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三十四章 购械扩编

北洋枭雄 第三十四章 购械扩编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29 来源:笔趣阁

北洋军政司新立,并且这个机构是负责整个北洋体系内的新军训练、后勤、作战事宜的实权机构,所以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开始影响了中国陆军的现代化进程。

这样的一个实权机构成立后自然是繁杂事情庞多,各部主官都是忙碌无比,这里头自然也就包括了赵东云。

教练处在军政司内主要负责教育、训练事宜,虽然主要事务都被冯国璋一手包办,但是赵东云却还顶着一个督办机枪事的头衔,其他事情他插不上手,但是和机枪有关的事情他还是插得上手的。

而且他的督办机枪事这个头衔也是有点不伦不类,说是督办,其实袁世凯让他做的却是‘创办’,也就是说,赵东云要做的并不是去监督别人编练机枪部队,而是得亲自动手创办机枪部队。

而这个任务可不轻松!

到了军政司正式上任并且见过冯国璋,又和一群军政司的同僚们喝过酒后,次日赵东云也没有去军政司,而是再一次直奔东关外军营。

如今的东关外军营已经不仅仅只有少量部队驻扎了,现在还驻扎了大量常备军的部队,赵东云手下的新建机枪营也是在这边。

很快,他就是把林永权、赵东平等人汇集到一起进行了会议!

“这一次要新编三个机枪营,难度不小,所需人员、军械都是个庞大的数目,未来数月诸位的担子会很重,你们都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赵东云如此说着。

按照通常情况来说,其实编练机枪营的话,应该是由各部队直接编练的,就和炮兵一样,应该是由各镇自行编练炮兵部队,而不是说把全部炮兵部队集中起来编练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有些特殊,一方面是现在北洋军的机枪部队还是太少,懂得机枪作战的人实在太少,充其量其实就只有赵东云这个半吊子,然后还有赵东云在过去半年里训练出来的同样是半吊子水平的几个领官、哨官。

依靠这些人训练一个机枪营都困难,更别说把他们全部分散出去到各部队各自训练了,如果真要这样的话,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够把三营机枪队建立起来呢,所以袁世凯就是听从了赵东云的建议,先行集中训练,待机枪队略成后再分配到各部队中。

不过就算是集中训练,赵东云也没打算说一次性就把三个机枪营给练出来,他是打算逐步扩大编练规模,之所以这样做,除了人才稀少这个因素外还有军械、军费的缘故。

军费上,昨天袁世凯和周学熙的对话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钱是有,但是得分三个月给,这第一批只有四万两银子而已。

这第一批经费就四万两,赵东云可没有办法依靠四万两银子就把三个机枪营给建起来。

此外也有军械方面的因素,新建三个机枪营,按照以往一个营二十四挺机枪的话,三个营就是需要七十二挺机枪。此外还得储备少量的备用、替换机枪,那么新购机枪数至少要在七十五挺左右。

除去机枪本身外有子弹,谁都知道机枪是子弹的消耗大户,所以这一同购进的子弹数量也是不能少。

然而这么大批量的军械赵东云短时间内可弄不到手,也只能是慢慢来。

环视了诸人一圈,赵东云道:“诸多问题中,军械问题应当首先解决,新设立的机枪营里需要机枪外,尚需军佐、机枪射手用手枪;还有弹药手、护兵、后勤队等所用步枪;另外军官军刀、望远镜、旗帜、军乐、兵工铲等等都需要一一购置。

此外,还得考虑到后续机枪部队要配发部队,所以也需要做到和预定部队相匹配。”

袁世凯虽然是让赵东云集中训练机枪营,但可不是打算让这些机枪部队独立成军,它们终究是要配属给下面的各部队,然而北洋体系里各部队的军械是有差别的,火炮就不说了,和赵东云关系不大,然而手枪、步枪这些却是有关系的。

这个时候,林永权开口道:“如此的话,我们除了机枪一项外,步枪和手枪恐怕都需要购进多种了!”

赵东云道:“这个我已经和督宪大人说过,按照督宪大人的意思是,除了需备一营配属日式步枪预定给常备军左镇外,其余新建各营所用步枪均使用七九步枪。”

步枪问题对于机枪营来说不大,因为不管是手枪还是步枪对于机枪营来说,其实只是次要武器,主要用来自卫以及备不时之需,就跟工程营、辎重营也装备步枪一样,是属于不备之需。

而这一点也是北洋新军的特殊情况,不管合不合理,反正北洋陆军就是这么干的。

“除了一营用日式枪支外,其余均用七九步枪,日后如果需要配属到不同军械的镇协,则可直接调换,反正也用不了多少枪!”后面这一句话才是重点,反正步枪都是属于次要武器,现在先用七九步枪训练着,以后如果配属的部队是用其他步枪的,直接再换就行了,不用现在就去纠结!

