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两百一十三章 山西之争

北洋枭雄 第两百一十三章 山西之争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59 来源:笔趣阁

如果只是说两三个月前,也就是前清灭亡之前的南方新军数量,实际上并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徒有其表的,但是不管实际战斗里多少,但是从文件上来看,南方各省的新军还是有不少的!

比如湖北张之洞手底下就有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端方掌控的第九镇、江南混成协、荫昌手底下的江北混成协、江苏之第二十三混成协、江西之第二十七混成协、安徽之第三十一混成协、陕西陆军混成协、福建第十镇等。

以上说的还是人员比较满的那种,还有很多人员缺编的各支南方省份新军,比如湖南之第二十五混成协,这个第二十五混成协只有一个步兵标而已;四川也有个第三十二混成协,不过该协也不足额定编制半数,山西之第四十三混成协也只有一个步兵标而已;浙江混成协只有四个步兵营,其余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新军虽然大多挂着一个混成协的名头,但实际上普遍只有一个标左右的兵力。

而且上面说的还只是步兵,至于技术性兵种,比如骑兵、炮兵这些就更不要说了,南方诸省军队里,普遍缺乏骑兵部队,第八镇、第九镇以及第二十一混成协等湖北、两江的部队还好一些,骑兵虽然紧缺但是勉强也可以配上。

但是其他省份的骑兵部队就是大多徒有其表了,比如福建之第十镇,骑兵部队只有区区一个队而已,连百骑都不到。

炮兵部队的情况也类似,也就第八镇和第九镇的炮兵能拿得出手,但是他们装备的也多是五十七毫米的汉阳厂自产的架退火炮,别说国际列强,包括北洋诸军在内列装的三英寸级别的管退火炮了,他们甚至连同口径的七十五毫米架退炮都没有多少门。

至于说其他省份的新军就更加悲剧了,还是以福建第十镇为例子,这个镇也就是南方诸省里少数挂着暂编名头的三镇之一,他也只有区区十二门旧式火炮。这个第十镇说是镇呢,其实实际兵力也就一个不满编的混成协而已。

而其他省份的就更悲剧了,都没有必要去提!

以上说的就是袁世凯死之前的南方各军情况,不过自从袁世凯死了后,北方局势动荡,北洋起兵之后南方督抚,尤其是端方等效忠满清朝廷的督抚更是大力扩军,甚至都不惜重用那些有着革命党背`景的留学生。

基本上南方的那些新式军官,只要是没有北洋背`景的,基本上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重用,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文等革命党也是借了赵东云等人的春风,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革命党人短时间内混进南方新军里头了。

不过革命党的事以后再说,至少现在来说,南方新军的扩军是迅速而有力的,短短两个月内,南方各省督抚手底下的兵力都是增加了不少。

张之洞联合其他督抚城里中华联邦帝国后,统一番号组建北伐军时,可是把镇的番号一直排到了二十六镇之多,至于其中有多少能打的说实话没人知道,甚至张之洞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不敢实际情况如何,但是这二十六个镇的番号却还是很吓唬人人的,尤其是当张之洞大张旗鼓的号称要齐聚二十镇大军北上讨伐北洋诸将,迎回圣驾的时候,也是把北边的王英楷等人给吓的不轻,要不然也不会急急忙忙的召开停战会议进行谈判了。

要不是张之洞在南边搞出这么大的声势,严重威胁到了北洋的整体生存利益,估计现在赵东云和王英楷等人还在继续打着呢,哪里会跑到天津去进行什么停战谈判啊。

而且让王英楷以及赵东云等人放下冲突进行和谈的还有两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南方联邦有着一个让王英楷和赵东云所没有的优势,这个优势是什么?

一个字:钱!

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甚至四川,这些省份一个个都是国内的财赋大省,这要是赵东云的地盘是在江苏,他都敢暴兵十个师以上,要是让他同时占据江苏、浙江,他都不用费什么心思,直接暴他几十万大军就能平推国内诸多军阀。

那里会和现在这样,以东北苦寒之地养这三师三旅都吃力的很。

尽管南方督抚们捞钱和办洋务的本事差了点,但是要捞钱扩编几个师问题还是不大的,所以时间拖的越久,留给张之洞他们的时间越多,那么对北洋而言就越不利。

这就是王英楷等人急着进行谈判的原因之一,因为留给王英楷、赵东云等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拖延下去让南方联邦汇集财力和人力真的弄出来什么‘二十六镇北伐大军’的话,别说王英楷得哭死,赵东云都得跳进辽河里头。

