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两百二十章 军务会议

北洋枭雄 第两百二十章 军务会议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59 来源:笔趣阁

宽大的会议室内,长方桌两边端坐着十余位将星闪闪的将军,放眼望去,包括了当今苏系大部分的高级将领。

坐在赵东云左手侧的是现任榆关防务司令的孟恩远,右手侧的则是苏系的另外一名深受赵东云信任,同时比孟恩远还任职防务司令的‘锦州防务司令’兼任第九师师长的林永权。

除了这两个苏系内的两大防务司令外,还有其他的诸位军方要员,比如第十师师长徐邦杰、第五混成旅旅长曹锟,第二骑兵旅旅长吕城童等。

以上这些人都是野战部队里的将军,不过今天参加这场会议的人更多的则是陆军司令部里的高级将领,包括参谋处总办方壁永、军械处总办赵东平、军需处总办洪浦涛、新任教育处总办扬善德,以及司令部内几个比较重要的科室科长,比如参谋部作战科科长杨德明、情报科安于同、编制科秦林军等人。

里头军衔有高有低,高如孟恩远、林永权、徐邦杰这三个中`将、还有曹锟、吕城童、方壁永、赵东平、扬善德这些少`将们。也有杨德明、安于同这样的校官。

但是不管军衔高地,今天能够在这个会议室里拥有一席之地的他们都已经是苏系里的核心将领阶层了。

赵东云合上手中的报告书=长=风=文学 :“这关于缩减火炮编制的大家的意见我都听了,如今我们经费紧张,的确不宜继续保持大规模的炮兵营编制,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就依照编制科提出的解决方案办吧!”

苏系早就有缩减炮兵营编制的想法了,不过一直都不能成行,如今随着经费持续紧张,加上入关作战期间也是发现一个炮兵营辖十八门火炮实在是太多,对作战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能够更灵活的使用现有的炮兵资源。

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挤出一部分火炮来装备新扩编的部队,缩减现有部队的火炮数量,挪用到新扩编的部队里也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

刚确定下来的新炮兵编制恢复到了北洋常备军时代的标准,也就是一团辖三个炮兵营,每营辖十六门火炮。同时也不再强求每个师的炮兵团必须是两个野战炮营、一个山炮营的搭配,而是视情况可以改为一个野炮营、两个山炮营,至于混成旅部队,一律辖山炮营。

之所以不再强求二比一的野战炮数量,是因为野战炮比过山炮要贵的多,而且赵东云手底下控制的福元机器厂能够生产管退的过山炮,但是却无法量产长身管的野战炮,这就导致了赵东云要想获得长身管的野战炮,就必须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军费里装备更多的火炮,加大过山炮的装备数量,缩减野战炮的装备数量也就是必然的。

放下手中的炮兵改编计划书,赵东云就是从方壁永手中接过了第二份计划书,翻看粗略一看,这份计划书还是参谋部编制科那边的,说的是轻机枪的正式入编事项。

赵东云对着方壁永看了眼,后者立即明白而朗声开口道:“在座诸君都知道,我军在入关作战期间已经开始批量装备丹麦产的麦德森轻机枪,尽管装备数量不算多但是却是发挥出来极大的作用。

根据前线部队的报告,该款轻机枪由于重量轻,能够有效的伴随步枪发起进攻,同时其火力持续性远远超过传统步枪,一挺轻机枪就足以压制敌军一个班的火力。

对此我们参谋部建议,确定该枪的正式编制,并向全军推广装备。”

林永权道:“哦,这机枪装备是应该的,不过具体编制如何?”

方壁永道:“结合该枪的具体性能,编制科认为该枪最好是配发到步兵班中,最优是每个步兵班装备一挺!”

这话刚落下,那边负责军械采购、军费各项支出,苏系小金库的实际掌管人赵东平就是开口了:“这样的话,一个师岂不是要准备四百多挺?”

林永权道:“只计算步兵部队,每个师需要四百三十二挺!”

赵东平毫不客气的冷哼一声:“这麦德森轻机枪,我们向洋行购进的价格有多贵就不说了,单单是福元机器厂那边给出的报价,每挺就高达八百两银子,如此昂贵的军械一个师就装备四百多挺,你觉得可能吗?”

这年头的轻机枪价格是非常昂贵的,其实不比重机枪便宜多少,这八百两银子还是福元机器厂那边报出的价格还是优惠价了,如果按照远东军火市场的正常价格,这一挺丹麦原产的麦德森价格,在中国卖上一千两银子都是轻易的,谁叫远东这边日俄战争刚结束,现在又爆发了中国内战呢,这军火商不往死里抬价都不是好军火商。

福元机器厂虽然说被赵东云掌控了呢,但人家说到底还是个私营军火企业,就算是把军火都卖给赵东云,他们也是要赚钱的,要不然你让福元机器厂怎么缴纳那高额的赋税。

赵东云一掌控唐山后,就是毫不客气的撕毁了当年福元机器厂和当地衙门的定额纳税协议,仿效葫芦岛工业区内企业的优惠措施,实施三年免税、五年半税的政策。这以往每年只缴纳一万两银子赋税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赵东平这么一说,在座众人也都是一阵低语,很显然哪怕他们数学再不好,也知道依靠东三省目前的财政状况,是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大一批钱给全军装备如此多的轻机枪的。

方壁永却是没有被抢白的尴尬神色,而是道:“当然了,每一个班配属一挺轻机枪是最理想的情况,不过如今我们的财政紧张,所以经过取舍,我们参谋部的意见是,必须保证一个排装备一挺,这样才能够最低限度的发挥轻机枪在进攻作战中的作用!”

