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武侠三千年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宗皇帝

武侠三千年 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宗皇帝

作者:名不可简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4:30 来源:笔趣阁

正德皇帝清醒过来,让很多人的心情变得糟糕。尤其是兴王,废了那么大的力气,将锦衣卫和东厂的绝大部分力量引开。

为此他手下的死士死伤惨重,如果不是有魔门高手和道门高手相助,恐怕兴王的直系下属会团灭。

当他听到正德皇帝被张扬和雪姬配合打落水中以后,那是相当的高兴,多年的夙愿将要达成,已经做好让心腹去京城活动的准备了。

可是刚派出心腹前去,就得到了皇帝恢复的消息,差点被气的吐血。

白高兴了一场的兴王,对那个提出治疗方案,让正德恢复的御医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刻将那个御医撕碎。

不过在皇帝疗伤期间,那个御医一直陪在身边,让兴王没有机会下手。

兴王召集来,心腹手下,道士,还有魔门的高手,语气阴冷的说道:“你们给我将那个御医抓来,本王要和他好好的聊聊。”

众人都知道兴王的意思,不是聊聊那么简单。

没让兴王久等,当那个御医离开皇帝身边的时候,就被等候多时的高手抓了起来。

在一艘大船里,昏迷的御医被提到了兴王的面前。

兴王说道:“将他弄醒。”

押解御医的侍卫闻言后,直接提了一桶水,倒在了御医的头上。

被冷水浇过的御医,立马清醒了过来,就看到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一脸杀机的看着他。

又看到房间里的其他侍卫,御医立马喊道:“你们是谁,竟敢绑架本官。”

兴王闻言后,对着侍卫说道:“让他清醒点。”

然后那个侍卫就“啪,啪”响的抽了御医几巴掌,让御医那红润的脸颊立马浮现出几道血痕,并肿了起来。

被侍卫抽了一顿的御医,这时总算看清楚了现场的形势,从救活皇帝会得到巨大赏赐,甚至加官进爵的幻想中清醒了过来。

御医恐惧的看着兴王等人,颤颤巍巍的说道:“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我没钱的。”

兴王问道:“就是你救活了皇帝?”

御医小心的看着兴王说道:“是小人出的注意。”

兴王说道:“皇帝真的完全恢复了?”

御医闻言后,心思急转,久在宫闱行医,各种秘密也听过不少,瞬间就让他判断出,兴王等人的意思。不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御医还是乖乖的说道:“陛下真的恢复了。”

兴王说道:“你不老实?”

御医连忙说道:“我说的都是真的,陛下真的恢复了健康。”

兴王说道:“看来,你还是不说实话。”

御医说道:“我说的就是实话,你们可以派人去打探。”

兴王说并不理会御医的解释,对着旁边的侍卫说道:“让他尝尝说假话的代价。”

然后在御医的大喊大叫声中,被侍卫带出了房间。

一炷香以后,几乎不成人形的御医,虚弱的被带到了兴王的面前。

看到这种御医变成这样,兴王对着护卫说道:“这么虚弱,本王怎么问话,给他服用一粒回春丹。”

侍卫从怀中掏出一粒赤红色的丹药,塞进了御医的嘴里,然后就看到御医身上的气息立刻开始增强。

道士们炼制的丹药,效果还是能立竿见影的。

兴王说道:“实话告诉我,皇帝的身体具体怎么样?”

御医恐惧的看着兴王,中气不足的说道:“求你了,放过我吧,我什么都告诉你们。”

兴王说道:“告诉我皇帝的具体情况,我就放了你。”

御医说道:“皇帝只是暂时回春,他的命不会超过三个月。到时候,潜能耗尽,就会暴毙。”

兴王微笑着说道:“早告诉我,你就不会吃这么多苦头了。何必呢!”

御医说道:“可以放了我吗?”

