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两百九十二章 外交宴会

北洋枭雄 第两百九十二章 外交宴会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59 来源:笔趣阁

随着赵东云走进宴会厅,原本交谈时起伏的宴会厅瞬时安静了下来,场中的人们都是齐齐看向了赵东云,而每个人的目光都是略有不同。

政府诸公里的熊希龄看向赵东云的目光里有些复杂,说实话当初他选择前往东北投奔赵东云担任葫芦岛工业区帮办的时候,可没有想到过赵东云能够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当初认为赵东云充其量也就是袁世凯第二,成为九大总督之首、位极人臣,但是他可没有想到不过几年国内局势就变化到自己看不清的地步,

而国内局势的一系列动荡,让赵东云的权势地位越来越大,从去年的东三省总督,再到副总统兼任东三省巡阅使,再到今年入主京师登顶大总统之位,这里头的变化可谓是让诸多人惊掉了下巴。

而熊希龄也是随着赵东云的登顶日益权重,从当年的区区葫芦岛工业区帮办再到东三省政务院财`政局总办,再到如今的内阁总理,成为了当今无数北洋文官之首。

说实话当初他对自己能够当上内阁总理还是觉得很兴奋的,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这个内阁总理有名无实,和上一任的鹿传霖区别不大,都是橡皮总理。

虽然如今的共和宪法里规定是内阁总理制,大总统只是个虚名而已,但是赵东云/一/本/读/小说 ybdu..的强势让这一切都变得面目是非,尤其是总统府秘书处的存在,让赵东云能够插手干预几乎一切政务,而统帅部的设立更是让赵东云一手牢牢抓住了军权,让内阁里的陆军部、海军部都成为虚设机构。

甚至熊希龄都怀念当初当东三省财`政局总办的日子,那时候虽然工作辛苦,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公务,但是对于一个军政要员来说,忙就代表着大权在握,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和闲置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相对于熊希龄的复杂心思,内阁里的其他几个人看向赵东云的目光里就单纯了很多,尤其是赵鄂、朱家宝等几个赵东云一手提起来的旧年同僚更是对赵东云充满了感激和崇拜。

他们两人的人生轨迹里如果没有赵东云对他们的提携,也许如今还只是区区一个知府、市长之流而已,但是自从跟随赵东云之后让他们成长为了国内闻名的洋务派干将,尤其是赵鄂,当初他主办的葫芦岛工业区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让他闻名国内外,乃是国人所熟知的改革派洋务官员。

如今的葫芦岛工业区单所创造的工业产值甚至超过了东三省的其他地区的总和,就连已经成为公共租界的旅顺-大连地区都是被其远远甩在身后。

唯一能够和葫芦岛工业区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唐山工业区了,只是唐山工业区是全面倾向于军工业、煤炭、钢铁的的重工业性城市,产值是严重依赖福元机器厂、唐山钢铁厂以及几家煤矿,属于发展的比较畸形的工业城市,和葫芦岛工业区拥有大小企业上百家不同。

创办葫芦岛工业区后,赵鄂又担任了奉天都督一职,并且任职期间又是大力支持发展了营口工业区和抚顺煤矿、安东生丝等地方的产业发展,虽然上述地方发展日短,但是已经初具规模,其中的抚顺和安东等地不说,其中营口工业区的创办更是硬生生的从旅大租界抢下了诸多投资份额。

营口工业区为了和旅大租界争夺国内外商人的投资,可谓是针锋相对,当初任职营口市长的周自齐除了仿效葫芦岛工业区实行三年免税,五年半税等优惠政策外,更是针对大豆产业推出了出口退税的政策,也就是说只要企业的豆饼、豆油出口到日`本、欧美市场后就能够获得出口税的退还,此举几乎是吸引了大量大豆产业的商人落户营口,使得旅大租界的大豆产业受到重创。

如今的旅大地区虽然有着公共租界以及旅顺公共港口的天然优势,但是其大豆产业的产值却是不足营口工业区的半数。

营口工业区采取的大量优惠政策使得他们很难从大豆产业上直接收取大量税收,但是大豆产业的澎湃发展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产业。这大豆产业也算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营口本来就有大量的钱庄等金融机构为大豆相关产业提供服务。

如今营口的金融业更是发展澎湃,从钱庄改革而来,新投资设立的各类资本在百万元以上的银行总数竟然高达三十余家,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让营口收取了大量税收,从而补充了扶持大豆产业而造成的财政损失。

营口工业区的发展迅速让周自齐迅速成长为苏系里排位前几名的洋务派官员,更是让他接任了赵鄂成为奉天省都督。

而身为顶头上司的赵鄂也是因为辖区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从而奠定了他入阁的基础,在赵东云组阁的时候,升任工商部总长。

赵鄂对赵东云是心怀着感激之心的,感激着当初赵东云给予他的机会!

