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分身是皇帝 > 第二零五章 银行

我的分身是皇帝 第二零五章 银行

作者:在下三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19 来源:笔趣阁

竞价完成,确定了五十个行省的皇盐专卖权。

这基本上已经网罗了宗室、勋贵家族、将门这三方实力最强大的存在。

明面上涉及到的就有一百多家。

而那些没有入场资格却通过注资入场的,有多少家,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三天之后,定金都已经交付了。

庆熙皇帝将那五十家代表都召集了过来,向他们提到了一件事情,要联合起来开一家银行。

庆熙皇帝说的就是银行,而不是钱庄。

他要发行钞票。

这个话一提出来,就让那五十家代表脸色大变,觉得这个皇帝为了敛财,真的是什么脸面都不要了。

一个王爷忍不住说道:“皇上,这是要三思。皇盐入场,每年就能够获得很大的利润,没必要弄这什么银行,发行钞票,虽然短期可得暴利,但终究会成为天下笑柄,损及皇室威严,这是杀鸡取卵的事啊!”

他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宝钞。

那玩意儿太坑人了。

刚开始发行的时候,将那玩意儿当做铜钱来使用,号称可以兑换等额铜钱,大家也还能接受。

可是没过几年,朝廷不讲信用,一再印发,弄得这玩意儿信用大跌,到后面就成了废纸。

最后,还是恢复了之前硬通货的币制。

现在除了朝廷俸禄发不出来的时候拿这东西抵一部分金额,已经没有了别的作用。

庆熙皇帝突然提起来这个,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皇室又要搞宝钞了。

有那个王爷带头,一个个的都出言劝说,让庆熙皇帝不要做那种竭泽而渔的事情。

庆熙皇帝待他们都发表过意见之后,才说道:

“这一次不是发宝钞。宝钞后面没有任何资产来做抵押,又无节制的滥发,自然会使得信用破产,为民众所摒弃。”

“这一次要弄出来的银行,背后有皇盐作抵,你们五十家,每一个行省开一个银行分号,京城再开一家总行,目前也不需要让那钞票在民间流通,只在内部流通即可,目的也不是为了敛财,而是避免路上押运金银的不方便和不安全。”

“这个钞票,用皇室盐场来担保信誉,我们可以称之为盐票。譬如说,盐场一年生产多少盐,就可以印刷多少钞票。大家用自家的金银在总行换取等额的钞票,然后拿着这个钞票,可以去盐场买盐,就用不着押运金银铜钱过去,省了很多麻烦。”

“你们在那些地方铺开摊子,也不会只卖盐,互相之间也会有交易存在,那同样可以用钞票来交易。各省建立银行分号,彼此之间做交易,可以用钞票来进行。和别的商家做交易,也可以拿着钞票先去分号兑换银两,然后再进行交易。你们在各省卖盐,利润都不小。想来不管哪一家分号都有着充足的金银可供兑换。”

“当然,这些银行分号平时还可以做一些别的业务,比如放贷给需要银钱的人。不过,为了皇室的声誉,不得放高利贷。”

“成立这样一家银行,目的不是为了敛财,而是为了方便在座的诸位。”

庆熙皇帝这么一说,有人明白了:

“这就和一些大商行的本票一般。”

现在没有流通的钞票,但是一些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大商行,为了避免路上押运金银的风险,弄出了专属于本商行的票据。

由商行掌柜签名的本票,写明了金额,不论是谁拿到了,在他们的任何一个分行都可以兑换成现银。

不过那也只是在商家之间流通,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

流通的程度,跟商行的信誉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庆熙皇帝提出来的只是在这几十家盐商内部流通,倒也跟那个差不多,只是这个网络比任何一家商行都要大,流通性也比任何一家商行的本票要强。

他们到各省去铺开销售渠道,只是卖盐,那肯定不合算,别的生意也会参与进去。

用这种钞票,确实要方便很多。

但他们还是有一些疑虑,担心这家银行会滥发钞票,数据不透明,最后还是变成一张废纸。

不管是朝廷的信誉,还是皇室的信誉,在众人眼中还不如那些大商行的信誉好。

因为那些大商行不讲信誉,就要受到这个社会的制裁,会落一个身败名裂。

但朝廷和皇室,都属于那种不可管制的存在,他们犯错的成本接近于零,犯再大的错都不会受到惩罚,自然就难以让人相信。

庆熙皇帝知道他们的疑虑,又表示:

“这样一家银行,大家共同入股,共同管理,一年需要印发多少钞票,由大家共同决定。可设一个董事会,皇室派人出任董事长,其余董事五十人,由每家指派一人出任。每年印钞数额多少,董事长无权决定,需要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二的成员同意,才能通过。”

他这么一说,那些人就安下心来。

只要印刷钞票的权力不被皇室抓住,就不用那么害怕了。

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同意才能通过,也不用担心滥发的问题。

谁都知道使用钞票比使用金银铜钱要方便得多,担心的就是一个信誉问题。

现在这样一家银行,由皇室盐场来为它的信用背书,也只是在内部流通,而且印刷数量多少还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

这就比较让人放心了。

等于说这就是他们这些未来的盐商们自己成立的一家银行,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经过庆熙皇帝细致耐心的讲解之后,大家一致同意了成立这么一家银行。

这就是大虞第一家银行。

插手盐业,柳青图谋的可不只是卖盐的那些利润。

更大的图谋就是这一家银行。

只有以盐为饵,才能将这么多有实力的家族笼络到一起,开办这么一家全国性银行。

没办法,这个世界还没有发现石油,现在盐就是硬通货,只有这个东西才有资格为钞票的信誉背书。

他说的这钞票只是在内部流行。

但是他相信,只要信誉没问题,大家用习惯了,就会要求扩大流通面。

到时候再引入更多的工业产品来为钞票的信誉背书,以后在市面流通,取代金银铜钱,就指日可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