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造皇劫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宣战,平叛

造皇劫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宣战,平叛

作者:软壳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31 来源:笔趣阁

毕冉和李光地跪在殿上,梁九功宣读完圣旨,毕冉和李光地一个晋升为正三品都察院左督御史,一个是正四品都察院六科给事中。

毕冉这个提升不算离谱,正五品升连升四级,飙到了都察院做督御史,在这个时期汉臣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是可以的,而李光地和毕冉搭档做给事中,这个才是最为离谱的,从一个翰林院编撰直接提到了正四品,原本就是一个非常轰动的事情。

梁九功在宣读圣旨时,满朝的官员都异常惊讶,这个没有任何履历的李光地,还是个汉臣,这样的提拔是史无前例的,这让很多官员心里面非常的不舒服,尤其是明珠的党羽。

但索额图却在心里暗爽,将毕冉还有李光地安插入都察院,实际上就是要将明珠党羽控制监督起来。

毕冉和李光地此刻已经站了起来从梁九功的手里接过圣旨,毕冉手里拿着圣旨却觉得这个明黄绣着龙纹的锦帛卷轴很是扎手,犹如烫手山芋一般。

其他官员有意无意的瞥视让毕冉和李光地浑身不自在,从闲职中突然提拔到相当于纪检单位的部门,还是里面重要的干事,这满朝文武以后都在自己的监督之下,这般重要的职务,让自己无所适从,甚至觉得自己的自由也已经彻底被拦腰截断,仿佛自己和李光地以后的一言一行都被那位坐乾清宫龙椅之上的皇帝,还有站在殿里面诸多的文公大臣给监视了起来。

毕冉和李光地一言不发,因为已经无法推辞,在满朝文武的面前,不能落康熙的面。

不过兵部尚书的发言,让他们两人宛若众矢之的的情况之中解脱。

康熙听到赣州的军报之后,彻底的坐不住了,其他官员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赣州告急的消息所吸引。

索额图作为众官之首,看到年轻的康熙此刻不淡定的表现,急忙出列对时任兵部尚书的明珠问道:“赣州告急,为何要等到宣读完圣旨再上奏?”

明珠哼道:“索额图大人,宣读圣旨如此重大的事情,我岂敢截断?”

康熙看着明珠和索额图又开始在朝堂之上辩驳嘴角,实在是忍无可忍,一巴掌拍在身前的龙案上,大声驳斥道:“索额图,明珠,如今什么时候了,你们两位作为百官之首,非但不带头表率,反而经常进行口角之争,你们如何统领百官,如何管理的了下属。”

说完顿了顿之后,走下台阶,看着低头不语的索额图和明珠,背着手说道:“吴三桂在短时间之内连续拿下广西和四川全境,云贵两地也实际在他的控制之下,云南巡抚朱国治,为了抵御吴三桂造反,杀掉自己的儿女,他本人被吴三桂开膛破肚,首级被拿来祭旗,枭首示众,可朕却保护不了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现在耿精忠攻打江西赣州,简直是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孰可忍孰不可忍,我堂堂的大清江山,岂能让两个白眼狼给欺负到头上。”

康熙说完之后,殿内鸦雀无声,气氛非常的压抑。

毕冉用传音之法在李光地的脑海里面说道:“耿精忠打赣州,这个时候我估计已经被打下了,你们这个时代的信息不灵通,我估计等下还有急报。”

李光地眼睛瞪大的看毕冉,脑海里面的语气有些不容置信的对毕冉说道:“怎么可能?赣州也算是战略要地,重兵驻扎,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攻下?”

毕冉在脑海里面回道:“只怕现在形势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了,我记忆里面的那些原历史信息已经没有一点作用了,有个高鼎帮助吴三桂,让其知晓三百年后的事情,耿精忠可能有费琢那个王八蛋帮助。”

李光地有些惊讶的问道:“费琢?那个神神叨叨的诡异少年?你怎么确定他会去帮助耿精忠?”

