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四合院:从秦淮茹悔婚开始 > 第157章 婚礼和葬礼(二)

贾张氏听了易中海如此说,很不乐意:“什么叫跟许大茂无关?我不管东旭是被毒没的,还是醉没的,是不是喝了许大茂的酒后走的?”

“老嫂子,话可不能乱说!什么叫‘毒没的’,下毒杀人,那是要吃枪子的。”易中海一脸的严肃。

“一大爷说得对,贾张氏,你可不能血口喷人!”许大茂赶紧附和。

“谁血口喷人了?!”贾张氏见没人支持她,加上儿子没了,便不管不顾地说道:“你不承认,那就报官好了。”

“报派出所就报派出所,以为我怕你啊!我问心无愧。”许大茂也是个不好说话的主。

一大爷易中海和二大爷刘海中互望一眼,然后赶紧制止。

“老嫂子,办场白事,一大摊的事等着你呢,就不要节外生枝了。”易中海劝贾张氏。

刘海中也劝许大茂:“大茂,你贾婶是伤心过度,你要体谅一下,不要跟着拱火。”

可他们劝了好几句,贾张氏和许大茂就是不听。

叶胜这时开口说话了:“我说贾婶,你知道官家怎么验尸的吗?”

“怎么验?无非扎扎银针,难道还能把我儿大卸八块?!”贾张氏拿眼一瞪。

“那是古老的验法。现在科学发展了,早不那样验了,真有可能把你儿子大卸八块。”

“不可能!”贾张氏嘴上虽硬,心下已经有些怕了。

“想要对死去的人进行验毒,需要解剖尸体……解剖尸体您老知道吧?”

叶胜见贾张氏怔在那,知道她可能连听说都没听说过,而且有些被吓到了。

他继续道:“解剖尸体,就是将尸体剖开,将里面的心啊,肝啊,胆啊,胃啊,都取出来,进行毒物化验。”叶胜故意说得吓人一点,怕人一点。

果然,贾张氏一听,脸都白了:“那不成!我儿东旭死前已经残疾了,死了还不能全须全尾地走,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等哪一天我也走了,叫我如何跟他交代。”

“贾婶,那您的意思是不报官了?”叶胜问。

“还是……不报了,但不能放过许大茂。”贾张氏说着,狠狠地盯着许大茂。

“你不报,我报!要不然,以为我怕了你?”许大茂占了点上风,得理不饶人起来。

“许大茂,你以为你真的没有责任?!”叶胜也冷冷地盯着他。

“我有什么责任?”许大茂一脸的不当回事,开始得意忘形起来,“我知道你们是亲戚关系,这一唱一和的,这是唱哪一出啊?”

“我哪出都不唱!”叶胜冷冷道:“许大茂,就算是报以派出所,你也讨不了什么好?!”

“怎么会?”许大茂哼了一声。

“依昨晚那种情况,我们有理由怀疑,你在酒里加了不该加的东西!”

见许大茂想要辩,他制止道:“你先听我说……我们以这个理由报到派出所,派出所肯定会受理,接下来,派出所会怎么做?”

“怎么做?调查还我清白啊,这还用说。”许大茂瞪了瞪眼。

“在此之前,你作为犯罪嫌疑人,是需要戴上手铐,在派出所呆到调查清楚以后。”

“不可能吧?”许大茂有些心虚了。

“如果调查个一两个月,你就要在派出所呆一两个月,说不定最后会给你定个过失致人死亡的罪。”

“你这是什么罪名,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没听说过的罪名多着呢?你又不是派出所或法院检察院的。”叶胜说得高大上,其实都是唬人的。

“那……”许大茂看向娄晓娥,见她摇摇头,终于改口道:“那还是不报派出所了。”

“不过,你虽然不要去蹲什么号子,但还是要赔钱的。”叶胜说道。

“不关我的事,我赔什么钱?”许大茂一下推个干净。

“你还好意思说不关你的事?!”贾张氏又开始发飚,冲上去打许大茂。

许大茂这下有了防备,哪会被她得逞。

他躲到易中海背后:“贾张氏,不要以为我怕你,我是不想跟你一般见识,说我欺负老人。”

