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四百一十五章 久战不下

北洋枭雄 第四百一十五章 久战不下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59 来源:笔趣阁

当涂县城正东二十五公里外,方庆坤一脸的皱眉:“第二营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丢掉了陈庄也就算了,但是撤到李家村不过半天,怎么又说守不住了?”

一旁的上尉副官低声道:“第二营在前期渡江战役里损失极大,虽然补充了新兵但是战斗力和以往还是相差甚大!”

不过方庆坤却是道:“这些你不说我也知道,但是我们的状态纵然比渡江之前差一些,但是现在不是讲困难的时候,我要的是他们守住!”

第三十三团作为渡江战役里最先渡江的部队,自从渡江后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尤其是前面三天里第三十三团作为抵挡两江第七师反攻的主力,虽然说成功守住了阵地,但是损失极大,兵员和武器装备的损失都不小。n∈頂n∈点n∈小n∈说,

虽然说在第四军成功渡江后,教育部和军需部给该团补充了大量兵员和武器、弹药,但是武器和弹药还好说,然而补充的大量新兵一时间还是难以彻底溶于第三十三团之内。

一支部队,尤其是一支成军时间长久,经历过诸多战争的部队,通常而言都会拥有其独特的一些风格或者风气,这些在那些老兵们身上表现的更为严重。

一个班,一个排里的士兵们往往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训练,士兵之间经过战争、血火的考验后,往往士兵之间会拥有较深的感情,这个就是所谓的战友情。

而一场战斗之后,以往朝夕相处的战友倒下了,幸存的老兵心中还没有来得及悲伤上头就是迅速补充了几个陌生人进来,接替他们的位置。

除了情感上的排斥外,绝大部分老兵对新兵的态度都是相当不好,大多数情况下对新兵都是爱搭理不搭理的,因为那些老兵们知道,这些新补充来的新兵很少能够活过三场激烈的战斗。

在奉军这两年来给第九师补充的数千名新兵中,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没能活过三场战斗,半数以上都是在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场战斗里就阵亡或者受伤,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挺过前面的这几场战斗进而成为一名老兵。

只有这些活下来的新兵,才能够得到老兵们的接纳,进而彻底融入这支部队里头,成为第九师的骨干士兵。

用另外一个数据可以说明老兵和新兵之间差距有多大,说明新兵要想成长为老兵的代价有多大。

第九师现役将近一万六千人的兵力里,有大约一万两千人乃是1905年以前参军的老兵,另外有约千名这两年补充过来并活下来的士兵,当然他们现在也成长为了老兵。此外还有三千人是刚补充进来的。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第九师累计损失(阵亡和受伤退役等)约六千人,其中老兵的比例只有千人左右,剩下的五千人全都是刚补充进来的新兵。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老兵和新兵死伤比例是巨大!

第九师为什么能够成为奉军三大主力师之一?不是因为它的装备水平有多好,实际上奉军各部队的装备水平比较近似,第九师拥有一个四十八门火炮的炮兵团,但是部署在河南,作为二线兵力的第十三师,他也同样拥有一个四十八门火炮的炮兵团,轻重机枪也没有多大的差距。

但是谁敢说第十三师的战斗力能够比肩第九师了?

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这三支部队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奉军部队成为绝对的主力,那是因为这三支部队都是老常备军时代的部队,像第三师的士兵最早的有1901年就开始参军,第九师、第十师的普遍也是在1903年,1904年时期就参军。

他们的绝大部分士兵都是经过了短则三年久则五六年的训练,各方面的战术素质是那些只有刚完成新兵营训练的新兵们无法比拟的。

第三十三团作为第九师的部队,本来也是拥有大量常备军时代的老兵,然而渡江战役里损失极大,非常多的老骨干士兵都是阵亡或者受伤,虽然说教育部那边给补充了大量新兵,让现在的第三十三团拥有表面的可观兵力,达到两千九百多人,然而其中只有三分之一都是新兵。

哪怕是经过了十多天的磨合训练,但是第三十三团的战斗力相对于渡江之处而言,下降许多是肯定的。

然而方庆坤自己知道这些,他也相信师长林永权同样知道这些,但是战争并不是说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不管第三十三团的战斗下降了与否,它都得把皖军第二混成旅的攻势给抵挡下来。

