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嫡女重生宝典 > 一百四十五 暗流

嫡女重生宝典 一百四十五 暗流

作者:秦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6:54 来源:笔趣阁

王伯雍下了朝回府就恹恹的,一回来就嘱咐管家吩咐门子:谁来也不见,只说咱们老爷身子不爽,歇着呢。

紧跟着他就呆在书房,饭也没吃。

王庭然知道原委,推门进去就唤道:“父亲?”

见是儿子进来,王伯雍抬眼看了他一眼,皱着眉低头叹了一口气。

今日朝堂之上,工部侍郎欧阳正宏、礼部尚书全隽、户部尚书袁兵上书请立太子。

如今皇帝有八个儿子,前五个分别是幽王、陈王、赵王、勤王跟周王,如今幽王因为谋反之事自然是倒了,其余剩下的四个分别就是陈王赵王跟周王,其中赵王曾经跟着皇帝很是打了几场仗,是个狠角色,周王跟陈王倒是都温吞的性子。

而麻烦的是,皇帝似乎对这些人没一个提得起兴致的。

这些年朝中百官上书立太子的何止千万?到最后却都被皇帝轻轻巧巧的给推了回来,理由不外乎是还无嫡子,长子已废之类,听着就知道是搪塞。

而剩余的几个皇子,六皇子身世不怎么样、九皇子博学``多才却偏偏是个病秧子,十一皇子更不必说,向来飞扬跋扈的,养的还不如寻常人家的纨绔子弟。

皇帝究竟存的是什么心思,谁也不知道。

王庭然知道自家父亲在担心什么,就疑惑的问道:“父亲可是为了今日之事心烦?”

内阁有票拟之权,今日他们的奏折定然是先经过了王伯雍的手的。

王伯雍觉得有笑,伸手揉了揉额头,道:“我已经将自己的意见附在奏折上一齐送上去了,你猜皇上说了什么?”

今天早朝时皇帝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太子会立,不过不是现在。让他再思考思考之后再决定。

难道还有别的原因?王庭然挑眉问道:“皇上或许还是不想立太子么?”

“不但不想立,他还想着分封几个皇子。”王伯雍抚着胡须,面上虽然有苍老之态,但是一双眼睛却格外的明亮有神,一点儿也看不出是个已经年近花甲的老人,他沉沉的笑了一声,道:“皇上的意思是,叫我上个奏折,请命再分封几个皇子,等再过几年还没有嫡子。再决定立谁为太子。”

什么?现在朝堂上对于立太子一事可以说已经怨声载道了,皇帝已经年老了,一国之君是国之根本。他拖到现在还不立太子,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不少的大臣们都已经对此事耿耿于怀,平日里来游说王伯雍的也不少。

若是此时王伯雍按照皇帝的意思上书去分封几个皇子为王,那可就要得罪了满朝上下。

指不定言官们都要指着他的鼻子骂他误国。

皇帝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这是要王伯雍晚节不保么?

可是若是不按照皇帝的意思来又怎么办?那就等于得罪了皇帝。这显然也是不划算的

王庭然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道:“立太子一事已经迫在眉睫了,朝中百官对于皇上迟迟不立太子一事早已经很是不满,若是父亲您真的按照皇上的意思做了,那少不得要被人指着鼻子在后头骂的。何况,如今也确实到了立太子的时候。皇上却一拖再拖,他是什么个意思?”

什么意思?王伯雍摇了摇头,看明日皇帝的处置就知道了。

次日早朝。皇帝的态度就第一次摆在了文武百官面前。

礼部尚书全隽再次上奏:望陛下早立太子,以定国家之大计,千秋之基业。

至于太子的人选,这就不用说了吧?

既然皇后无子,那自然是立长了。如今幽王已经去了,那就是周王了吧!

皇帝的态度很明显。不仅不允,还把全隽免职外放去了南京。

第一日的交锋自此收场。

王庭然回了府就直奔王伯雍的书房,道:“父亲!崔尚书明日也打算上奏支持全隽。”

兵部尚书崔璞玉,最是硬骨头的一个人,这个人混了整整三十年,才混上了兵部尚书的位子,是有原因的。当时还是计如海当首辅的时候,儿子惹了事,他当时作为刑部主事,一天一封奏疏往皇帝那里送,差点没把皇帝给烦死。

皇帝与计如海关系极好,就告诉计如海:你自己跟这个顽固不化的家伙说,说完了你儿子也就没事了。

计如海就去找崔璞玉,想着让他网开一面,崔璞玉就两个字:不干!

