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分身是皇帝 > 第二十五章 不讲文德

我的分身是皇帝 第二十五章 不讲文德

作者:在下三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19 来源:笔趣阁

秦皇观供奉的是秦武帝和他那个已经被写入神话的老师长生大帝,也就是拐骗了秦始皇三千童男童女的方士徐福。

在各种神话传说之中,秦武帝只是一个半神,而长生大帝却是一个真正的神仙,而且还是神仙之首,就如同古代中国道教里面玉皇大帝的地位,甚至还要高一些——因为在长生大帝上面,可没有三清的存在。

秦朝早已经覆灭,秦武帝这个皇帝的威望也在慢慢的减弱。

但是长生大帝这个神话里面的人物却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有名。

神话人物就是这个样子的,每隔一段时间,他在传说中的能力就会变得更强大一些。

这个是随着人民群众想象力的提高而提高的。

这也使得本来是供奉秦武帝的道观,慢慢的成为了长生大帝的道场。

这是京城最大的道观,同时也是大虞国最大的道观。

早期的道教在这个世界的影响力大的不可思议,秦朝之后的开国君主为了获得更多老百姓的支持,想出了一个无耻的招数,自称自己就是长生大帝的弟子,奉了长生大帝的旨意下凡重生,替秦而立。

这样一来,道教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他起兵造反的罪名也被洗白,成为了吊民伐罪的替天行道者,当上皇帝的合法性也有了。

这种宗教和世俗权力的结合,对他们来讲,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有了这样一个先例在,以后历代的开国君王都跟长生大帝扯上关系,都自称是长生大帝座下弟子,以此来获得造反当皇帝的合法性。

一般来讲,道教也会配合他们的演出,表示确实是这个样子的。

这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也使得道教在这两千多年来一家独大,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有机会出现。

改朝换代发生过很多次,不管是哪一次的改朝换代,都得到了道教的承认。

哪怕是对道教最不友好的大洪朝,开国君王也得做一场这样的戏,自认是长生大帝的弟子。

开国皇帝都要对长生大帝行弟子礼,这长生大帝的地位可想而知。

秦皇观这一座世界上最大道观的观主,就是长生大帝的人间代言人,兼任着护国法师之位,名义上也是道教的最高领导人。

礼部下属的道录司正印副印,都是由秦皇观的观主指定的。

每一个皇帝继位,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拿出大把的金银来修缮秦皇观,亲自去秦皇观进香。

皇室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寻常百姓了。

秦皇观的香火之旺盛,令人瞠目结舌。

作为这个世界道教的总部,它的占地面积也是一再的扩大,在京城的建筑物里面仅次于皇宫大内。

这里面的道士数量就达到了三千。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打杂的、护院的人员。

整座秦皇观拥有着近万人员。

说他们富可敌国,一点都不为过。

京城的老百姓,很少有没向秦皇观借过钱的,有时候甚至朝廷都得向他们借钱,只不过利息要低一些罢了。

京城之处,属于秦皇观的农庄就有二十多座,面积一直延伸到另外的县域。

这一座道观一共有十六道门,每一道门都可以让游客进出。

道观的北部,还有一座内院,那就不是一般的游客能够进入的。

内院是观主和一些高层住宿的地方,修建的就跟仙境一般,其建筑之精美,甚至连皇宫大内都比不上。

虽然只是一座道观里面的内院,可是面积也不小,足足有七八个靖西侯府那么大。

这一天,内院的大门打开了,允许参加端午诗会的读书人进去。

柳青过去的时候,看到内院的大门外面站着两排披甲武士,旁边还摆着十几张桌子,每一张桌子前面都有一个当官的人。

一些比他更早来得读书人就围着那十几张桌子,有的拿着笔在那里写写画画,有的皱着眉头,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

柳青还没走到大门边,一个披甲武士就不耐烦的指着一张桌子对他说道:“想要进去里面,先在那里写一首诗,证明你是个读书人,有参加诗会的资格再进去。”

原来还有一个资格考试的。

柳青也没有觉得多奇怪。

要是没有这样的淘汰机制,全京城的读书人可多了,恐怕秦皇观的内院容不下那么多人。

而且,皇帝真的要来得话,也不可能什么人都放入进去。

必须要筛选一遍。

他二话不说,就走向一张围的人少的桌子。

诗词这种玩意儿他也会一点,不过不厉害,也就是在小型的网络论坛混一个才子名声的水平,来到这个世界的有点不够看。

不过不要紧,他会抄呀。

走过去,很自信的问那个当官模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诗?有题目吗?”

他自信的样子成功的吸引了附近一大片读书人仇视的目光。

大家都在为写诗的事情头痛,突然间就来一个自信满满的人,确实挺恼火的。

那个当官的笑了一下,说道:“今天是端午节,你们都是来参加端午诗会的,那写诗的题目肯定不能是有关端午的,你就随便写一首中元节的吧。”

“额?”

柳青愣了一下。

听此人前面两句话的时候,他差一点就拿起笔开始写有关端午节的诗词了。

没想到人家出的竟然是中元节的题目。

让他这个有备而来的小伙子有点意外。

这分明就是偷袭呀!

难怪每一张桌子旁边都围了那么多头痛的读书人。

大家都准备好了端午节的诗词,结果你让人家写中元节的。

太不讲文德了!

好在他是一个更不讲文德的人——他自己写不来,可是他会抄!

搜索了一下记忆里面的文库,自信的笑容又重现在他的脸上。

桌子上面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墨都已经磨好了,他拿起毛笔,展开一张白纸,刷刷刷刷的就写了起来:

“兀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星辰朝帝处,鸶鹤步虚声。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一首写中元的诗就这样出现在纸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