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战术

北洋枭雄 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战术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59 来源:笔趣阁

现在第三混成协装备的火炮是北洋新军向日`本购买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速射炮,这说是速射炮呢,但其实还是架退炮,每分钟最大射速也就三发左右,这性能在这个时代已经实在说不上多好了。

不过袁世凯之所以向日`本购买火炮,也不是因为日`本火炮性能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够便宜。

历史上北洋新军早期向日`本大批量购买的数百门火炮基本都是日`本用过的二手货三十一年式野炮和山炮,一门只有几千两银子而已,也只有这些老式架退炮才那么便宜,贵的管退炮随便都是上万两银子呢。

目前北洋新军里,只有极少一部分格鲁森火炮是管退火炮,其他的清一色是架退炮,真正让北洋新军进入管退炮时代的还是向德国克虏伯厂大规模购买火炮以后。

自从因为东北局势紧张而无法向日`本购买火炮后,袁世凯虽然心里还是想要架退炮那种便宜货,但是想买也没地方可以买了,所以只能咬紧牙关向德国克虏伯厂订购新式火炮,也就是1903式75毫米野战炮,这种火炮虽然在后人看来还不能算是完全版的管退速射炮,但也勉强算是管退炮家族里的一员了。

这一系列火炮也是德国克虏伯厂二十世纪初的主打出口产品,罗马尼亚、日`本、中国等国都大批量购买过,除了德国原产的外,各国还大量仿制,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三十八年式野炮,就是克虏伯1903型75毫米野战炮的专利授权日`产版本,而历史上中国的汉阳兵工厂也进行过仿制生产,奉天兵工厂也曾经根据日`本三十八年式野战炮进行仿制生产此炮。

可以说1903式系列的火炮虽然性能不算顶尖,但凭借简单易用,性能勉强又过得去,加上德国人颇为大方的授权生产,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战之前德国克虏伯火炮可是响当当的招牌,大家都喜欢买,各种加起来也导致这款火炮销往全球,算得上是火炮史上的一个经典型号了。

今年夏天为了第二镇解决第二镇所需的火炮,袁世凯向德国克虏伯厂订购了数十门火炮,其中主要是1903型75毫米野战炮,剩下的是75毫米短身管过山炮。不过这些新式火炮可都是准备给第二镇用的,没赵东云第三混成协的份,他只能继续用日造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

这三十一年式野战炮由于是架退炮,性能自然无法和新式的管退炮相提并论,最大射速不过一分钟三发而已,然而赵东云发现手下的炮兵竟然连标准射速都没能打出来,不免有些不爽了。

看见赵东云的脸色有些不爽,刘廷贵也是心中暗道不好,但是也是颇感无奈,他手下的这个炮营虽然从开始组建到现在也有小半年时间了,但是前期一直都是处于人员招募中,一直到五月下旬才把新兵给招齐。

那个时候,由于向日`本订购的火炮还没有抵达,所以他们只能用几门老旧的国产架退炮进行前期训练,一直到来锦州前夕,他们才从第一镇接过了十六门火炮,然后又是一路上奔赴锦州,等到了锦州安顿下来后,他的炮兵营才算是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

训练时间这么短,而他刘廷贵也不是那种带有猪脚光环的人,可没本事随便吼几句就让手下的士兵们从新兵一下子变成精锐炮兵了,这能够让炮兵们顺利进行操练就已经不容易了,至于射速就别指望能有多快了。

赵东云身为当家人,自然也是知道自家部队详细情况的,虽然心中知道此事刘廷贵已经经历了,但是他依旧感到不满。

当然了,他的这种不满也不会公然说出来,他只是皱了皱眉头就是继续看今天的这场演练。

随着炮兵们陆续开炮,进行了一场不能称之为‘急速射’的炮火覆盖后,步兵们也是开始行动了,身穿青灰色的步兵们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开始从挖掘的战壕里跃出发起冲锋。

今天的演练主体是步炮协同,这后方的炮兵们自然还在继续炮击,不过炮击的范围已经开始向后延伸,以阻挡敌军的后方增援,同时避免给己方进攻的步兵们带来误伤,眼开着炮击的范围开始延伸,而且延伸进行的缓慢有序,让观看演练的赵东云以及一大群军官们齐齐点头。