从此以后就断了前途,一直被当权派冷落,甚至还被派去了湘西那边当个知县,只是他硬气又认死理,去就去!一去就是十二年,还是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想起他来,又把他找回来,而且升任兵部右侍郎。

他这才一路到了今日。

这个人都要上书请立太子了,说明事情确实已经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了。

王伯雍安稳的坐着,叹息道:“且看明日吧!”

大周朝的官员有时候贪是贪了些,败类也多,但是硬骨头和有骨气的还更多。

第二日,兵部尚书崔璞玉上书,请召周王回京,立太子。

第三日,兵部给事中方世宇上书,请召周王回京,立太子。

第四日,户部主事周敬、工部员外郎房子竟上书,请召周王回京,立太子。

皇帝罚了崔璞玉三个月的薪俸,把方世宇给掉到海南去吹风,把周敬跟房子竟打了一顿都赶回了老家。

这下态度已经算是定了。

底下的大臣们却都纷纷愤怒了,早在幽王方才十岁的时候,就有大臣请皇帝让幽王出阁读书,立太子。可是皇帝一拖再拖,拖到几个皇子都封了王,也没半点动静,到现在好了,幽王因为谋反被咔嚓了,皇帝还是没立太子。

一国之君是根本。皇帝如此做法,实在太让人寒心。

于是从这之后,请立太子的奏疏就雪片一般的飘到了御书房。

皇帝烦不胜烦,与此同时,看的就是内阁的态度了。

内阁首辅王伯雍,次辅林若同,还有两个成员方青山,王百亿。

王伯雍是皇帝的老师,一路陪着皇帝从太子成了皇帝,又陪着他走过了这么多年。皇帝向来敬重他,而次辅林若同一向是个和稀泥的,其他两个成员都是王伯雍的门生。皇帝自以为万无一失。

王伯雍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立太子一事,早在十年之前他都已经表明了态度:太子得立,只有立了太子,才是国家的根本。

可是皇帝偏偏听不进去。到了如今,皇帝依然不肯立太子。

可是当初是当初,如今皇帝已经老了,再不立太子,等到他这么多儿子都封王了,有自己的势力了。闹起来了那也就不得了了。

王庭然也很烦,最近兵部的人为了表明自己的硬骨头,纷纷上书请立太子。并且刑部给事中更狠,上书支持方世宇不说,还洋洋洒洒的批了王伯雍一顿,说他办事圆滑,误国误民。

谁不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指桑骂槐就过分了。

王庭然很有谐躁。正头痛间,就听魏氏说顾满来了。正在后头王采薇那里。

提起顾满,王庭然才惊讶的反应过来自己答应过她什么,忙一拍脑袋,满脸歉意的跟顾满道歉:“阿满,舅舅最近实在太忙,竟忘记了这件事。实在是对不住你了。”

顾满微微一笑,绽出两个小梨涡来,道:“舅舅说的哪里话,我是过来看表姐的,又不是专程为了那件事而来。舅舅不必担忧。”又问他:“舅舅,外祖父呢?”

王伯雍现下哪里还有时间回府来?忙着应付言官的口水都够戗。

王庭然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摸了摸顾满的头发,道:“与你表姐一同玩去吧。”

若是顾满没有记错,现在王庭然跟王伯雍忙的,就是大臣们请立太子的事。

上一世这个时候,六部官员、地方官员都纷纷上书请立太子,后来却都被皇帝给罚了。

最后,这一年太子没立成,王伯雍倒是遭了秧。

皇帝把他当自己人,断断不会允许他提出立太子的事来,而大臣们被皇帝的态度逼急了纷纷上书,结果却是打板子的打板子,被流放的流放,被贬官的贬官。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官员们通通把矛头对准了向来德高望重的首辅王伯雍。

他虽然勤于政事不假,虽然德行俱佳不假,但是他不能劝着皇帝立太子以固国本,反而站在皇帝那一边,这实在是不可原谅。

顾满蹙了蹙眉,就仰头问王庭然:“外祖父是在因为立太子的事心烦么?”

王庭然才提起的脚就又放回了原位,狐疑的看了她半日,才问道:“阿满是怎么知道的?”

深闺里的女孩子,哪里会知道这等大事?

顾满自觉说漏了嘴,略思索了一会儿就道:“听欧阳公子提起的。”

欧阳灿的爹欧阳正宏就是第一个上书请立太子的,欧阳灿会知道也不稀奇,王庭然的疑窦去了大半,叹道:“你一个孝子,与你说这么多也是白说。”

最近我好像真的是流年不利啊。十月底刚丢了一个手机,新买的手机今天晚上又丢了。瞬间觉得这世上大概没人会比我还要可怜了。

好痛苦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