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分身是皇帝 > 第二一二章 反击开始

我的分身是皇帝 第二一二章 反击开始

作者:在下三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19 来源:笔趣阁

神枪团一千军人带着枪支弹药进入京城,进入到皇宫。

有了这一份保障,庆熙皇帝行事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没掀桌子之前,大家都要讲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斗法。

掀开桌子,那就看谁的拳头大。

掀桌子并不表示就会随便的杀人。

掀桌子也要有掀桌子的规矩。

毕竟这天下名义上是皇帝的天下,把这个天下搞得太乱,并不符合皇帝的利益。

他是以晋王被刺案作为反击的起点。

晋王被刺案,负责督办的是鲁国公和一个王爷。

鲁国公是负责此案的正使。

他是梅贵妃的兄长,晋王的舅舅。

如果晋王能够被册封为太子,以后顺利继承皇位,他就成了皇帝的舅舅。

现在晋王被刺,他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庆熙皇帝让他来负责督办此案,这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准许他借着这个案件扩大打击面,给晋王复仇。

五城兵马司的人马听从着鲁国公的调遣,在案件发生后的第一天就开始搜索全城,进出城门的人都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哪怕是达官贵人进出都要接受检查。

京城以外,以加急文书传令五百里内,各个关口也都有人检查。

非本地人,没有路引文书,就地拿下。

区域内各村镇也都接到了通知,凡有外乡人过来的,都要向官府报备,说明具体情况。

发现有不报备的,也一概拿下。

动用的五城兵马司加上附近各州县衙役,数量已经过万。

就是为了织出一张严密的网,不让刺杀晋王的凶手逃离。

一时间也不知道拿下了多少人。

区域内所有的监狱都人满为患,有的甚至直接锁拿在官衙。

大家都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冤枉的,绝大部分都是冤枉的。

刺杀晋王,根本就不可能动用那么多人。

甚至有可能所有的被抓的都是冤枉的。

但是在这种时刻,谁也不敢说什么。

谁又敢对一个刚失去了儿子的父亲说什么呢?

那些动不动就痛骂皇帝的文官们,就像没看到这种人间惨事一样,一个个缩起头来当乌龟。

他们心中其实也巴不得快点将真凶给抓到,最好是千刀万剐,这才能消他们心头之恨。

——这个刺杀案一出来,最为被动的就是他们这些当文官的了。

谁叫他们之前正和皇帝干仗呢?

而且在这之前还集体抱团请立齐王为太子。

齐王倒是避开了这一次的纷争。

在庆熙皇帝面前表达哀悼不成之后,在恐惧中度过了几天,齐王终于放弃了太子之位的竞争,给庆熙皇帝上了一份语气哀伤的表,表示他心伤晋王之死,愿意辞去齐王之位,入秦皇观为道人,此后余生,每天都在长生大帝座下为晋王这位不幸离世的兄长诵经,也为庆熙皇帝和大虞的江山社稷祈福。

上这一份表,就是表示太子之位他不想竞争了,也不再做文官集团的刀。

庆熙皇帝就批了一个字:“准!”

就这样,齐王在秦皇观出家,成为了一个道人。

这更让文官集团震惊。

庆熙皇帝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尚且如此,逼着对方出家。

对他们这些外人又该如何呢?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答案。

晋王被刺案发生后的第十一天,国子监祭酒就被鲁国公亲自领着五城兵马司的人拿下,说是牵扯到了晋王被刺案。

究竟怎么牵扯到的,鲁国公并没有详细的说。

这个案件庆熙皇帝都没有让文官集团介入,他们想要了解也无从了解。

虽然这样不合规矩,但是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敢指责庆熙皇帝做事不讲规矩。

因为是他们这边的阵营先坏了规矩,杀了人家的儿子。

他们只知道国子监祭酒是支持齐王最厉害的一个,就是他发动国子监的太学生们签名,请册封齐王为太子。

而且骂庆熙皇帝纵容皇室疯狂扩张产业与天下争利也是骂得最狠的。

然后他就被抓了。

被抓的第二天,这一个国子监祭酒就死了。

按照鲁国公那边的说法就是畏罪自杀。

究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谁也不知道。

但是,鲁国公凭借着据说是那一位国子监祭酒亲笔所写的供词,将户部左侍郎给拿下。

理由当然也是参与了晋王被刺案。

国子监祭酒被拿下也就算了,那只是一个清闲的职位。

拿下户部左侍郎,那就太吓人了。

那可是户部尚书之下职务最高的人。

一个正三品的文官,还是在重要部门任副长官职务的人,都被牵连进此案之中。

看起来庆熙皇帝要杀几个大官祭天了。

不只是正三品之下的文官们瑟瑟发抖,就是少数几个二品的大佬,也都瑟瑟发抖,生怕这个打击面会进一步的扩大。

这个时候,齐王都已经退出了太子之位的竞争,出家成了一个道士。

他们这些文官连铤而走险的机会都没有了。

其余的皇子都还没成年,还生活在皇宫之中,不可能受他们的控制。

找不到一个可以替代庆熙皇帝的人,直接将庆熙皇帝给干掉,那他们就是乱臣贼子,在史书上都要被骂的。

只有找到一个替代庆熙皇帝的人,在将庆熙皇帝干掉,扶持他们选择的人登上皇位,那才会在史书上留一个好名声,叫做拔乱反正。

现在他们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实际上,就算是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能够拉到的力量,也只是他们府上的一些护卫,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就算护卫皇宫的禁军也是乌合之众,但至少也比他们那一群乌合之众强大。

他们不只是没有铤而走险的资格了,甚至连铤而走险的能力都没有。

如果能够离开京城,一些朝廷大佬还可以凭借着自己在老家地方上的影响力,召集起一群乡勇来做勤王之师,进京清君侧。

可是他们现在连离开京城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的庆熙皇帝表现得很愤怒,他们谁都不敢动。

动,就是死。

不动,还有可能苟活下去,把庆熙皇帝熬死,再来慢慢的拔乱反正。

现在,除了在那里瑟瑟发抖的祈祷着庆熙皇帝的愤怒早一点过去,他们没有别的法子可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