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七十四章 李家的野心

北洋枭雄 第七十四章 李家的野心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29 来源:笔趣阁

李家父子都是聪明人,这一听赵东云直接转换话题就知道自己可能做错了或说错了什么,不过一时间他们还是没想到赵东云竟然对年轻有为这四个字抱有反感。

毕竟按照正常人的观念来说,称赞别人年轻有为是属于恭维、夸赞之类的话,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和赵东云一样因为年纪过轻影响升迁而发愁的。

庚子年后受到北洋扩军的大趋势,这两年来北洋上下主要军官们的升迁可以说是飞速的,以段祺瑞来说,庚子年之前他虽然受到袁世凯的重用,但是他的品级、官位在整个清国之内也是上不了台面的角色,一直到义和团作乱后,段祺瑞才升为候补知府并加三品衔。

在广宗民变中,段祺瑞和赵东云一起把功劳给包揽了,这才给他自己挣了个二品道的官衔。

也就是说,段祺瑞的官职是在这两年里才快速飞升的,而且这并不是段祺瑞个人的特例,几乎冯国璋、王士珍、王英楷等人都如此。

身为北洋的一员,赵东云自然也不能免俗,他也是趁着广宗民变的时候升了一级成为了候选知府,加三品衔。

然而这个官衔对于常人来说可能已经很高,升迁的速度也足够快了,但是对于赵东云来说依旧显得太慢。

他如今已经是一个新军混成协的统领了,如果想要继续往上爬,那就是一镇统制了,而要当统制就得需要总兵或者二品道员这个等级的头衔,可没有说三品知府或者副将、参将就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

清末时期官职虽然混乱,北洋新军里头也是职位和官衔搭配的非常混乱,比如同样一个标统带的职位,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的官位非常多,武官方面的有尽先或补用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文官系统的有候选知州、候选知府,品级从六品到正二品都可以。

官衔和职位搭配的如此混乱,不但会出现一个守备和副将担任统一个等级的事情,更会出现低级官员担任高级官员上司的事情。

比如会出现从三品的游击担任一协统领,但是正二品的副将却只能担任一标统带的事情,这副将见了游击还得恭敬喊一声“统领大人!”

赵东云和孟恩远就是这种关系,赵东云是候选知府加正三品衔,而孟恩远则是补用副将,从二品衔,从官衔上来说比赵东云高一些,但是孟恩远却是赵东云的下属。

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协以下,其中又以标统带官这个职位上最为混乱,然而协统以上就是变的非常严格起来,能够担任一协统领的,武官衔最次也是个游击,而文官衔一般都是候选知府。

而到了一镇翼长统制这个职位的时候,一般武官衔最次也得一个总兵了,副都统才是常配的,都统是高配。而文官衔的话,通常都是加二品衔的候选道员。

赵东云和段祺瑞一样,都是走的文官衔路线,从候选知州升到候选知府再到候选道员,这里头和北洋新军内的大部分高级军官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这种区分在北洋新军里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大家看的都是你的职位,很少去关注别人的本官衔是什么。

以赵东云目前的三品知府衔,是不可能担任一镇统制职位的,然而要想朝廷给他再升一步为二品道员的话,那难度可是非常大。

现在又不是战争的特殊时期,在和平时期里没有战功就想获得二品道员的官衔难度不小,此外赵东云的年纪也成为他的极大障碍!

二十五岁的二品道员,按照正常途径是不可能出现的,不管是谁看见了都会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赵东云再压一压,先磨砺几年再提起来重用。

在这种情况下,赵东云才会对自己的年纪问题那么敏感!

当然了,也只是敏感而已,赵东云还没到别人说他年纪就和别人翻脸的地步,他只是轻轻的转过话题。

李氏父子虽然一时间猜不透,不过也是顺着赵东云的话改变了话题:“赵大人那里的话,能为国朝天军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是我李某人的荣欣。而赵大人能够不嫌弃寒舍简陋,屈尊下榻,亦是我等的福分!”

赵东云对李迩坚话语中透露的谦卑不以为意,别看李氏父子家财万贯,但是在官本位的中国里头,这李家也就是一个乡下土财主而已,可是远远无法和那些官宦家族相提并论,随便来个强势的官员就能够把他们踩在脚下,对手握七千大军的赵东云保持谦卑也是正常之理。

要不然这宴席上,赵东云也不会直接坐在上首位了。

这又是你来我往一番恭维,推杯换盏之后,这几人也是逐渐放了开来,随同赵东云一起来的林永权更是不胜酒力,说话都有些糊涂起来。

“李老哥,说起打仗的本事,你自然是不如我等,不过这赚钱的本事我们却是远不如你啊,看你这院子,三大院里头有十余座小院,有房百余间,占地数十亩不说,而且还能在这辽东之地引来活水,竖起假山,种起了奇花异草,这怕是和江南大宅院相比也不相多让啊!”

