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涨

锦衣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涨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9:24 来源:笔趣阁

辽东发现了巨矿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了。

先是大明报报了出来。

消息一出,自是引起了不少的瞩目,不少人倒是议论纷纷起来,都觉得这矿业可能要成了。

只是,当次日清早,大家齐聚到了交易所,却愕然地发现,这矿业的股票,依旧纹丝不动,居然还有下跌。

这一下子,不免令不少来瞧热闹的人疑惑了。

于是乎,许多人纷纷询问。

这才知道,原来那些手头有大资金的人,依旧还是纹丝不动,不只是在观望,而是压根仍不看好这辽东矿业。

“股经今日又撰文,说是此等消息,根本不是所谓利好,发现了矿的地方,本就偏僻,就算能运输,这运输的费用也不是小数目,何况……辽东那地方……”

这些人议论起来,越来越小声。

“而且听闻,现在北直隶,也有一些人……打算承包矿山,多半也要上市了。”

“承包矿山?”

“这个你不知道?新政的新律已经颁出来了,所有的山林,自然都归朝廷所有,可若是想挖掘,便需向朝廷承包。当然,并非是买卖,而是租赁的形式,譬如租赁三十年,每年缴纳一笔银子,只是这笔银子,却不是小数目。”

“北直隶这儿,矿脉可是不少的,已经有许多人起心动念了。说实话……有了北直隶的矿,谁还要辽东的?”

“这话倒是没有错的。”

“就是不知那位刘家公子,现在怎么样了,若是将来这北直隶的矿山当真上市,只怕他真要亏惨了。”

当然,刘文昌对这些消息,一丁点也不在乎。

虽然手头上的股票,依然隐有下跌的趋势。

不过他现在压根就不关心这个。

在他看来,自己看好了就成,也不打算指望着几日时间就能有盈利。

股票这玩意,尤其是他如此大笔的资金,做的本来就是长远的买卖,和某些每日去交易所里盯着那一时涨跌的人不同,在如今的他看来,没有丝毫的意思。

他现在反而钻在新县里。

新县里,最近兴办了一个工程大学堂,这大学堂,乃是陛下亲自下旨兴建的,分许多科目,召天下读书人入学读书。

而这大学堂的校长,依旧还是张静一。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杂学本来就是张静一带起来的风气,学堂想要办好,就得有威望且懂这一行的人来坐镇。

因而张静一只得安心办学,将这工程大学堂分为十数科,有工程建筑,有地理,有冶炼化工,还有农林诸如此类。

其实许多人,根本不想学什么杂学。

毕竟但凡读过书的人,谁愿意学这等东西呢?

要知道,历朝历代,干这个的,本就是下三滥一般的角色。

不过……有张静一的坐镇,居然引发了不小的热潮。

毕竟读书人也是要吃饭的,尤其是不少家境并不太好的读书人,还有一些军校之中有意深造之辈。

当初的张静一在军校创造了一个神话,让无数人自入军校之后翻了身,其中军校之中,封侯的生员有四人,封伯爵者十九人,再有其他赐世袭指挥使、同知、千户、百户等,已是数都数不清楚了。

当然,世袭指挥使、千户、百户,其实并不是当真你的儿孙们都能做指挥使,这是一种待遇,在天启皇帝和张静一商定之后,已将这种’殊荣‘,改为了世代的俸禄。

而且不只如此,现在大家都看的出来,天下的兵马都要改制,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生员们已经开始流入亲军、各地的卫所,而这些人,许多人已经成为了武官,甚至是高级的武官了。

已经开始隐隐有人认为,将来这大明的天下,可能会到达非军校生员不得成为军官的地步。

如今,新学堂开设,人们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入学,这些所学的东西,到底是否有用。

可不少人却认为,入学之后,学就是了,前途的事,有张静一去操心。

诚如所有人所指望的那样,张静一这些日子,召集了所有涉及到各科的人才,开始编撰各科的教材,许多教材最终都需他来给意见,甚至是把关。

一时之间,张静一也不禁为之头痛,却也只能埋头苦干。

而这位内阁大学士家的公子刘文昌,竟也报了名入学。

事实上,他年纪不小了,已年过三旬,居然也报入了商科学习。

有一些人得知之后,却不免为之莞尔,甚至有人暗暗嘲笑。

说实话,做生意还需去学堂里学,这显然……有些画蛇添足了吧!

