王。

朱允炆点点头,似是想起了什么,皱了皱眉,“沐风,还有盘踞在海外的朱高煦,他一日不除,朕这心里总是不安稳。”

“皇上,燕王余孽不足为患了……等入夏,可遣一大将率水师由登州入海,不仅可平朱高煦一党,还可将于山岛纳入我大明的版图。”林沐风微微上前一步,“皇上,臣从一商客手里买来一幅航海宝图,请皇上一观。”

朱嫣然闻言一笑,摆了摆手,一个太监赶紧将她带过来的一个匣子送了过来。

朱允炆看了看林沐风,又瞅了瞅朱嫣然,奇道,“你们两个搞什么鬼?”

林沐风不语,匆匆从匣子里取出一幅略显陈旧的绘制在绢帛上巨大地图卷,然后小心翼翼地在地面上铺展开来,“皇上请看!”

这幅航海图是林沐风无意中从一个福建客商那里得来的。据林沐风估计,这海图不像是明人所绘,大概是出自元代人之手。据说,正是靠了它,东南沿海一带的海商们才敢扬帆出海去做海外的贸易。

“皇上,舟望南行,右下手是大明福建、浙江一带沿海,而左下手则是日本。而这前面,就是大琉球、小琉球。过了大小琉球,舟继续望西走,就是蛮刺加、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等海外小藩国……”林沐风手指着地图,耐心地给朱允炆普及着海外知识。

朱允炆若有所思似懂非懂地讶然道,“沐风,你的意思朕明白了,这些海外蛮夷之地,我们大明的水师可以——”

他用一个拳头轻轻放在了地图上蛮刺加的位置上,“可是,这些地方在大海之外,与我大明距离甚遥,得来也无甚用处呀。”

林沐风哑然一笑,“皇上,大明要想永久占据这些蛮夷之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可以号令这些蛮夷之国统统臣服大明,而我们大明的商贾也可以经此将贸易买卖做到更远的地方去。”

林沐风将手指向了地图的尽头,淡淡道,“皇上,臣以为,大明水师平定燕王余孽之后,可暂时在于山国休整,尔后顺势扬帆西进数千里,扬我大明军威和国威!”

得到这幅海图之后,林沐风本来有一个惊人的想法:想要效仿郑和,鼓动朱允炆来一番下西洋的壮举。后来又一想,下西洋之举需要耗费庞大的国力银钱,而且还要修建大型的航海船,组建庞大的航海军团——单这准备工作,怕是没有一年也完不成,“林沐风下西洋”的伟大构想也就淡了,想了一想就夭折在腹中。

渡海远航虽然暂时没有必要,但让大明水师在近海扬帆示威,震慑一下近海诸藩国,还是可以做到的。其实,如果朱棣上台,郑和下西洋也就是发生在最近几年的事情。这足以充分证明大明拥有唐宋以来领先世界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哦。”朱允炆随意应了一声,海外蛮夷对他的吸引力不大,让他寝食不安的还是那纵横在东海之上的燕王余孽。

想了想,朱允炆从地图上收回目光,“沐风,你就不要推辞了,这平定燕王余孽之事还是由你来为朕分忧——朕已经命令大明水师精锐尽出赶赴登州海湾,下月你便统率大军出海平叛吧。”

林沐风苦笑一声,“皇上,其实这区区数千燕王余孽,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的,臣……”

朱允炆板起了脸,“朕知道你在想留在京师陪着娇妻美妾——哼,你要是不为朕分忧,朕——朕就不准你跟嫣然的婚事。”

朱嫣然有些羞意地瞪了朱允炆一眼,知道自己皇兄是在开玩笑,但一国之君的玩笑在很多时候也不是玩笑了,她暗暗扯了扯林沐风的衣襟。

林沐风苦着脸躬身一礼,“臣遵旨。”

朱允炆哈哈大笑,“爱卿免礼,这才是朕的好兄弟,肱骨之臣哪!”

朱允炆笑完见林沐风还是哭丧着脸,不由皱了皱眉,“沐风,你莫非是真不愿意出征——既然如此,也罢……”

话还没说完,只听林沐风又苦声道,“皇上,臣自幼怕水,臣怕到了海上臣会心惊胆颤……”

“怕水?”朱允炆先是一怔,继而放声大笑,“没想到曾经纵马漠北扬名西域让瓦剌人闻名丧胆的林大都督,居然如孩童一般怕水,哈哈哈哈!”

朱嫣然在一旁,也不禁笑了起来。

**********************

怕水,也还是要出征的,让你去平叛不是让你去游水,这是当时朱允炆大笑之后的原话。

之后的几天里,林沐风不得不做起了出征平叛的准备。而皇宫里,朱允炆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后院压力”。

诸藩王被变相软禁,封地被分割,护卫被裁撤——宫中那些诸藩王的母亲,朱元璋的前妃子们,纷纷跑到吕后宫里去闹腾个不休。有的,也跑到孝康皇太后(常遇春之女,朱标的正妃)那里去没完没了地哭哭啼啼。

两位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不断地派太监请朱允炆来“灭火”。刚开始的时候,朱允炆还以国事繁忙为由推脱不去,但到了后来,见后宫中闹腾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不像话,他也不禁有些慌了神。

他对诸藩王动手毫不心软,那是因为这些叔伯们坐拥封国,想要造他的反,夺他的皇位,但宫里这些太妃们可都是他的长辈,奶奶级的人物,对她们他可一句狠话也说不出来。

最后没有办法,他只好挨个宫里去解释,并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表示不会夺去诸藩王的爵位,保留诸藩王一脉的世袭富贵云云,这些太妃们这才算安静了一些。

但安静了没两天,燕王太妃——也就是徐达的女儿、徐昭雪的姑姑,朱棣的燕王妃徐妃却要去京师之外的燕云庵出家为尼。消息传进宫里来,太妃们的心里又惶然起来,他们从徐妃今天的遭遇联想到了自己儿子孙子们的将来可以预见到的凄惨下场,不由又开始闹腾起来。

这两日,吕后连个安稳觉都没睡好。每天都有几个先皇的妃子来喊冤诉苦,她是即恼不得又笑不得,只好耐着性子好言好语的劝着。

见后宫之火始终灭不了,两位皇太后宫里的太监来来往往,朱允炆烦恼不堪。这一天居然换下了滚龙袍,换上了一袭便服,带着两个侍卫微服出宫而去。这是他登基为帝之后头一次微服出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