林永权的这一番夸赞倒不算假话,这李氏庄园的确不错,规模大只是其中之一,更为难得是造的如同江南园林一般,让人身处东北苦寒之地亦能感受到江南柔情。要打造这么一个大规模的园林,所需的金银可不是个小数目,这也从另外一边证明了李氏家族的财力丰厚!

李迩坚听罢也是哈哈笑道:“区区一座院子罢了,也不值几个银钱!”

林永权却接口道:“李先生够气魄,早就听闻李家有地万亩,货栈遍布东三省,说是日进斗金怕都是不为过的,今日一见李先生,方知不是虚传啊!”

李迩坚听罢哭笑不得,他那话不过是谦虚罢了,不过他也不好再反驳林永权的话,因为锦州李家有钱那是整个东三省的人都知道的,土地产业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主业还是东北大豆的出口以及进口洋货的贩卖,现在嘛还得加上在上海开设的缫丝产业和其他的投资。

没有厚实的本钱如何能够造得起李氏庄园这种规模庞大的庄园!

所以也不可以反驳林永权的话了,有钱人天天把没钱挂在嘴边也是一件让人厌恶的事情。

不过他却是看向了赵东云,然后露出羡慕口吻道:“我李家也就那点豆饼生意还看的过去,可不像赵大人那般豪阔,那福元纺织厂可是北地数省规模最大之纺织厂,更让我辈叹服的是福元机器厂啊,该厂资产已达百万,雇工数千,尚未完全建成就已经接到了大批订单,我辈是望之不及啊!”

赵东云听到这话却是苦笑,福元机器厂规模大是大了,但是上百万的投资切实那么容易收回的,就算建设顺利,到明年能够达到设计产量进行大规模生产,想要完全收回成本恐怕也得好多年以后了。

不过这福元机器厂的意义不能用于普通商业来看,这家企业虽然也赚钱,但是赚钱并不是第一要务,它的第一要务是给北洋供应充满的武器弹药,其次才是赚钱。

说起赚钱,其实福元机器厂的母公司福元纱厂才是赚钱!

自从1901年赵东云接受福元纱厂后,受到了清朝新政的影响,国内诸多纺织厂开设,而这些纺织厂需要的大量棉纱也就进一步刺激了福元纱厂的产能需求,福元纱厂每月产出的棉纱一直都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持续扩大产能,赵东云前期是利用自家的资金扩大,但是1902年开始福元纱厂的扩张就已经是依靠借贷为主了,因为赵家自身已经无法很难为资产规模达到数十万两银子的福元纱厂提供扩张资金了。

有资金购置机械扩产之后的福元纱厂甚至遇上了棉花供应不足的情况,搞的福元纱厂一方面是从国内各处搜罗棉花,另外一方面也是从印度进口大量优质棉花。

从1901年开始,福元纱厂就一直在寻求扩张资金、求购棉花,在一种膨胀式的扩张中度过,这里头从福元纱厂的雇工人数增长就可以看得出来,1901年初福元纱厂不过数百雇工,1902年初就已经雇工达到一千余人,而现在已经是达到了将近三千人的规模。

1903年第二季度的福元纱厂,已经拥有纱锭三万枚,此外还有织布机数百张,是一个以纺纱为主业,织布为附属产业的大型纺织企业,单单纱厂自身的固定资产已经超过五十万,更不用说福元纱厂的那些无形资产了。

此外福元纱厂并不仅仅是一家纱厂那么简单,它实际上还是福元机器厂的大股东,拥有福元机器厂百分之四十三的股份,只不过这些股份和纱厂自身没有太大关系,赵东云只是借着福元纱厂来控股福元机器厂而已。

如果把纱厂自身和拥有的机器厂股份加起来的话,那么福元纱厂的市场估价应该是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左右,当然了这只计算可以看得见的固定资产,并没有计算看不见的无形资产。

当然了,这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并不是说都是赵家的了,实际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负债,福元纱厂为了扩产购置机器,也为了投资福元机器厂,前后借贷多次,总额高达四十多万两银子。

不过即便扣除了这些贷款,赵东云依旧算得上身价百万了!

尽管李氏家族钱比赵东云多,但是他们的钱可是数百年累计下来的,可不是像赵东云这样不用几年就把资产翻倍。

李氏父子也不是平白无故说起福元纱厂,很快他把话题绕了上来:“前些时候听闻贵家赵总办说要扩办一个织布厂,准备织布行销东三省。李某虽然不才,但是在这东三省也算是有些路子,代销土布是没有问题的,此外我李家也算有些闲钱,如果能够投资新办织布厂的话,那就更好了!”

赵东云心里露出苦笑,李迩坚今天的宴请果然是有目的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