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造皇劫 > 第六十五章 反清势力的浮现(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

索额图叫出李光地的名字,让毕冉和曹寅着实有些吃惊,而李光地也觉得有些意外:“想不到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编,索额图居然会记住他。”

索额图此时只觉胃里翻腾,忍不住的想吐,他下意识的捂着自己的嘴,打了个嗝,硬是忍住没吐出来。

“李,李光地,你怎么,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告……假回老家省亲了嘛?”:索额图身体摇摇晃晃的说道。

李光地虽然很意外,但是索额图这么一问,他也只好回道:“下官在老家遇到点事情,不得已……”

“晕死我了,你,你说什么?”:索额图脚下一软,已经醉的七荤八素,他那胖胖的身体像软泥一般,扶着他那个随从力气不够根本拽不住摊下来的身体。

“快扶索大哥回去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这喝的烂醉如泥的,这是喝了多少呀?”

毕冉和曹寅急忙过去扶着摊下来的索额图,李光地楞在原地,对这种状况有些呆若木鸡。

两人帮忙把索额图扶回房间之后,走出来见李光地还楞在原地,便说道:“光地兄,见怪莫怪哈,他海量,只是不知道今天喝了多少才喝到这副德行。”

李光地觉得自己的三观有些被颠覆了,之前在京城任职的时候,那些高官都是一副正正经经的样子,而且李光地在考殿试的时候见过索额图,觉得索额图有些趾高气昂,应该是那种难以相处的人,而今天却是这副模样,实在是在意料之外。

而看索额图和毕冉的相处如此融洽,这明显不是上下级关系这么简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极其亲密的兄弟之情。

毕冉笑着对李光地说道:“光地兄,早点休息,明天再说。”

李光地点点头说道:“好,毕兄弟你也早点歇息。”

……

……

清廷接替明朝不过是短短的二十九年,以武力用了接近十年的时间镇压汉人,此时明面上的反抗已经被彻底抚平,而暗地里还是有很多自发而起的反清组织,只是他们没有发展群众的想法,因此只是小打小闹,对清廷的统治完全没有任何威胁。

整个江南七省,不知道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反清组织,而大多数都是那些江湖门派,但他们打着旗号不同,有的打着南明隆武帝的旗号,有的打着南明永历帝旗号,有些人只是单纯不服满清鞑子的统治而暗中跟朝廷作对。

但这些组织各种为战,如一盘散沙,完全集中不起来,虽然台湾的郑经,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之信,西南的吴三桂,一直想集中这些势力起来对抗清廷,只是这些人平时都互相对抗,互相猜忌,根本不可能聚集的起来。

谁都不服谁,这样的情况从明末延续到南明,再到现在康熙十一年,南明隆武帝一派现在也就只剩下台湾郑经这一支势力还勉强能和清廷抵抗。

而所有势力中,唯一晓得发展底层百姓力量的组织只有附属于台湾一方的陈永华,他顶着清廷的通缉,耿精忠的打压,在福建宣传以及发展反清的势力,以福建莆田少林为主发展江湖势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已经有数万之众,在清廷的悬赏中已经被列入头号人物,不少靠悬赏为生的人,都盯着这个陈永华,要知道清廷居然甩出十万两的悬赏银,抓到活的十万两,死的也有三万两,然后人都不可能禁得住这种诱惑。

而这位陈永华,字复甫,福建漳州角美人士,是清朝初期福建一带有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于顺治年间就前往台湾为台湾的文化教育打下基础,几乎是台湾文化的奠基者。

他非常积极对抗清廷,以玄天上帝的名号为掩护秘密发展势力,其中以他为主的势力就发展出了很多派别,就比如几十年后的乾隆朝出现的‘天地会’,再到之后的‘洪门’……

而可能是影视剧的和武侠小说的影响,很多人,包括毕冉这个历史白痴在内都以为,真实历史上的陈近南是个武功高强的宗师,而其实陈近南只是个文弱的读书人,根本不懂舞刀弄枪,在现在的康熙十一年更不可能会有什么‘天地会’这样的组织。

其实毕冉在江宁这几天也有听说过这个陈近南的事迹,民间的传闻和自己看的小说和影视剧虽然有差距,但是版本差的并不是很远,基本都把这个陈近南吹捧成神一样的人物,民族英雄之类的。

甚至有些民间文人写话本小说的,还捏造出什么‘红花会’这类虚构组织,因此后世写武侠小说作家,估计也是凭借这个时候遗留的民间传闻为基础创作出小说中,以陈近南为主的反清复明组织。不过这些的的确确是杜撰。

虽然没能见到陈近南的真人,但是内心充满的憧憬,毕竟被鹿鼎记里面那句‘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毒害的其中一个。

在毕冉的想象中的陈近南就是影视剧那样威风凛凛的侠之大者,简直是童年偶像之一。

江宁内城之外,靠近紫金山附近,那日头戴斗笠和毕冉擦肩而过的男子,来到一座寺庙前,他大声的念道:“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而寺庙的大门打开之后,走出一位小和尚警惕的看了看周围后小声问道:“您是?”

