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两百一十七章 筹建巡阅使政府

北洋枭雄 第两百一十七章 筹建巡阅使政府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29 来源:笔趣阁

“如今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继续整顿好财政,然后抓好扩军工作,争取早日把第七师重建完毕,然后第一混成旅也要早日满编,等这两支部队满编后,我是打算再练两个师的,番号我都已经定下了,就是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

王英楷着急着和赵东云谈判,除了需要时间来应对南方局势外,也需要时间来扩军,前段时间他和段祺瑞以及王士珍等人联手把京师给抢了一遍,手底下拿了至少千万两的浮财,这有钱不扩军可不是好军阀。

再者他现在手底下的嫡系兵力就一个第一师,以及不满编的第七师和第一混成旅,至于张怀芝和王汝贤,别看现在他们表面上对王英楷言听计从,但是平时壮壮声势还行,到涉及核心利益的时候,王英楷可没打算指望他们。

“你看看他手底下的三师三旅,全都是他一手练出来的,这样的部队才能用,才敢用!如果赵子杨没有这三师三旅,这天津和谈我等何至于连山西都保不住!”

王英楷一想到山西就是一阵烦闷,视山西为囊中之物的他没能阻挡赵东云的伸手后,却也没有闲着,他赵东云固然可以付出代价拉拢吴凤岭,但是他王英楷同样也能拉拢吴凤岭。

“这两天老吴他就要路过京师了,到时候长风文学 你安排安排,我要和他好好的谈一谈!”

王英楷还就不信他拉拢不了吴凤岭,就算不能彻底拉过来,也要让吴凤岭不能彻底投向赵东云,要不然的话他王英楷的战略态势就太恶劣了,面临山西和奉天的前后夹击,一旦事发就得两线作战,到时候不死都难。

所以尽管他对吴凤岭投靠赵东云很不满,但是也得按下心中的不满,拿出笑脸来拉拢吴凤岭。

如果说天津会谈谁得到了最大的好处?那肯定是吴凤岭了。

王英楷和赵东云两人的话,基本上就是避免了战争并保持了现状,段祺瑞和王士珍虽然有了两江巡阅使和湖广巡阅使的名头,但是要拿下这两个地区的难度非常大,尤其是他们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南下作战的情况下。

而王汝贤和张怀芝基本上也是保有了旧状,总体变化不大。

唯独吴凤岭,从鸟不拉屎的热河都统换到了山西去,虽然这山西依旧需要他去打下来,但是山西新军力量薄弱,拿下来的难度不大,不像段祺瑞和王士珍那样南下面临着困难重重。

所以天津和谈,收获最大的不是赵东云或者是王英楷,而是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吴凤岭。

京师以及南边的事我们暂且先不说,且说赵东云,他的专列从唐山出发,在抵达山海关后再一次停留了下来。

山海关关系到关内外安全,此地退可守,而进则是可以作为入关的桥头堡,所以赵东云对山海关的防务还是比较关注的。

“这榆关的重要性也不用我多说了,你们心中都是有数的,如今这边的兵力不多,我看这样,第三师就先在这里布防,第一骑兵旅也留在这里,第十师、第二骑兵旅随同我回防奉天。”赵东云继续说着:“老孟,你来当这个榆关防务司令,负责榆关以及榆关以西防务!”

孟恩远听罢立即站起来:“职部领命!”

这平静的脸色下,孟恩远也是忍不住的露出喜色,这‘榆关防务司令’可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一师一旅的指挥官了,而是一个已经上升到了战区层次的指挥官职位,严格上来说和段祺瑞的第一军司令和王士珍的第二军司令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

这未来孟恩远手底下管辖的部队就有第三师、第一骑兵旅、第四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甚至连山海关的一个巡警团在战时也是归属他指挥。在苏系内,和‘锦州防务司令’是相当的职位。

其中所辖的第一骑兵旅也不是原来的那个第一骑兵旅了,之前赵东云手底下的奉天第一骑兵协,虽然挂着骑兵协的名头,但实际上拥有高达五千的骑兵兵力,这基本上就是一个骑兵师。

这一次新军制改革后,赵东云也不想弄出一个骑兵师来,因为那样骑兵编制太大不利于作战。之前的入关作战中就已经暴露了这个问题,奉天第一骑兵协由于骑兵众多,而且骑兵部队除了早期防备天津外,中后期一直都是游走在北部以及后方,担负包围拦截以及控卫后方运输线的任务,实际作战里多是以一个骑兵营(团)为核心。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孟恩远的骑兵部队从来就没有聚集起来过,而是广泛的分散在了京师以东的诸多方向里。