“既然不怕,那来啊!不是你死,就是我去陪儿子!”贾张氏边捋袖子边说,看样子又要扑上去。

叶胜趁计大茂不备,从背后一把揪住许大茂,然后对贾张氏说道:“贾婶,你先听我说完,再收拾他也不迟。”

“你说吧。”贾张氏侧着头,白了他一眼。

“许大茂,你如果不愿赔钱,那我们只好请街道办、还有轧钢厂的领导来评评理了。”

“理在我这边,我以为我会怕?”想让许大茂吃瘪,可不是一般的难。

“你错了,昨晚的事,理还真不在你这边。”

说完,见许大茂还在挣扎,吓唬道:“你别乱动,要不然,我只好像上次对付傻春那样,给你来那么一下,让你睡倒了。”

“别别别,我不动,行了吧?”许大茂赶紧求饶。

“许大茂,昨晚的事,就像……打个比方吧,路上遇到两个人打架,你扔了一把刀过去,后来其中一个抢到了那把刀,将另一个给害死了,你说,这样的情况下,你要不要负责任?”

许大茂头摇得像拔浪鼓:“不对不对!你这个比方打得不好,这是两码事。”

“是两件事,但道理是一样的,你的酒就是助纣为虐。”叶胜只好继续解释,“你明知贾东旭身体已经很差了,酒也不能多喝,还特意送了一瓶好酒给人家,让人家忍不住喝多了,喝过量了,导致撑不过去,你还敢说,你没责任。”

贾张氏一听,又扑上来:“我就知道,昨天你大晚上的送酒来,就没安好心!”

“可怜我儿东旭,没能禁受住好酒的诱惑,就这么去了!”

贾张氏边哭丧边抓,许大茂的脸被抓了好几道血痕。

叶胜见差不多了,叫道:“贾婶,住手,你忘了刚才是怎么发誓的吗?”

贾张氏一听,咬着牙停了手。

“许大茂,如果到现在你还认为你没有责任,那我们只好找街道办和厂领导来评评理了。”

许大茂摸了脸上的血痕,终于低头:“我赔,我赔你们贾家钱还不行吗?”

“贾婶、一大爷、二大爷,许大茂同意赔钱给贾家,你们都听到了,做个见证。具体的数额,以后再谈。”

“行,大茂这人我知道,他不会反悔的。”

“嗯,老易说得在理,大茂不是那样的人。”

……

解决了许大茂的事,一行人便往中院走去,叶胜跟在最后。

当要越过月亮门时,叶胜突然回头。

这么一回头,竟让他发现了许大茂的小动作。

只见许大茂站在他家门口,正对着他们的背影,在那小声地“呸呸呸”,狂吐着唾沫。

见叶胜冷着脸看向他,吓得赶紧缩回家里去了。

回到中院,易中海、刘海中和贾张氏没商量几句,就看见一身白的棒梗从外面跑进来,边跑边喊:“不好了!不好了!二伯和阎家老大在院门口打起来了!”

众人一听,很多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这阎家老大不是要当新郎了吗?怎么跟人打架上了?

秦淮茹一把拉住棒梗:“小孩子家的,可不能胡说!”

棒梗手一甩:“我可没胡说!”

易中海皱眉道:“赶紧出去看看!”

大家一听,赶紧向前院走去。

见前院阎家的人,也有人向外走。

到了院门口,打架的两人已经被人拉住了,只是两人都比较狼狈。

棒梗说的二伯,是隔了几代的本家人,住在隔壁院,平时很少来往。

但毕竟是五服内的本家人,遇到大的喜事、白事,大家还是会互相帮衬一下。

很快,他们为什么打架的事就打听出来了。

原来,贾二伯自做主张,将前年他家办白事用过的“迎头幡”的挂在四合院大门口了。

那什么叫“迎头幡”呢?