虽然手下炮兵的速射不堪入目,但是仅仅是拼接这一手配合步兵的延伸渐进炮击,就足以证明刘廷贵的这个炮兵营的骨干军官素质是过硬的,欠缺的只是训练士兵的时间而已。

再看步兵那边,随着各级军官们吹响铜哨,挥舞着指挥刀,士兵们端着已经插上刺刀的步枪开始爬出战壕,在模拟出来的硝烟中散开队形,猫着腰开始向前发起冲锋。

同时部署在战线的数挺重机枪也已经开火进行火力压制,虽然打出的都是训练的空包弹,但是重机枪特有的嗒嗒声依旧能够让人感受到重机枪的密集火力。

在火炮掩护、机枪火力压制下,两个排近百名步兵们开始对预定的敌军阵地发起冲锋,在赵东云的望远镜中,这两个排的步兵从战线的两侧迂回进攻时,队形散的非常开,和当今流行的步兵战术是差距非常大的。

当进攻方发起进攻的时候,扮演防守方的另外一个步兵队也是开始行动,配属的两挺重机枪同样部署在战线两侧,而且还是前凸的机枪堡垒,等对面的步兵发起冲锋后,两挺机枪也是开始进行射击。

当然了,因为这只是演练,自然不可能出现一开火就倒下一大片士兵的情况,所以进攻方的士兵们只是趴下身体,然后采用跳跃、爬行利用部分掩体继续前进,而部分士兵则是趴着用步枪进行压制射击。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迂回进攻的士兵们已经靠近防守方的战线不足三十米,很快进攻士兵们就是扔出了手榴弹,虽然扔出的手榴弹只是个木头不可能爆炸,但是防守方的军官也很自觉的看见手榴弹后就开始装死……

不过防守方的士兵们也是同样开始扔出一片一片的手榴弹!

当战局出现僵持的时候,进攻方往右翼投入了一个队的预备队,结果嘛自然是根据提前商定好的结果,进攻方花费了极大代价后攻克了敌军阵地。

由于这场演练规模不大,而且也不是什么实弹演习,甚至为了省钱连空包弹都舍不得多打,只让几挺机枪打了一阵听个声响而已,扔出去的手榴弹干脆就是一个木头包铁的假手榴弹。

从视觉效果而言是远远没有后世国产抗日剧那么好看的,甚至称得上是枯燥无聊的,就连参与其中的士兵们都是懒洋洋的。

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此枯燥的演练台上的一群观演的军官们却是看的聚精会神,少数几个人更是直接当场拿出了纸币一边写写画画一边苦思冥想。

“陈统带,今天的这两个队表现的可谓是深得我北洋新式步兵战术的精髓啊,看那迂回进攻的队形简直就跟统领大人写的冲锋战术一摸一样嘛!”林永权看罢大叹,尽管他和陈光远关系不算多好,但是对他练兵的本事还是挺佩服的。

赵东云去年就在北洋内部提出的新式步兵战术,当时赵东云借口德国陆军已经采用最新式的步兵战术以应对机枪所带来的火力压制,而袁世凯他们在见识过机枪的庞大威力后,也是有极大感触,不过袁世凯到底是没答应在全军推广新式的散兵进攻战术,而是有限度的进一步扩大散兵进攻时的间隔距离。

不过这第三混成协是赵东云的部队,所以赵东云要怎么训练部队其他人自然是管不着的。这种新式步兵战术虽然还没有完全抛却以前的那种线列散兵思想,但是士兵与士兵之间的间隔更大,而且层次更厚,同时加入了手榴弹的训练内容。战术的核心已经不是和对方的士兵对拼,新式战术的核心是尽可能的避免敌人机枪火力的杀伤。

而防守的话,自然是尽可能的利用机枪杀伤敌军冲锋士兵了。

第三混成协采用新式的步兵战术进行训练,而赵东云更是有事没事就亲自给自己兼任统带的第十标进行训练,但是虽然这些新书战术是赵东云提出来并完善的,但真正根据这种战术把士兵训练的最好的却是陈光远,而不是赵东云的一大票嫡系军官。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林永权佩服陈光远的练兵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个。

陈光远对此却是不以为意,他就是靠练兵这手本事吃饭的,打仗他兴许干不过那些历史名将,但是单纯的练兵他还是有些本事的,要不然当初他也不能越过众多翘首以判的北洋名将们担任第五标统带了。

林永权佩服陈光远,其实陈光远更加佩服赵东云,除了佩服赵东云的升官本事外,他更佩服的那些具有远瞻性的战略眼光,偌大一个中国里,知道机枪速射快、威力大的人多了去,但是能够根据机枪发展出一系列机枪战术来,甚至根据机枪进一步延伸制定出新式步枪战术来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