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剧从长津湖开始 > 第181章 向八莫进军

穿剧从长津湖开始 第181章 向八莫进军

作者:火枪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2:00 来源:笔趣阁

这支守备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以是逸待劳,堪称缅北日军的最后一张王牌,其主力部队为日本陆军的第二搜索联队。

所谓搜索联队,是日军中一个独特的编制。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军部队普遍在步兵师团中编制有骑兵联队或着骑兵大队,辖二至四个骑兵中队,作为师团的侦察力量和快速突击队。

随着战争的推进,以及卡车、摩托车、炮车、坦克、飞机等新兴力量的加入,日军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在战场火力日益密集的情况下,骑兵的生存能力越来越令人担忧,根本扛不住大炮和重机枪的冲击,因此骑兵部队已经成为战争的鸡肋,用着不爽,弃之可惜。

于是日军利用师团原有的精锐骑兵,将其从骑兵改为乘车步兵,并佐以装甲兵,组建成新式的摩托化混成部队。

这样的部队,在机甲化进程较慢的日军中堪称异类,他们既拥有较现代化的作战手段,又继承了日军骑兵部队的机动性,因此往往是一个师团中最有突击力的部队。

第二搜索联队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隶属于第2师团,第二搜索联队拥有两个摩托化乘车中队与两个装甲车中队,全部实现机械化。

按照日军第33军本多政材将军的思路,原好三的装甲部队应该将八莫变成一根钉子,死死挡住驻印军。

只是,这样的排兵布阵从一开始就预告了失败。

因为用装甲部队固守八莫,就相当于抛弃了战车的突击优势。

这样一支机动性极强、主要由老兵组成的突击部队,没有被日军用于突袭作战,却用来守城,本身已经是一个用兵上的失误。

这大概也是日军的无奈之举,因为作为缅北作战生力军的第2师团,经过和远征军的几次交战,所属的七个联队中,有六个都基本被打残,只有第二搜索联队因为作为预备队基本没有参战,还有较强的战斗能力。

但无论如何,让一支摩托化部队去打防御战,都是大大降低了其使用价值。

不过有这样一能打又能跑的部队在,日军仿佛吃了定心丸,扔抱有翻盘的幻想。

现在日军仍然控制着缅南一大片区域,包括腊戍、芒友、遮放等大小城镇的土地。

因此日军感觉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尚有回旋的余地。

从密支那到八莫大约300华里,攻打八莫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沿伊洛瓦底江东岸南下,从东侧切断八莫与南坎方面日军的联络,然后攻城;另一条是小路,沿伊洛瓦底江的西岸南下,到达八莫对岸的太平江,然后渡江攻城。

按照预定计划,驻印远征军在密支那的部队大举东进,这次攻击作战,本来是新一军和新六军两路齐头并进,但进攻部队走着走着,却摆来了一个分成左、中、右三纵队的奇怪队形。

担任主攻的,是左路孙立人的新一军,从密支那沿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攻击前进,目标直指八莫。

中路是廖耀湘的新6军第50师则向南直插,从八莫以南的南支、曼那等地直取西堡,从战术上看,是要肃清八莫以南的日军第2师团的策应部队,掩护新一军对八莫的攻击。

而在这支策应部队的南边,还出现了一支莫名其妙的右纵队,这个右纵队是不请自来,不是华夏的军队,而是婴国的陆军第36师。

按照孟巴顿的说法,这是掩护盟军的右翼安全。

但很多人心知肚明,大婴的这支部队,与其说是去打日本人的,倒不如说是防驻印军的!

在大婴帝国的心中,虽然日军前两年占领了缅南的大部分区域,但他们依旧认为,这里还是大婴的殖民地。

大婴帝国无法接受华夏大军继续往南推进。

如果华夏在这里继续扩大影响,会引发无可避免的外交摩擦。

果军中一直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存在:认为远征军第一次作战时,婴国人的如意算盘就是让华夏军掩护其撤退,故意不想让华夏军打赢。

大婴帝国算是把坑人做到了极致。

所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过,八莫之战仅靠婴军根本打不下来,所以经过一顿讨价还价,最后还得是远征军出手。

按照战略部署,日军为了挽救缅北的败局,发动了豫湘桂大会战,步步紧逼,一直逼到了雪峰山,国内形式十分严峻。

因此,廖耀湘的第六军刚刚东进不久,便收到了空运回国的命令。

留下了第50师配合第一军继续进攻八莫,他自己则带着第14师和新22师回国。

而戴安澜的第200师,现在仍然属于滇西远征军方面的序列,同样得到滇西总指挥部的命令,暂时不用回去,继续配合新一军东进。

不过,攻击八莫的主力还是以新38师、第30师和第50师为主。

第200师作为预备师,暂时跟着潘毓昆的第50师后面进攻西堡。

西堡,是日军在缅甸中部的军事重镇。

两年前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日军就是出动了一个师团,通过丛林穿插,经西堡向北,攻占了远征军的后勤中心腊戍,导致军心不稳,使整个缅甸战局急转直下。

更重要的是,西堡到缅甸古都曼德勒的路程只有124英里。

潘毓昆带领的第50师,这一次实行的战术是纵深穿插,企图在南部截断日军前往八莫的增援部队,掩护和策应新38师从正面进行进攻。

根据谍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驻扎在西堡的日军,番号极为庞杂,共集中了包括第29、第56、第113、第146、第148五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还有23个其他辅助单位的部队。

要是齐装满员,这批日军可以达到三万名,只不过现在都是一群被打散撤退到这里的小股溃兵,临时拼凑在一起,只有不到2000人。

所以,潘毓昆预估了一下敌我实力,又加上后面还有戴安澜的第200师托底,他带着第50师对西堡的外围发起了强攻。

第50师的突击过于快速与犀利,西堡外围据点里的日军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打垮了,毫无招架之力。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第50师就扫清了西堡的外围据点,这种突如其来的强攻给了日军极大的震撼力,番号庞杂的日军守军来不及协调就被击溃。

日军各部不得不迅速后撤,在西堡以南的南渡河边组织起河防阵地,继续顽强抵抗。

同时,日军第146联队的第一大队第三中队的中队长中村悠二,借助靠河的一处355高地进行防守,并呼叫以七辆九七式装甲车为主力的战车部队,掩护他的步兵联队反击华夏军队的进攻。

面对南渡河的阻挡,以及355高地和七辆战车,潘毓昆的第50师的凶猛攻势终于被阻挡了下来。

敌我双方以南渡河为界,驻扎了下来。

先遣团的战车连轰隆轰隆的开进,迷龙、不辣、蛇屁股这些人,为了省下脚力,学会了搭顺风车,爬到坦克上面坐着。

坐在坦克盖子上面虽比不上开坦克,但当战车飚起来的时候,同样也很爽,豆饼终于过了一把瘾。

康丫指挥着八辆战车到达了第50师驻扎的区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