兴王说道:“当然可以。”

然后兴王对着侍卫说道:“送这位御医大人下船。”

御医闻言后,脸上浮现出一股得救的表情。

甲板上,那名侍卫带着御医来到船舷处,说道:“下去吧。”

御医看着大船边,并无小船,就对着那个侍卫说道:“你让我怎么下?小船呢?”

侍卫说道:“你怎么这么多废话。”说完就将御医推下了甲板。

还好这个御医会游泳才没有被淹死,一脸怨恨的看着那艘缓缓离开的大船,那个御医发誓,今生一定要报此仇。

可惜还没等他游到岸边,一根颇有分量的铁箭就从大船上飞出,直接插进了他的后背,箭头从胸口冒了出来。

御医一脸不甘的沉入了水底。片刻后,水面恢复了原样,完全看不出有丝毫挣扎的痕迹。

运河上,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

两个月后,京城,西苑豹房。

正德皇帝脸上苍白的躺在床上,旁边伺候的宫女太监,尽皆小心,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自从落水以后,正德的身体就不算太好,回京以后,小心的修养了一个月,气色才恢复了八分。

可是前几天,偶感风寒以后,身体的情况,急转直下,京城的群医束手无策,东厂的高手全都被派出去寻找民间的神医。

谷大用小心的来到正德的病床前,小心的说道:“陛下,陆御医,还是下落不明,恐怕已经遇害了。”

正德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气息虚弱,但是神色清明,听到谷大用的汇报以后,说道:“知道了,他们是要致朕于死地啊。”

谷大用不知道正德说的他们指代的是谁,就说道:“陛下,老奴请指,将杨廷和等人就地正法。”

正德皇帝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吧。谷大伴,去将太后和杨阁老请来见朕。”

谷大用说道:“陛下,您可不能放弃,奴婢等人一定为陛下找来神医。陛下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正德说道:“去传旨吧。”

两个时辰以后,正德的病床前,张太后双眼通红,看着时日不多的儿子,眼泪滴落,紧紧的握着正德有些冰冷的手。

杨廷和则跪在正德的床前,脸色凝重的看着床上躺着的病秧子,有些不敢相信,一向强健的皇帝,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上个月见面的时候,皇帝还是身强体健的。

正德让伺候的小太监,将他扶靠起来,对着张太后说道:“母后,以前都是儿臣胡闹,以后不能再侍奉您老人家了。恐怕儿臣要先走一步去见父皇了。母后,儿臣走后,天下事重,可与阁臣商议,审慎处理。”

张太后泣不成声,说道:“皇儿,你会没事的。母后不会让你有事的。”

正德用力的握着张太后的手,说道:“母后,儿臣不孝。”

然后扭头对着杨廷和说道:“杨爱卿,以前的事情,都是朕太任性,不应该和群人对立,以前的事情都是朕的错误。你们以后,要好好的处理朝政,天下大事,你们要多多操心。朕知道你们都是有能力的臣子,会将天下治理妥当的。”

杨廷和听到正德的话以后,先是一愣,完全没想到,原来皇帝的心中是这么想的,以前还以为他年少胡闹是个昏君。

杨廷和恭敬的磕了一个响头,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报效朝廷。”

正德点了点头,说道:“朕无子嗣,愧对祖宗,还望母后和杨爱卿一起商议,在宗室中选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来继承大统。国无长君,天下不安,还望母后费心了。”

又简单的说了几句,正德就让人扶着太后退出了房间,对着杨廷和说道:“杨爱卿,朕想问你一句实话,你要如实回答朕的问题?”

杨廷和说道:“陛下请讲。”

正德说道:“朕驾崩了以后,你们会给朕安上一个什么样的庙号?”