那头戴斗篷的男子对那小和尚说道:“陈近南”

那小和尚面露喜色的说道:“先生,你终于来了,住持等您多时了。”

陈永华淡淡的说道:“进去再说,这外面不安全。”

那小和尚把门推开,侧身让开给陈永华进入寺内。

这个寺庙比较小,而且这个时候没什么人来上香火,因此寺内很冷清,就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和尚在扫地,开门迎接陈永华的小和尚带着陈近南进入寺后面的偏房。

来到偏房前,里面传来一苍老的声音:“是先生来了嘛?”

小和尚在门前隔着门回应道:“是的,先生到了。”

“那进来吧。”

小和尚推开房门,站到一边对陈永华说道:“先生,请进。”

陈永华走进房间后,小和尚便关上了房门,房间内只剩下在闭着眼睛盘坐着,捻佛珠,口里念着佛经的老和尚,还有环顾房内四周一下之后,摘下头上斗笠的陈永华。

这时因为斗笠脸被遮住的陈永华,露出他那俊俏的脸庞,他头发是梳着大背头,脑后垂着辫,这是那个时候不愿意剃头的汉人为了行动防备,不得已弄成这样掩饰的发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那住持轻声说道:“先生,坐下吧。”

陈近南拖来一把椅子坐下之后说道:“妙觉大师,这次我过来是带着南少林方丈的书信过来的。”

妙觉闭着轻声说道:“先生这次过来江宁,除了带来南少林书信,应该还有其他事情吧。”

陈永华应道:“没错,这次过来,主要的目的还是因为吴三桂。”

妙觉这时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对陈永华说道:“那个汉奸?”

陈永华点头说道:“吴三桂到处招兵买马,欲明年开春之后起兵,已经联系福建的耿精忠已经郑王爷,我收到密报前一阵子他手下的刘玄初来过江南,我想问问大师您会见过这个人吗?”

妙觉回道:“他有来找过我,但是我闭门不见,这种能出卖民族,出卖主子的人,这个时候说什么反清复明,简直是笑话,他有什么资格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他可是亲自杀死永历皇帝的凶手。”

陈永华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我知道天下人都恨吴三桂,但是眼前有实力推翻那些满清鞑子的人就只有他,我得意思是可以借用他的手先把满清鞑子赶出关外,之后再找回崇祯爷的后人,光复明室。”

妙觉摇头说道:“老衲实在无法与那种人为伍,如果说打起旗号的是我隆武皇帝,老衲自然是义无反顾。”

陈永华再次劝道:“大师,您曾经是隆武帝的近臣,江宁这个地界曾经隆武这一派的势力还是以您为尊,这次联手反清,我还是希望大师能聚集起那些反清义士,共谋大事。”

妙觉停下捻佛珠,手慢慢放下,虽然满是皱褶的脸平静如常,但陈近南却能感觉到他身上露出的难以掩饰的怒气。

“先生,此事不必说了,如果此次是说这件事,你请回吧……”

陈永华想不到妙觉会因为这么生气,面露尬色说道:“大师,近南也只是为了反清大业着想……”

妙觉口里念着佛经,身上的怒气缓和了下来,之后又风轻云淡的说道:“先生,你此番前来很危险,要多加小心,清廷已经派下钦差清缴所有潜伏在江南的反清势力。”

陈永华捋了捋下巴修剪精细的山羊须问道:“可知派的是谁?”

妙觉说道:“助那康熙小皇帝擒拿鳌拜的第一功臣。”

陈永华疑问道:“是那索额图?”

妙觉轻轻的点点头后说道:“索额图带着两名年轻人前几天才来到江宁,其中一名就是清廷在江南的头号探子曹玺的大公子曹寅,另一名年轻的官员从未听说过,故没有任何他的信息。”

陈永华有些不解道:“为何清廷突然有这么大的秘密动作?”

妙觉回道:“如果情报没误报的话,应该是一个多月前,有一起人夜袭清廷当今的太皇太后所引起的。”

陈永华说道:“这事我略有耳闻。只是没想到会牵连到所有反清组织。”

说完后,陈永华突然想起了在今天下午在江宁内城偶遇了曹寅,这个曹寅他是认识的,而且是几乎整个江宁地界的反清地下组织的人都认识那个曹寅。现在他更在意的是那个和擦肩而过的毕冉。

陈永华若有所思的嘀咕道:“和我擦肩而过的那个年轻人,气质和常人不同,莫非就是另外一个身份不明的年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