时间眨眼而过,又过了两个多月,这时,在新政的推进之下,这京城的气氛,已经大为不同了。

整个京城,似乎焕发了勃然生机,尤其是蒸汽机车的出现,商贸也随之发展,京城之中的人,开始越来越发现,几乎每隔一些日子,都会出现一些新的事物。

农业社会的人,本是保守的,可如今,在许多新鲜事物的带动之下,不少人也开始尝试新鲜的东西。

却在此时,广平矿业终于开张了,一时之间,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这广平矿业,就位于广平府,此前就有大量的铁矿和煤矿,此番在新政的推行之下,当地的士绅,当即决定联合起来,将这一带的矿脉承包了下来,因为人力和采掘的作坊都是现成的,当即就可产生利润。

现在铁价高不可攀,因此……几乎可以想象,这广平矿业未来的利润会有多丰厚。

最重要的是,这里距离京城很近,广平府隶属于北直隶,抵达京城,若是通过河运,不过两三四百里的距离而已。

市面上似乎都在议论这件事,有人传言,这一次承包矿山的人非同一般,他们是北直隶的士绅。

要知道,这北直隶的士绅,可绝不只是单纯的士绅这样简单。

实际上,这些年北直隶连年遭灾,许多士绅,早就不靠土地生存了。

而且这些年来,北直隶士绅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这其中……也有着魏忠贤的因素。

这位九千岁魏忠贤,本就是北直隶人,这魏忠贤虽是个太监,可乡土的情怀还是有的,因而大肆提拔了自己的老乡,甚至有不少’老乡‘,压根就不是阉党,这魏忠贤也去捧臭脚,觉得你虽然不理咱,可咱是乡亲啊。

一时之间,朝中北直隶的高官数都数不过来。

譬如内阁首辅大学士黄立极,还有当初的大学士李国,各部尚书,北直隶人也占了两个,侍郎有三个,九卿之中,就更多了。

不要看北直隶是个很大的地方,可实际上,士绅的圈子是很小的,这些人世世代代居于此,几乎都是世交,正因为有大量的人成为高官,这北直隶的士绅,也水涨船高。

此番他们敢为天下先,一鼓作气直接承包矿山,也是觉得朝中有人的意思,如若不然,还真不敢冒险。

而且人家的心思显然不止于此。

矿山的利润很大,可相比于矿山,上市融资,那才真是数不清的金银。

而此次,就是奔着上市去的。

京城之内,各种关于广平矿业的消息,已经传了个满天飞。

又过了几日,又传出了消息,说是广平矿业,特邀股经的总编撰杨雄前往广平府。

等这杨雄去过广平府之后,回到京城,很快就连书了几篇文章,对这广平矿业大加赞许。

在铁价高不可攀的情况之下,广平矿业的铁矿,一直都有开采,每年的盈利,也是丰厚,一旦继续招募更多的人手进行采掘,便可满足京城钢铁所需,又说此地距离京城近在咫尺,将来的利润,自是必不可少。

除了杨雄,其他造势者,更是如过江之鲫。

直到一个月之后,这广平矿业终于开始募股,公开发行股票。

据说数十个大士绅,一起进了京城,先去拜会在京城的同乡高官,而后再去拜会了一些大儒,如杨雄人等。

此后,才进入了交易所,此番他们胃口不小,直接弄了一亿股,公开发行股票三千万,而价格……在杨雄等人的协助之下,最后定价为一两五钱银子。

消息一出,不少人乐了。

这不是摆明着,跟辽东矿业打擂台吗?

那头辽东矿业现在还不见任何盈利呢,人家却已开始盈利了!而且距离京城也近,未来可期,甚至连未来扩大采矿规模的投入,也节省不少银子,这样算下来,这就是一个下金蛋的母鸡啊!

而且那杨先生的许多文章,大家都是拜读过的,确实很有道理。

当日,居然引发了抢购的热潮。

不出三日功夫,所有公开发行的股票便已售空了。

杨雄等人,继续推波助澜,很快,这广平矿业,价格居然大涨,很快便达到了二两一钱银子的价位。

一时之间,风头无两,甚至已盖过了当初的铁路。

甚至杨雄已经放出话来,这广平矿业今年之内若是涨不到五两银子,他便赤足裸奔于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