京城过去一般的汉族老百姓家里人去世了,家门口都要用一根木棍或者是竹竿,杆头上挑着一个像伞盖又比伞盖小的东西挂在大门口,那个就叫迎头幡。

这迎头幡其实就是个幌子,是为了告诉路过的人们,这个院子里有人亡故了的意思。

贾家二伯刚挂好迎头幡,恰好被阎家老大阎解成看见了,他立马不干了。

这个事情,随便换什么人,他都会跟你急。

你想想,我今天结婚,新娘子还没过门,红红的、新新的喜联还贴在门口,你就给我在门上整这一出,晦气不晦气?

实在是太晦气,太不吉利了!

阎解成一急,就要去扯掉迎头幡。

这贾二伯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人,两人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

两人脸上都挂了点彩,这贾二伯倒没什么,可阎解成这新郎倌,可就不体面了。

三大爷、三大妈看得直摇头,三大妈两眼充满怨气地看着贾二伯,三大爷也很生气:“我说贾二,我们家正办着喜事呢,你有点眼力见没有,虎虎的就把那玩意往门上挂?”

贾二也知道做得过了:“我哪知道你们办喜事。”

哪知贾张氏插口说道:“贾二,不用怕他们,我们没做错,我们家确实有人去世了,难道不应该挂迎头幡?!”

三大爷听了,更恼了:“哎,我说贾张氏,你这就不讲理了,白事让着点红事,这是规矩。再说了,挂迎头幡就是个形式,又不是什么大事。”

“我就是要挂,我还要请和尚到门口吹吹打打做法事!”

三大爷气得全身发抖:“你……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阎解成将拳头握得紧紧的,喊着就要冲过来打贾张氏:“你敢这样做,我叫你们家再办一场法事!”

贾张氏一屁股坐在地上,又在那哭天抢地起来:“各位街坊邻居,你们听听,新郎倌竟然威胁我这个老太婆,还口出狂言要杀人,究竟有没有天理啊!”

易中海这时也看不下去了:“老嫂子,你再这样闹,你这场白事,可没多少人帮你了。”

“谁稀罕你们帮!”

易中海正要再劝,叶胜开口说话了:“我说贾婶,你知道为什么三大爷家今天办喜事吗?”

“别人家的事,我哪知道?”贾张氏坐在那,侧头向上,白了叶胜一眼。

“这事还用想?肯定今天是个办红事的好日子呗!”

贾张氏眼睛一亮:“对啊!今天日子好,我们家的白事也应该办起来!”

“别别别!贾婶,你可能搞错了,今天虽然是办喜事的好日子,但白事却相反。”叶胜赶紧制止。

贾张氏一呆,还有些不相信:“真的?”

“我哪会骗你,你去找个老司仪问问?反正迟早要请的。”

贾张氏一听,这才站起来,还狠狠地瞪了阎家几个人一眼,拍着大屁股上的灰尘,回去了。

叶胜也跟着回去,只是身后议论他的话却一字不落地听在了耳中:

“那个把贾张氏劝走的人是谁,感觉面生的很?”

“听说是轧钢厂新来的技术员,才搬来没两个月。”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三言两语就把贾张氏这个痞婆给劝走了。”

“不知道他成家没有?我有一亲戚,托我物色女婿。”

“得了吧,什么亲戚?是你想让他给你当女婿了吧?”

“真是亲戚……”

……

经过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以及住附近的一位街道办干部的居中协调,贾张氏终于同意今天不办丧事了,只是在家静静地停灵。

从明天开始再办。

但不意味着今天什么都不要干,相反,白事的第一天,事情很多。

最重要的是,要请做棺材的工匠打一副棺材。

由于后天就要用了,很急。

好在做这种活的工匠,老京城人都知道,找起来不困难,无非要得急,要加钱。

还要找做法事的和尚。

只是现在,京城的很多庙里已经没有真和尚了。

所以很多所谓的“和尚”都是业余的和尚,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到事主家穿戴好和尚的服饰,一身灰长袍白袖口,脖子上也挂着一大串佛珠。这些人一般都是留光头,也是为了工作方便。

此时上头,对这些民俗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般也不会管。这些假和尚们也能挣点外快贴补家用。

还要请人扎纸人纸马……等等事情。

所以,办一场白事,事情还是挺多的。

不过,明年以后,白事也简办,做法事就绝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