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旅顺总攻

北洋枭雄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旅顺总攻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29 来源:笔趣阁

有别于北洋其他部队,第三镇的编练过程中,新兵招募属于教育处征兵科的管理范畴,其他各机构以及各部队是不能私自招募新兵的。新兵招募过来还要经过一个半月的营养补充、体能训练,这部分工作是由教育处新兵营负责,初步训练完成后才会把合格之新兵拨付给各部队,由各部队进行军事技能、体能的后续训练。

所以对于部队主官来说,日常的训练依旧是他们的一大重要责任,可不是说能用兵打仗就行了。

孟恩远道:“上个月补充过来的新兵大多补充到了工程和辎重两队里,这个月我才用新调来的新兵组建了步队第四营,战力虽然勉强,但是再经过数月训练后应该可以勉强一战!”

“那么现在能用的就是三个步营和一个骑营以及一个炮营了?”赵东云对锦州巡防营的扩编工作有些不满意,都好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多大成果,按照这个速度估计要到年底才能够彻底成军了。

孟恩远也是听出了赵东云的不满之色,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啊,这扩编又是张张嘴就行的,先不说经费和军械的问题,单单是兵员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你募兵总得时间吧,单单是把新募集的兵员从直隶、山东各地集合起来,再运输到锦州,这个过程就得至少半个月,然后教育处那边又得进行一个半月的新兵训练,这得两个月以后他孟恩远才能够看见扩编所需的新兵。

而他可是没有半点拖延,新兵一到就充实到了各部队里头,不但建立起了一个辎重队和一个工程队,而且还把一个步队第四营给搭起了架子,这种工作成绩已经不算慢了。

不过在今天这种场合里自然不是适合争论,赵东云又不是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对现在的兵力过少而感到不满意而已。

赵东云再一次把视线放回了地图上,然后道:“新民这边可以先放一个步营,辽中放一个营,盘山那边再放一个步营,这样也算把三条线都整合起来了,至于骑营就驻扎到台安那边作为预备队游走吧!”

这一番话也算是大体上做了安排,这个布置基本上是兵力无奈下的结果,因为这样一来客就把锦州巡防营现有的三个步兵营都放了出去,锦州这边的主要防线已经没有了锦州巡防营的兵力配合。

如果要加强锦州的防线,那么就只能等待锦州巡防营扩编以后的那几个步兵营了。

赵东云说罢后继续道:“不过现在新民府那边流匪还不少,金万福还在那边,所以吕双枪的骑营暂时还是先在那边待几个月,把新民府给理顺了再走!”

新民府那边张作霖虽然已经被灭了,但是金万福、王小辫子这两个人手下的数百马队还在那边呢,后续的剿匪作战依旧需要大量骑兵的配合作战。

所以赵东云之前定下的各地方部队的驻扎分配,只是后期的一个打算,就目前来说主要方向还是放在新民府那边。

赵东云在新民府搞剿匪,扩大地盘,同时还玩着扩编锦州巡防营的同时,日俄双方也是在辽阳、旅顺两地同时进行大战。

八月初,俄军在旅顺外围的阵地已经尽数被日军攻克,守军被迫龟缩到了旅顺要塞内,共有守军四万余人,机枪一百三十多挺,火炮六百多门。而包围旅顺的日军则是达到了六万余人,火炮四百多门,机枪七十多挺。

这里头值得注意说明的是日军方面的火炮数量虽然不如俄军,但是针对性非常强,攻城重炮就占了近半,而俄军方面虽然火炮总数比较多,但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面向海面,港湾那边的重炮,是不可能把所有火炮都面向陆地方面的。

机枪方面俄国占据了绝对优势,本来俄军在旅顺只有六七十挺机枪的,但是这半年来赵东云大手笔卖给了俄国人一百多挺重机枪,单单是一月份和二月份就先后交货将近一百挺,随后数个月里头也先后交付了五十多挺的重机枪,其中大概有七十多挺的机枪以及大量相配的机枪子弹都被配属到了旅顺方面。

简单说现在旅顺的俄军在机枪数量上比历史上多了一倍,而且子弹不缺。

此外由于重机枪的重量导致机动性非常差,所以当代的重机枪都是用来防守用的,可没有人能把重机枪直接端上伴随步兵发起冲锋的,但是日军是进攻方啊,人家俄军又不是没事玩反击,所以日军配属到旅顺方向的重机枪所能发挥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这么一对比之下,就可以发现俄军在机枪方面占据的优势非常大!