而相对于文官的心思,军方的几个人却是要简单的多,他们大多是一脸崇拜的看着赵东云!

在那些军方将领心中,赵东云不仅仅是大总统,更是他们的大元帅,他们的宣誓效忠对象,而赵东云虽然如今已经没有亲自率军打仗,但是谁也无可否认赵东云的军事才华,各种军事理论就不说了,而不久前赵东云亲自指挥的唐山战役获得大胜,以及后续的一连串入关战役的胜利更是奠定了赵东云国内军事第一战略家的地位。

在那些将领心中,赵东云就是那个带领他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那个人。

虽然在场有着诸多文物官员为赵东云效力,但是其中很多都是北洋中立派官员,他们效忠的并不是赵东云个人,而是北洋这个体系。哪怕是苏系里的赵鄂、熊希龄等人效忠赵东云个人,但是也谈不上崇拜,真正崇拜并无条件效忠赵东云还是军方里的那些军官们。

尤其是军队里存在的进修生这个阶层,更是走到哪里都以赵东云的学生、最嫡系将领自居。

赵东云领导下的这个北洋政府并不是说铁板一块,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看向赵东云的目光里自然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而一旁的外国公使们看望赵东云的眼神却是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面带外交官的职业微笑,眼神平淡看不出来一丝一毫的波澜,但是这些外交家们每个人的心底里想着什么可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赵东云此时也是走到了那些外交公使面前,然后用着同样的职业微笑和他们打招呼:“希望诸位今晚能够过的尽兴!”

说起来,这还是赵东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和这些列强公使们见面,当初在东三省的时候,赵东云虽然也接触过诸国的外交官员,但都是普通的外交官员,而各国的全权公使们却还是入京后在举行任职大总统任职典礼上见过。

虽然见的次数不多,但是赵东云还是能够认得出来眼前的这些诸国公使们,为首的自然是当代第一超级帝国英国的全权驻华公使朱尔典了,然后就是德国公使雷克司,法国公使巴斯德,俄国公使蹼科第,日本公使林权助,美国公使柔克义等人。

这些职业外交家们虽然体型各异,但是穿着基本差不多,都是一身黑色的燕尾服,带着白色的领结,身上有的还佩戴着勋章。

赵东云和在场的诸多人一阵招呼后,很快就是带着夫人方若莲和朱尔典夫妇一起细声交谈了起来。

由于这不是私下场合,而是较为正式的外交场合,为了不辱国体赵东云并没有使用英语和朱尔典进行交谈,当然他也可以用当代国际上通用的外交语言法语和他们进行交谈,但是赵东云的法语很一般,读和写还凑合但是口语就逊色了很多,所以赵东云依旧使用中文。

朱尔典虽然也会中文,但说了这是外交场合,他可不会和赵东云用中文交谈,所以这个小小的偏厅里除了赵东云和朱尔典外,还有两个翻译在。

朱尔典的翻译不去说,乃是英国使馆里的英国外交人员之一,而赵东云这边的翻译却是有点奇怪,并不是赵东云所熟知的秘书处外事科里的那几个翻译之一,而是一个不曾见过的陌生面孔,更关键的是这是个女人。

政府诸多机构里,尤其是外交机构里懂得外语的人多了去,而且这年头的军政高层,尤其是有过留学经历的普遍多才多学,懂得一两门外语是很常见的事情,以赵东云自己为例子,他精通德语、英语、稍通法语,而他堂弟赵东植也是精通日语和英语。

赵东云平时需要用到翻译的时候,也不会去外交部找人,因为秘书处里有着外事科,里头懂得各国外语的人一抓一堆,尤其是当代国际通用语言发育,基本上从事外交的人都会。

值得说明的是,当代的国际外交语言不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西班牙语,也不是超级帝国英国的英语,而德语,俄语和中文,日文就更不是了,这个时代的通用外交语言是法语,基本上每个国家想要从事外交工作的人都必须学法语,而正式外交谈判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法语,这种情况一直要到二十年代谈判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时候才得到改变。

但是今天来的人却不是外事科的那些翻译,是一个赵东云所不知道的年轻女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