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分身是皇帝 > 第二十章 文坛大宗师

我的分身是皇帝 第二十章 文坛大宗师

作者:在下三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19 来源:笔趣阁

柳青在那藏书室挑灯夜读,一直到那只蜡烛快要烧光,这才向看门的那个老头告了一声罪,带着小蘋一起离去。

在他离开后,看门的那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冷笑:“都得罪了夫人,还在那里蹦达个什么劲?趁着现在还活着,吃点好的,喝点好的,才是正理,跑这里来折腾人算什么?”

老头嘀咕的那些话,柳青和小蘋还能听到一部分。

但是他们也只能当做没有听到。

柳青听到那样的话,甚至还微笑了一下。

小蘋很生气,嘟着嘴脸都气得鼓了起来,可是她什么都没有说。

一直到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子里,关上院门,又回到房间,关上房门,这才气呼呼的说道:

“那人的嘴怎么就那么讨厌呢?青少爷你怎么说也是侯爷的儿子,去那里也不是玩耍,是为了学知识,他为什么要那样说话?”

柳青揉了揉她的头发,笑道:“你跟一个不知道哪天死的糟老头子置什么气?”

小蘋仰着头看着他,很委屈的说道:“他那些话太气人了!”

“别为这种不值得的人呕气,”柳青伸手抱了她一下,拍了拍她的后背,“他时日无多了,我们还有着大把的青春年华,他那是羡慕嫉妒恨。”

他没有受那些话的影响,心情还挺不错的。

因为他在藏书室找到了一些想要了解的东西。

虽然没有解答他所有的疑惑,但是他相信明天再去藏书室跑一趟,就可以弄明白了。

翻阅了那么久,查找到的资料证明他那个思路是正确的,这个世界跟他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有着某种特别神奇的联系,从他那个世界穿越过来的,不只是有他,有徐福带着的三千童男童女,还有别的人。

他通过查找科举开始的时间,查到了向朝廷提议科举的人。

这个提议的人名叫古秀夫,当时是一个名士,因为诗做得好被皇帝召见,趁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这是一个方浩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

柳青认真的查过,古秀夫是这个世界的土著。

但是他的祖父古原就很有意思了,生前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地主,死后因为孙子的缘故突然就成了名人,成了裁定格律的大诗人,遗留下来的三卷诗作,被称为开诗家格律之先河,拥有了极高的文化地位。

古秀夫对他祖父推崇备至,认为他祖父有经天纬地之才,只不过困顿于乡野之间,不能闻达于诸侯,名声无法显于当世。

但是,他祖父用几十年的时间培养子孙后代,教他们读书识字,教他们治国之道,最后还留下了三卷诗集。

科举的建议,就是他祖父古原提出来的,还详细的说明了其重大的意义。

查找到这里的时候,柳青就明白了,穿越者不是向皇帝提出科举建议的古秀夫,而是古秀夫的祖父古原。

那是一个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名声的人,大概也就跟他一样,只是一个读了点书的普通穿越者。

再找来古原的诗集,一看果然。

里面的诗篇,是不是所有都是抄袭的他不知道,因为他也记不住古代所有的诗词。

但是那里面绝对是有抄袭的。

比如说这一位文坛大宗师的诗集里面就有着号称“孤篇盖全唐”的七古《春江花月夜》。

柳青清晰的记得,那是唐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在诗集里面,他还看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

这明显的就出自于初唐大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不过没有整首诗照搬,毕竟第一句“城阙辅三秦”里面的那个“三秦”,不大好和现实结合起来。

看得出来,古原对一些和这个世界风格明显不同的诗句还是做了一些本土化的修改,虽然做的一些修改并不怎么高明,但至少看起来不会感觉地名典故有多奇怪。

这一点处理得就比徐福那一批要好,先秦诸子的著作一点修改都不做,就这样扔了出来,弄得现在学界还在疑惑泰山在哪里?郁郁乎文哉的周朝,又为什么一点存在的痕迹都没留下来?

柳青估计,那个古原大概跟自己一样,就是一个没什么真实本事的人,单枪匹马的穿越到了这个世界,读过一些书,但是作为一个落后社会的小地主,又身在一个连科举都没有的时代,根本就没有能力靠着自己掌握的知识实现阶层跃升,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子孙后代上面。

要是没有培养出古秀夫这个名士孙子,他的主张也没有办法实现,他抄袭的那三卷诗集,更没有办法流传下来。

从这点上来看,柳青的运气比古原这个穿越者前辈要好得多,因为他穿越在一个侯府庶子的身上,阶层要高很多。

而且,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科举,只要努力学习,还是有着飞黄腾达的可能的。

另外,他还有一个开了外挂的分身卡,虽然现在没有发挥作用,但未来肯定能够发挥作用。

从古原身上又想到从徐福开始的两千多年来,恐怕从古代中国穿越过来的人数量并不只那么寥寥几个,只是穿越者不见得就能够出头,为世人所熟知。

古代中国接受教育的人数量很少,可能有的穿越的就是没文化的人,穿越过来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建树。

可能有的穿越者有着一定的文化,但是穿越过来之后的生存环境很恶劣,被当地土著给拍死了。

能够崭露头角的不会是多数。

古原的三卷诗集他都翻过,字数倒也不是很多,大概有三百多篇,其中有那么十几首挺熟悉的,还有几十首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里面有些句子有一点印象。

还有一些完全没印象。

他估计有一些可能真的是古原的作品,因为质量太过参差不齐了。

里面收集的那些诗,从汉乐府到初唐都有。

但是没有盛唐的李白杜甫,那些光芒耀眼的盛唐诗篇,一篇都没有。

柳青做出了一个合理的推测:“看起来这个家伙是初唐就穿越过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