毕冉直接分析道:“这还不简单,高鼎已经选择帮助吴三桂,而广东的尚之信我们前一阵子一直在和他打交道,那家伙就是个扶不起的烂泥,唯一有反心以及有实力的就只有你的大仇家耿精忠了,要是我也会选择他辅佐,要知道费琢可是一心想把这个清王朝给推翻的。”

但还有一部分毕冉没有和李光地说,因为时间牵引者和逆时者的斗争,毕冉并不想让李光地知道,因为李光地作为普通人,牵扯进入如此高次元的战斗,并不是什么好事。

李光地还没来得及在脑海里面回毕冉的话,外面就又要官兵将一封加急奏折递上。

还是兵部的奏报,明珠急忙结果奏报,打开之后神情惊愕,康熙没有问,直接走到明珠的面前,夺过折子,看完之后神情大变,直接把折子扔在地上。

来回渡步,满脸愤怒,嘴里骂咧咧的:“奇耻大辱,简直是奇耻大辱!”

索额图见康熙如此暴怒,而折子又正好掉落在毕冉的脚下,索额图给了毕冉一个眼色,示意毕冉捡起折子。

毕冉会意之后,蹲下弯腰捡起折子,看了一眼,果不其然,赣州果然已经彻底沦陷。

毕冉见折子递给索额图,索额图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惊的是脸上煞白,不到一日赣州沦陷,这对朝廷,对康熙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也就是说之前做的一切都毫无用功,毕冉更是知道杰书二十九岁被吴三桂派人暗杀,这个在原历史淡定将耿精忠挫败的王爷,如今已经埋入黄土,这个时空之中失去了一位能抗衡的耿精忠进军的能将。

康熙黑着脸,透过殿的大门看着殿外,看着乾清门的屋檐,许久之后才将自己的情绪平缓下来,周围的官员都不敢吱声,包括之前才被训斥的索额图和明珠。

康熙走到毕冉的身边,手搭在毕冉的肩膀上,缓缓的开口问道:“毕冉,你能告诉朕,是什么能让耿精忠吴三桂这样的人屡次破我严守以待的城池?”

康熙这话问得有些耐人寻味,毕冉不知道康熙为什么会问他,这个问题不是应该问掌管兵部的明珠吗?为什么会是问他这个在朝廷之中没有任何履历,只是因为救了福全,再加上索额图的操作而进入都察院的自己。

可是不回答又不行,毕冉只好硬着头皮回道:“启禀皇上,臣对打战的事情并不熟悉,实在看不出其中的道理,不过,耿精忠和吴三桂都是武将出身,久经沙场,自然在兵法上面有独到的造诣,而且朝廷用兵的习惯和章法可能早就被他们研究通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在想可能是这个缘故吧!”

康熙转过头又问李光地道:“李光地,你有何见解?”

李光地顺着毕冉的话意回康熙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吴三桂和耿精忠必定是蓄谋多年,养兵蓄锐,自然起兵之处兵强马壮,后方供给雄厚,再者兵贵神速,打的就是个速度。”

毕冉和李光地都有意的没有透露对方是有高人相助,否则按照原本历史来看,两人起兵也就是闹一闹而已,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

历史上两人七十万大军败给了朝廷的十五万大军,可见原历史中的三藩也不过是三个酒囊饭袋的野心家而已,根本不是康熙的对手。

可惜在这个克隆的世界里,有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有很多的变数,这让作为凡人的康熙根本无法想象,他要面对的是什么。

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高智商高学历的老头,一个是堕落的时间牵引者,在这个时代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康熙要对付的不是吴三桂和耿精忠,真正要对付的其两人背后的高鼎和费琢。

虽然毕冉在康熙的阵营之内,但毕冉的身份却不敢曝光,所以也就很难被康熙发挥出毕冉的作用。

此刻的清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比两百多年后的清末时期更为严峻,原本稳定的清王朝在赣州陷落之后彻底宣告进入了动乱时期。

听了毕冉和李光地的接受之后,康熙没有说话,而是独自一个人兀自的走到大殿的大门边,梁九功急忙尾随,其他官员也充满的集体转身看着康熙的背影。

众臣齐唤:“皇上……”

康熙站在门边片刻之后,缓缓的开口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削藩诏书已经下了,但是贼人却是要朕的江山,朕的龙位,朕的头颅。”

说到头颅的时候,康熙的语气加重,手里的拳头紧握,重重的捶在门框之上,众臣齐齐跪下,再次高呼:“皇上……”

沉默片刻,康熙严肃的开口道:“下旨,全面清剿耿精忠,吴三桂两个忤逆之贼,平叛三藩。”

索额图和明珠率先开口应道:“遵旨!”