面对编制过于庞大的情况,同时还考虑到今后不但需要骑兵部队控卫关内控制区,还得在东北三省内布防,尤其是黑龙江以及吉林等地区,是比较依赖骑兵的机动性的,所以赵东云不可能把所有骑兵部队都部署在山海关一带,而是得带回去一部分。

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趁着新军制改革,赵东云把所辖的诸多骑兵营直接改为骑兵团,撤销骑兵营这一级编制,从称呼上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大连小团制的骑兵编制。

在这种情况下,手底下三个师的骑兵营直接改称骑兵团,而混成旅的骑兵队也是根据新军制改称骑兵连。

而纯骑兵部队里的第一骑兵旅只留下三个骑兵团,同时由于孟恩远升任榆关防务司令,该骑兵旅的旅长由华振基继任。

而抽调出来的三个骑兵团则是直接编成第二骑兵旅,并随同赵东云一起返回东北,将会成为东北三省内的主要机动骑兵力量,首任旅长则是绿林出身、外号为吕双枪的吕城童。

“如今榆关防区的兵力我们还是不占什么优势的,所以今后老孟你的主要工作还是以守为主,一旦情况有变,只要你守住唐山和承德就是大功一件!”赵东云对关内的防务,尤其对唐山的防务还是相当重视的。

这个唐山里头可是有着一个福元机器厂呢,里头可是供应着整个奉天军队的军械弹药,但是还供应着段祺瑞和王士珍等人部队的弹药,再怎么重视都是不为过的。

孟恩远道:“司令,我等自然是知道唐山的重要的,只是唐山距离天津以及北京都太近了,很容易被战火波及,您看是不是把福元机器厂搬到奉天去?”

赵东云听罢一笑,他倒是没想到孟恩远也有这个想法,当即道:“福厂位于唐山,自然是有诸多不便的,但是谈搬迁的话问题也同样大,福厂里之大你也不是没看过,厂内机器数千,工人已达两万之数,这要搬谈何容易!”

把福元机器厂搬到奉天来,这事赵东云已经考虑过不止一次了,但到目前为止以及没能下定决心,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一旦搬迁的话,基本上和重建一个福元机器厂也没有多大差别了,这要让福元机器厂搬迁到奉天里,然后恢复生产,这里头金钱花费还是小事,关键是时间!

最保守的估计,从搬迁开始到恢复如今的正常产能,最少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甚至两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年半内赵东云都无法从福元机器厂获得大量军械,而对于正处于高速扩军时期的苏系而言,是不可接受的重大损失。

所以明明知道福元机器厂还在唐山比较危险,但是赵东云短时间也不愿意轻易去动!

“不过我已经和福厂董事局谈过了,这全体搬迁自然是不行的,不过后续他们将会把后续投资转移到奉天去,再逐步转移部分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到奉天筹办新厂,尽量在不影响福厂现有生产的情况下筹办新厂!”

前文说过,这福元机器厂不是他赵东云的私人资产,他虽然在里头占有股份,但是没有控股权,福厂的管理是掌控在福元机器厂董事会手中的,这按照正常情况的话,他们是绝对不愿意搬迁的,但是奈何赵东云手里有军队啊,所以福元机器厂董事会虽然不愿意,但是也被迫接受了赵东云的提议。

那就是转移后续资金以及技术和设备,在奉天设立一个全新的分厂,而唐山这边的旧场则是保持现有的生产,同时逐步缩减规模。

新厂将会由福元机器厂、福元公司以及奉天官方联合进行投资,不过官方投资也只是表个态而已,只是拿出区区三十万两银子来,大头还得是福元机器厂和福元公司出。

只是现在这个新厂还只存在文件里,甚至连正式的名字都还没有,要等这个新的分厂建立起来,估计也要两年时间左右,所以目前来说位于唐山的福元机器厂对赵东云而言,依旧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性。

吩咐了孟恩远要重点保护唐山后,赵东云就是率领剩余的主力部队继续东返,十二月二十号,赵东云抵达锦州,在视察了锦州防务后,他的专列并没有停留多久,而是随后就带着大量军政要员前往沈阳。

沈阳,这个名字也是刚改的,因为之前的奉天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奉天省,而另外一个则是指奉天府,同时还代指省城盛京。

由于盛京富含浓厚的前清气息,同时为了不让奉天的称呼更明晰,以共和自诩的赵东云等人自然是直接给改了,奉天则是专为奉天省之称呼。而原来的奉天府也是遵照共和新称呼改为沈阳市。

这一次赵东云几乎是带上了全套的军政行政班子去沈阳,是因为他是要把‘东三省巡阅使政府’的驻地建立在沈阳。

而这也是赵东云掌控奉天多年来,首次来沈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