杨廷和思考了一会儿说道:“陛下北据鞑靼,武功卓绝,令蒙古人不敢犯边,当得一个‘武’字。”

正德闻言后,微笑着说道:“好。你下去吧。”

随后,正德又召集了谷大用等人,秘密的吩咐了许多事情。

第二天一早,豹房里就传出了正德驾崩的消息。

……

京郊,一处小村落里,此时村里的人全部换成了兴王的手下,一个个严阵以待。

突然一骑飞马来到了小村子里,在最好的一处院子外停下,马上的人翻身就跳入了院中。

房间里,兴王带着一众手下正在悠哉的商议事情,看到突然进来的人说道:“王爷,大喜,皇帝驾崩了。”

兴王闻言后,激动的站了起来,喊道:“好。”

然后询问那个信使,说道:“快给本王说说,圣旨上说下一任皇帝是谁?”

信使说道:“王爷,现在还没有消息。不过小人打听到,内阁大臣已经进宫和太后商议人选了。”

兴王说道:“真是太好了。本王多年的夙愿将要达成。”

其他人闻言后,纷纷说道:“恭喜王爷。”

他们进京的这段时间,已经暗中收买贿赂了许多大臣,宫中的太监宫女,尤其是太后身边有一定地位的宫女太监,全都被他们牢牢的掌控。

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另外一个信使跑了进来,说道:“王爷,大事不好了。刚才宫里传来消息,太后和众阁老商议,有意让益王长子,朱厚烨进京继承大统。”

众人闻言后,立刻大惊,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信使说道:“传话说,陛下驾崩去说过,国无长君的话。”

兴王目露寒光,说道:“没人能抢走我儿的皇位。”

然后兴王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道:“都给我立刻进宫,一定要在他们圣旨发出去以前,改变他们的决定。”

众人知道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荣华富贵就在眼前,只要再进一步,泼天的富贵将要享之不尽,所以全都打起了十二成的精神。

……

皇宫里,太后正在屋内伤心,门外,两个宫女稍微大声的说道:“太后和杨阁老选定的益王长子,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听说已经二十几岁了,以后对太后会不会恭敬呢。”

宫女说道:“这可说不准,毕竟益王和王妃都还建在。”

另外一个宫女说道:“世子和咱们太后可没什么亲情,玩意以后,王妃来了,咱们该怎么办。”

屋外宫女的谈话内容一字不落的飘进了张太后的耳中。

让张太后警醒,心道:“益王和王妃都建在,以后朱厚烨做了皇帝,那还有我什么事?不行,不能让他进宫。”

然后张太后就对着门外喊道:“来人。”

那两个宫女闻言后,露出了成功的笑容,然后恢复了小心谨慎的神色,进到屋内,就听到张太后说道:“去请杨阁老过来。”

一炷香后,杨廷和就来到了太后的慈宁宫,说道:“太后,急召老臣,所谓何事?”

张太后说道:“杨阁老,本宫左思右想,觉得朱厚烨不合适。”

杨廷和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说道:“那太后意属何人?”

张太后说道:“兴王世子,怎么样?兴王早薨,世子年幼,正适合进京继承大统。”

杨廷和心中微微一叹,想起以前兴王在世的时候,曾派人给他府中送过礼物,又想到只有十四岁的兴王世子,突然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以后朝中的大权将会全部归于己手。

越想越多,越多越想,美好的未来,出现在杨廷和的眼中,周公,霍光等等,历史上总览天下的权臣,一个个的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杨廷和说道:“太后圣明,世子年幼,又是先帝的亲侄子。皇明祖训中有言,兄终弟及,世子继位再好不过。”

张太后说道:“杨阁老,那你就去拟旨。”

杨廷和说道:“臣告退。”

看到杨廷和离开,张太后又想起了正德话,长君,德才,不知道朱厚能不能担此大任。

张太后心中不宁,就向贴身宫女问道:“芷兰,本宫选择兴王世子,是对还是错?”

宫女芷兰说道:“太后,您的选择是对的,毕竟兴王世子,也是您的亲侄子。再加上他已经没有了长辈,进宫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您的。”

听到芷兰的话以后,张太后才稍稍的放下了心中的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