其他众臣也跪地应道:“遵旨!”

康熙回头对众臣说道:“起来吧!”

众臣谢礼道:“谢皇上圣恩!”

明珠站起身后,拱身俯首的对康熙说道:“启禀皇上,四川全境已经落入吴三桂的手里,要不要王辅臣从陕西和甘肃两地出兵收复四川?”

索额图这个时候从明珠的身后走出对康熙道:“皇上,臣觉得四川盘地易守难攻,朝廷需要费多少兵力才能将四川收复,而如今江西赣州沦陷,耿精忠下一步究竟是继续深入那些江西全境,还是另有他图,我们不得而知。若耿精忠继续北上,直隶一带岌岌可危,当务之急应当将尽力放在东南,而不是西南。”

康熙思索一番之后,说道:“索额图说的有道理,西南可以让王辅臣暂时洞察吴三桂的动向,此刻的应该把重点放在收复赣州,阻挡耿精忠进一步北上。”

福全也走到索额图的身边说道:“皇上,臣愿意率领精锐阻击耿精忠的大军。”

福全突然自告奋勇的邀战,这是毕冉所没有预料到的,按照原历史福全确实是个军事上面的人才,吴三桂渡江之战,就是福全所挫败。

康熙回头说道:“裕亲王自告奋勇要去平叛动乱,朕深感欣慰,那朕就封你为将军王,率领十五万大军南下平叛。”

说完又看了眼毕冉之后道:“虽然毕冉跟个晋升为都察院左督御史,不过朕要派你跟着裕亲王一同南下平叛,毕冉你认为如何?”

毕冉愣了一下,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康熙要派自己随军出征,而福全回头看了自己一样,说道:“皇上圣明,臣正要向皇上建议让臣带着毕冉一同出征。”

康熙轻笑道:“看来君臣心有灵犀,想到一处去了!”

这个结果对索额图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毕冉又可以去军队攒军功,只要把毕冉扶持起来,那么在朝廷之上,明珠明显不会再是自己的对手。

面对这样的情况,明珠和索额图还是想着怎么发展党羽,怎么壮大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势力。

毕冉知道索额图打的算盘,不过自己也是因为索额图才能胡混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即使被索额图利用,毕冉也没有说什么,毕竟被他利用,总比被其他人利用的好。

明珠对康熙这个决定觉得不妥,主要是明珠知道毕冉和李光地现在是索额图的人,要是被毕冉和李光地两人平步青云,这个对自己的威胁很大。

所以明珠反对道:“皇上,毕冉虽然在云南广东完成了朝廷指派的任务,功劳很大,但是他毕竟履历浅薄,而且从来没有领兵打过战,只是区区一介文官,何以随裕亲王南下平叛,而且言官出征,闻所未闻呀!”

索额图站出来驳斥道:“言官怎么就不能出征?虽然在本朝没有先例,但既然裕亲王和皇上认为可行,未尝不可以一试?”

明珠和索额图争锋相对道:“言官纠察内外百司之官邪,岂可以随随便便的出京打仗,这不是不务正业吗,于理于法都不通,我认为皇上应该另择他人。”

毕冉表情变动,时而噘眉,时而弄眼,李光地在一旁看着毕冉听索额图和明珠的争论而表情夸张,忍住而不让自己笑出声。

福全出来解围道:“虽然毕冉作为言官,随我出征确实不妥,但毕冉此刻还没有正式入职都察院,皇上可以暂缓毕冉入职都察院,算是臣借他随军。”

听到福全建议,索额图乐的只想拍案叫绝,康熙点头说道:“好,就按裕亲王说的办,此事就此打住,无需再议!”

明珠虽然还想辩驳,阻碍毕冉随军,但是皇帝已经把话茬给掐断,他也只能闭口不言。

最无奈的就是毕冉,他全程没有开口,一直看着他们在争论。

毕冉内心无奈的说道:“真把我当做物品甩来甩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