没有如果,没有任何的借口和理由,他方庆坤必须和第四混成旅一起合作,把皖军第二混成旅挡下来。

第三十三团陷入苦战,旁边的第四混成旅也没有好到那里去,相对于第三十三团而言,实际上第四混成旅的压力更大,因为该混成旅才是抵挡第二混成旅攻势的主力。

当涂方向的奉军陷入了苦战,甚至有守不住的危险情况下,奉军的其他部队却是朝着金陵发动了规模更浩大的攻势。

林永权带着第九师刚抵达金陵外围,休息一夜后,第九师的部队就是投入了到了对金陵外围攻势的进攻中来。

随着奉军兵力的增援,原本呈现僵持胶着状态的金陵战役也是慢慢出现了变化。

“根据前线各部的战报,目前我军在金陵方向以及汇集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四师、第一混成旅四支部队,上述各部总共拥有约一百五十门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另外还有一个重炮营给予远程炮火支援。”

“截止到今日午时为止,我军已经累计攻克敌军之金陵外围防线二十余个阵地,击毙击伤敌军至少两千人以上,摧毁敌军火炮十门以上!”

听着方壁永的报告,赵东云却是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喜色,在金陵方向自己已经投入了重兵,参战的部队可都是实打实的奉军主力部队,总兵力超过五万人。

然而汇集重兵进攻一个只有敌军第四师以及几个省军师防守的金陵竟然还困难重重,发起大规模进攻一个星期后竟然还没打到金陵城下,这让赵东云如何能高兴的起来。

更不要说为了支援金陵方向而抽掉了当涂方向的兵力,导致如今的当涂防线岌岌可危了。

赵东云仔细翻看着一份份来之前线各部队的战报,半天后的他也没有说话,直接挥挥手就是让方壁永出去了。

金陵战役进行到现在这个地步,赵东云自身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不管是他高兴也好,发怒也好,都很难直接影响到金陵战局的发展,如今的他就像是一个把大部分身价都压上赌桌的赌徒一样,等待着翻牌,不管是输赢他自己都已经无法左右。

方壁永出去了后,赵东云并没有一个人对着地图静待多久,他很快就是接见了另外一个军方的重要将领。

来人乃是在奉军里存在感比较薄弱的秦林军少`将,该人现任统帅部参谋部编制处处长。

秦林军,此人早年毕业于第三混成协随营学堂,随后被赵东云选派前往德国留学,学成回国后和很多留德生们一样,一边是在奉天军校担任教习一边是在司令部任职,早年任职作战处作战参谋,后来转任编制科科长,成立统帅部后,编制科升格为编制处,他依旧任处长,其军衔也是积累到目前的陆军少`将衔。

这个人和奉军里的绝大部分高级将领不同,他实际上没有任何野战部队任职的经历,一直都是在司令部里打转,并且常年专研一些纯理论问题。

该人负责编制处两年多来,参与并负责了奉军的多次编制上的改进。

今天他找到赵东云来,为的自然是编制问题。

这刚坐下,连茶水都没有喝秦林军就是拿出了一叠厚厚的报告开口道:“根据我军最近半年来的诸多战斗报告,职部深感我军现有的编制存在着一些问题,极大的影响里前线部队的作战!”

对于秦林军这个常年呆在统帅部的人,赵东云见他的次数其实还是比较多的,知道这人喜欢直指问题的核心,不会和其他将领官员们一样东扯西扯后再说出各种担忧。

“前面渡江一战中,第九师持续受到补给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说在弹药运输过江阶段,而是弹药运输过江后,第九师缺乏了把这些弹药即使运输到数公里外的前线的能力。”

赵东云并没有出口打断他的话,而是继续听着。

秦林军继续道:“自从我军大规模列装迫击炮、轻机枪后,弹药消耗进一步增加,虽然说我军去年在部分部队增加了少量辎重部队,但是整体而言依旧是远远不足的。”

“所以职部建议,在未来进一步增加部队的辎重部队的人数,以能够有效的完成部队的补给任务!”

这个时候,赵东云开口了:“哦,你说说,编制处有什么想法!”

秦林军当即就是递上了一份报告:“这是我们编制处的诸位同僚们合力制定的我军未来之新编制,还请大总统过目!”

赵东云接过来翻开一看,下面的详细内容还没看呢,但是在开头就是看到了这么一句话:要想完全发挥出我军现有武器装备的效能,同时不对我军基础步兵战术进行变动的话,那么未来我军师级部队至少需要增长到一万八千人,如此才能够完好发挥我军之火力,提高我军之战力!

看到这句话,下面那些详细内容赵东云都没有看,就直接道:“一万八千人?这个步子是不是有些大了,去年的时候我们刚把师级部队的兵力增加到一万六千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