“机枪方面,你们看要怎么解决!”相对于手枪、步枪来说,机枪才是大头。

林永权道:“机枪方面,我们现在用的马克沁机枪就不错,我认为应该继续购买?”

赵东云听罢道:“你是说德式还是俄式机枪?”

现在机枪营里的二十来挺新式机枪虽然说都是7.92毫米的德式枪身,但枪架却是分有德式以及俄式,甚至还有英式的枪架,之所以造成这种混乱是因为当初购买机枪的时候,赵东云找不到门路大批量购买,只能找那些军火商几挺几挺的买,而那些军火商自然是有什么卖什么,有些是原厂的,有些则是被各种改动过的,甚至有两挺是那些军火商只有一个枪身,然后自己弄了个枪架配上去再卖给赵东云。

所以赵东云最后只能坚守最后一个底线,那就是口径必须统一,至于对枪架以及其他细节设计就没办法考虑了。

所以也就导致了新建机枪营里虽然清一色是7.92口径的马克沁,但是枪架却多有不同。

林永权道:“职部建议采用德式机枪,一来是原厂性能可靠,另外枪架不同也导致训练多有不便,除新式机枪采用相同规制的德式机枪外,另外我也建议再购进一批德式枪架,把现有的诸多杂式枪架都换掉!”

赵东云点头:“枪架这事我倒是疏忽了,不过统一制式枪架还是有必要的,当然找原厂购进也没有必要,国内的那些制造局造个机枪不行,但是造个铁架子还是可以的!”

说着他继续道:“如此也就定了,继续购置七九口径的马克沁机枪,形成统一配置!”

此时,他看向了坐在一旁的赵东平,过去的大半年从军生涯让赵东平变化很大,首先是人长的更加精神了,穿上军服瞧上去也比以前健硕一些,看不出来只是个不足二十岁的小伙子。

“军械购置一事上,还是东平你继续来办,不要急着和那些小洋行定下来,要多看看,多找找,这么大一个单子那些大洋行肯定是不会放手的!”赵东云亲自吩咐着,免的赵东平被那些军火贩子给坑了。

这么多机枪加上步枪、手枪、望远镜以及相配的子弹,整批军火订单价格至少要五六万两银子,虽然不足前些时候袁世凯和洋行签订的一百多万两银子的大单,但也不算小了,足以让那些大洋行为止争夺甚至不管不顾军火禁令了。

去年的时候,辛丑条约里的军火禁运还有模有样,就连袁世凯都不敢公然打破,搞的那时候赵东云购买机枪只能偷偷摸摸的进行走私,但是如今一年时间不到,这军火禁运就已经名存实亡了,袁世凯公然找日本人购买了足够装备两个师的装备不算,如今还打算向德国人购买大批量的德械。

在这种情况下,赵东云自然没有必要和去年时候一样小打小闹进行走私,完全可以和那些洋行光明正大的谈生意。

这购置军械一事,基本上没有太多可讨论的,受制于现实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而且这也和下面的多为部队主官关系不大,用什么武器不是用啊!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对于下面的诸位军官来说,关系可就大了,那就是新设立的几个机枪营的招收兵员以及人事任命。

赵东云沉默了会后道:“虽然要编练四营机枪队难度很大,不过为了不至于耗时日久,所以前期的这四营架子都要先搭起来。

现有新建机枪营为架子,下设四营,调机枪营原前队、右队划入第一营,调左队入第二营,调后队划入第三营,第四营暂缺。”

赵东云的这个方法就是以原有部队为骨干,扩编为三营,这样不至于让其他几营全部重头搞起,而成编制抽调老部队再配合新部队组建新军的办法,也是北洋扩军的老招数了,赵东云现在只是沿用了这个方法而已。

下面的诸位军官们也都理解并支持这种做法,但是他们显然更关心赵东云接下来的话,因为既然有了新的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那么肯定就要有相关的主官了,这一眼望过去可就是三个管带的位置,包括林永权在内,下面的七八个军官都眼巴巴看着赵东云呢,期望接下来他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