然后双方的后勤补给都相当糟糕,俄军则是受限于准备时间不够,虽然在上半年数月里紧急加强了储备,同时还从赵东云手里获得了大批机枪和炮弹以及子弹之类的物资,但是除了机枪以及机枪子弹比较充足外,炮弹甚至步枪子弹都比较紧缺,每门火炮的炮弹都不足五百颗,这还是在得到了赵东云前期运输过去的部分炮弹支援的情况下,实际历史上俄军的弹药储备更糟糕!

至于日军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受限于海上补给线的运力,根本就无法把国内的所有炮弹都短时间内运输到前线来,这补给线提供的后勤补给量本来就不多,加上辽阳那边日俄双方正在进行超大规模的会战,那炮弹和子弹的消耗可都是天文数字的,如此就更加挤占了日`本第三军所能够获得的弹药供应。

其实只要他们不傻乎乎的对旅顺发动总攻,而是采取现在的这种围困战略,弹药和兵力都足够用了,旅顺里的俄军投降是迟早的事。

然而乃木希典的第三军可以不发动强攻,一直这么围困下去吗?

不能!

为什么?

因为俄国人的太平洋第二舰队已经即将从波罗的海启程前往远东,如果现在不把旅顺这个钉子拔掉,等到俄国人的太平洋第二舰队抵达亚洲和第一舰队汇合后,而且还有着旅顺作为母港可以依靠,日`本方面要想彻底掌控黄海的制海权几乎是不可能的。

届时如果爆发双方的大海战,就绝对不可能是历史上的对马海战,而是俄国人的第一舰队、第二舰队汇合后对战日`本联合舰队,届时谁胜谁负还真的不好说。

到时候就算俄国海军不能取得胜利,但是只要打了个半斤八两,日`本海军就不可能继续全面掌控黄海的制海权,而一旦失去全面制海权,凭借俄海军的实力掐断朝鲜西部海域的日军海上补给线是分分钟的事,到时候辽东作战的日`本陆军除了退入朝鲜外,估计也就只能等死了。

所以对于日`本人来说,陆军的胜利固然重要,但海军的胜利更重要,日`本海军如果能够战胜俄国海军,才能够让日`本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为了更好的备战俄国海军,日`本海军方面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日`本陆军尽快攻克旅顺,免的旅顺内的俄国舰队和欧洲舰队里应外合,同时也能迫使俄国海军通过极端危险的对马海峡,进而迫使远道而来没有得到过休整的俄太平洋第二舰队和联合舰队进行决战,一举奠定胜负。

所以在七月份到八月份这段时间里,日`本海军几乎天天都在催促陆军方面尽快对旅顺发动总攻,面对海军方面的强大压力,就算是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也是感觉到压力重重,并为攻克旅顺特地准备了第三军以及乃木希典,并且在辽阳会战的紧要关头里还咬着牙命令第三军发动对旅顺的总攻。

如果从战术角度来看,日`本陆军在辽阳会战悬而未决,第三军缺乏弹药补给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对旅顺的总攻,是非常不利的,然而日`本第三军却是不能不对旅顺发起总攻,因为现在拿不下旅顺,等到冬天就更难了,如果等到明年去,人家的太平洋第二舰队也就到了,到时候日`本海军就很难彻底掌控黄海制海权了。

一旦不能掌控制海权,这场战争要想获得胜利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这也是历史上的乃木希典之所以在缺少子弹、炮弹的情况下,依旧以所谓的肉`弹发起强攻的根本原因,不是他喜欢玩肉`弹流,而是上头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导致他就算没子弹也必须打下旅顺来。至于世人对他的指责也不是因为他顽固的对旅顺发动持续性的强攻,而是他攻克旅顺的战术实在太呆板了,导致伤亡太大。

八月初,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后乃木希典的第三军终于是发动了对旅顺要塞的总攻,日军以一个师团的兵力对要塞外围的大孤山、小孤山发动强攻,防守的俄军只有三个营,但是日军不知道的是这三个营的俄军手里头有着八挺重机枪。

开战后,在经过了长时期的炮击准备,信心满满的日军开始发动了冲锋,后头的以乃木希典为首一大票的日军高级将领都拿着望远镜在观察战局,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再一次让乃木希典等人惊掉了下巴,尽管日军方面已经知道了俄军手中的重机枪厉害,毕竟之前辽阳会战那边一个师团遭遇俄军重机枪的火力打击,一天内伤亡过半的事可过去没多久呢。

然而乃木希典还是没有想到,头批进攻的一个联队的士兵们还没有冲到一百米的距离,就已经死伤大半!

烈日下,乃木希典用望远镜看着自己的士兵不断的倒在枪口下,剩下的那些也是都趴伏在地上不敢动弹,根本就冲不上去,可是他依旧没有下令撤退,下午时分命令预备队里的一个联队增援并继续进攻!r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