一个排一挺,这就是目前第三师装备轻机枪的编制嘛,赵东平心里头也是在估算着假如全军装备的话,对自己手底下的小金库会造成多大的压力。

这个时候,赵东云又是发现赵东云已经看向了自己,两人不仅仅是堂兄弟,而且是工事多年了,赵东平立马就知道赵东云看向自己的含义,当即就是点了点头:“一个排一挺倒是还能勉强接受,不过如今福厂那边的轻机枪生产线刚建立,要完全装备怕还是等上几个月!”

方壁永却是不关心这些的,编制确定下来后就没他什么事了,至于要多久才能装备,先装备那些部队,那些都是军械处和几个军头博弈了。

果然,孟恩远立即开口道:“榆关地处西线紧要之地,第七混成旅更是要守备唐山之地,这轻机枪目前产量少,我看还是要优先满足第七混成旅那边!”

徐邦杰却是也不甘示弱:“如关内诸部压力打,不过关外这边面临日俄两国,压力可是更大!”

孟恩远摇摇头:“这轻机枪是作用干什么的?是用来进攻的?我榆关诸部面对王英楷他们,打个进攻战还可以,但是在关外,莫非徐兄你是打算打进朝鲜去?”

赵东云这个时虚抬了抬手,虽然往日里他对属下们的争论一般都是置身事外,往往是等他们争论出符合自己心意的结果来,自己再顺手推舟确定下来,然而今天他已经没有了这个心情。

“轻机枪的编制就按照一排一挺先用着,以后等财政宽松了再加装。福厂那边出产比较少,前期的产量先给关内部队配属,不过也要挪出一部分来逐步装备关外部队,以便让第十师等部队尽快熟悉轻机枪的性能,培训相关技术人员!”

赵东云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再看看方壁永前头依旧还有五六份报告,这要是慢慢来,估计他连晚饭时间都得和这帮子将军们呆在一块了,而自己前头可是答应了李婉陪她吃晚饭的,于是他道:“其他的先压一压,先议三省防务部署!”

方壁永听罢当即道:“是!”

而下方的诸位将领们听罢这话也一个个是面露正色,今天下午的这场军事会议,前面的诸多议题比如确定辅助兵力的军衔、缩减炮兵营编制、确定轻机枪编制等,这些都只能算是小事,而这三省防务部署才是今天会议的大头。

方壁永开始朗声道:“目前我东三省所面临的军事威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来之于俄国远东部队,一个是来之于日军驻扎朝鲜之部队,一个则是来之于关内王英楷。

以上三个方面,日俄两军实力庞大,一旦我们和他们发生军事冲突,参谋部的建议是以拖延时间为主,争取拖到英美等诸国外交干涉为止。

而关内方面,一但和王英楷爆发战争,参谋部的建议是关内部队以守为主,等待关外援军,等援军抵达后一举攻克京师,荡平直隶!”

可以说,包括方壁永在内的诸多苏系将领,对日俄还是抱有较大的畏惧心理的,这倒不是因为因为说日俄两军战斗力有多厉害,而是因为这两个对手的实力实在太强。

日俄战争后,日俄两军虽然相继撤出东北三省,而且两国都因为经济压力而开始裁军,但是这两方在远东和朝鲜保留的兵力依旧足以让任何一个苏系将领畏惧。

俄国在远东地区保留的部队超过三十万之众,而日`本在朝鲜保留的部队还有十五万之多,也许以后他们还会继续裁军和撤军,但是战争一旦爆发,他们就能够迅速增兵,到时候东北三省面对的就可能是数十万的日俄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再自信的苏系将领都是不敢说能够凭借苏系仅有的数万军队就挡住日俄两国大军的。

因此苏系将领在面对日俄威胁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保持了同一个态度,那就是采取战略防守的态势,前期哈尔滨、长春、甚至沈阳能守就守,守不了就退到锦州,然后依托苏系在锦州构筑了多年的锦州防线进行死守,以锦州防线的工事来抵御日俄两军的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

但是相对于面对日俄的畏惧,苏系对关内的其他军阀却是没什么畏惧的,当初兵力劣势的时候,都敢主动攻击王英楷、段祺瑞、王士珍的联军,现在段祺瑞和王士珍南下了,只剩下一个王英楷,这苏系将领就更没把王英楷放眼里了。

方壁永粗略说了后,看向了自己手底下的作战科科长杨德明,那杨德明这才站了起来,然后走到后方的一副巨大军事地图前,手拿着指挥棒的他开始说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