现在的北洋可不是历史上1911年到1913年之间的北洋,历史上这段时期的北洋虽然已经开始僵化,堕落,但是最起码袁世凯还在,他说往东,冯国璋和段祺瑞他们就绝对不敢往西,但是现在的北洋呢,说分裂都是轻的,实际上早已经是刀枪相对,相互之间都打了两场战争了。

南边各省呢,历史1911年后甚至一直到二十年代,南方各省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诸省虽然都举着孙文的大旗,但实际上就没几个南方督抚听孙文的调遣,要不然历史上的南京临时政府也不会这么悲剧了。

然而现在的南方诸省呢?

南方督抚领袖张之洞是什么人?他可是清末少数几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汉人重臣,在名望上可是和李鸿章、左宗棠同一个层次的人物,他这么登高一呼南方的诸多汉人督抚立马就响应了。再又有着端方为首的满人督抚支持,这才能短短两个月里里头联合起来搞出来一个‘中华联邦帝国’。

在这个联邦帝国的框架下,各省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和前清类似,各省督抚虽然拥有一定的地方自主权利,但在大是大非上,尤其是军政方面却是听从联邦政府的调遣,这里从张之洞一上台,就罢免了两广总督周馥,并任岑春煊担任兼任新的两广总督就可以看得出来,南方各省督抚的自主权利是无法和北方诸省的军阀们相提并论的。

如果军政任命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从张之洞调江西新军北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南方联邦帝国政府对诸省的掌控力还是相当强的,至少比王英楷等人搞出来的北方共和政府要强得多,张之洞能调动江西、四川,云贵等省份的部队北上,但是你让王英楷调动下赵东云的部队试试?

而王英楷和赵东云等人也不都是傻蛋,自然是看出来了南方联邦的巨大威胁,自然也明白知道北洋继续这样窝里斗,估计不用多久人家南方的北伐军就得杀进京师了,到时候大家还混个毛啊!

在这样的巨大威胁下,才有了这一次的天津谈判,正是因为有了南方的威胁,才能够让王英楷和赵东云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以便达成联盟协议,共同对付南方联邦这个巨大的威胁。

“这统一了番号之后,也就要南下作战了,这南下作战的话,当分三路,一路从山东南下江苏、进军江北、江宁等两江之地。

第二路则是沿着京汉铁路南下,直扑武汉三镇,击破南方联邦伪都!

再有第三路,则是西进山西,以保西面的安全!”

王英楷刚说完统一番号的事,就是开始说起南下作战的事来,毕竟对于在座诸人来说,首要大事还是南下作战,而之前的所谓筹建共和政府、统一番号实际上都是为了南下作战而准备的。

听到王英楷说起了这些,赵东云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静静听着!

王英楷继续道:“这南下两江一路,是为第一军,由芝泉兄你来统帅,这南下湖广一军,是为第二军,由聘卿兄你来统帅!”

这第一军和第二军的任命,可不是现在张口就来的,而是王英楷和段祺瑞以及王士珍来天津之前就已经是商量妥当的,如果王英楷不肯给他们南下的机会,估计段祺瑞和王士珍就得和王英楷翻脸,然后支持赵东云入主京师了。

“至于这第三路吗,山西那边敌军不多,顶多就是一个标左右的新军兵力,这样去的人也不用太多,让王占元带着第七师过去就行了!”

王占元本来是在锦州被赵东云软禁了的,但是自从双方启动谈判后,王英楷亲自开口向赵东云要人,而且还表示愿意以二十多名同样被他软禁的苏系军官作为交换。为了不破坏谈判,再加上为了换回来那些被王英楷软禁的苏系军官,所以赵东云就把王占元给放了。

这王占元前天刚回到京师,王英楷就是立马任命他为新一任的第七镇统制,如今统一番号和称呼后,也就是第七师的师长。

王英楷这话一出,对面的赵东云却又是轻咳了一声:“芝泉兄和聘卿兄各自领着一个军南下,依照两位兄长的能力,这南下作战自然是手到擒来的,大家也都是放心的,只是这山西那边,据我所知山西巡抚恩寿在这两个月里可是练了不少兵,没有个三五万,但是万八千还是有的,早就不是以前那会两三千人的情况了。这第七师遭遇重创不久,要恢复战力怕还是要些时日来重建的,这贸然进入山西,怕是力有不逮啊!”

看北洋枭雄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