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好莱坞新世纪 > 121 院线的想法

好莱坞新世纪 121 院线的想法

作者:时光不会停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4:37 来源:笔趣阁

纽约,西蒙·派克坐在九头鸟基金的办公室里,手里拿着一份报纸。

翡翠鸟电影公司花费2500万美元从《终结者2》的两位制片人安德鲁·瓦伊纳和马里奥·卡萨手中买来了《终结者》的续集版权。

“老板,翡翠鸟电影公司准备开发《终结者4》的,他们已经开始筹备了,”这次跟随西蒙来纽约的是玛莎·考斯比,说话的时候也抑制不住的激动。

“《终结者3》是03年上映,然后阿诺·施瓦辛格竞选成为了加州州长,去年他都连任成功了,肯定没时间参演,《终结者3》没有詹姆斯·卡梅隆执导,比起前两部算不得成功,《终结者4》又没有了灵魂人物阿诺·施瓦辛格,还真是一个挑战唉,”西蒙摇了摇头,当然知道就是未来那部失败的续集《终结者2018》了。

《终结者》版权很复杂,最先詹姆斯·卡梅隆1美元卖给了第二任前妻手上;1984年至1990年,该片版权归赫姆戴尔公司所有;1990年时候,该片版权又被卡洛可公司获得了;1995年卡洛可公司因为《割喉岛》惨败而破产被米高梅收购的时候,两位制片人安德鲁·瓦伊纳和马里奥·卡萨用1500万美元从卡洛可公司手中购买了该片版权,进而在2003年开发了《终结者3》未获得成功。

“翡翠鸟电影公司正在为《终结者4》融资,寻找发行商,我们也收到过融资请求,”玛莎·考斯比解释道。

“我们现在哪有钱,而且《终结者》系列投资也大,我们连发行都没有,单纯的投资者,也没这个必要,那几家大发行商应该还是看好这个系列的,”西蒙可不想掺合《终结者》这趟浑水。

“老板,安东尼·明格拉已经去德国那边谈好了电影基金和退税的事情,《生死朗读》,是不是可以正式开始拍摄了?”玛莎·考斯比询问道。

“凯特·温斯莱特已经接触过了吧,她的《革命之路》已经拍摄完成了吗?”西蒙询问道。

玛莎·考斯比点头道:“已经差不多了,凯特·温斯莱特的戏份基本结束了,她看过剧本,对角色非常有兴趣!”

“那就开始吧,我希望《生死朗读》能够在明年年底上映,用来冲击奥斯卡,”西蒙明年的野心可是很大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不用多说了,再加上这部《生死朗读》,就是三部奥斯卡最佳提名的影片,明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改革,入围的电影会增加到10部,2009年需要一个大惊喜。

毕竟,2008年的奥斯卡,星海影业今年上映的《老无所依》就是冲着最佳影片去的。

发行厂牌的知名度,奥斯卡的推广效应还是不错的,看看狮门影业当年发行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之后,股价都涨了不少!

“玛莎,知道为什么这次我把你带过来而没有带劳拉吗?”西蒙靠在椅子上询问道。

玛莎·考斯比摇了摇头,最近自己负责的就是收集一些独立发行商的各方面信息汇总过来。

“院线,现在国内的四大连锁影院帝王娱乐,AMC院线,喜满客影城和卡麦克院线之外,其余的院线公司都是小型连锁院线,星海影业需要需要入股一两家院线公司来保证未来电影的影院发行,”西蒙解释道,毕竟派拉蒙法案在80年代就名存实亡,现在各制片公司都在各院线公司有股份,盘根错节的交叉持有。

“老板,那我们入股什么规模的影院连锁公司呢,商业多厅影院或者独立艺术院线?”玛莎·考斯比询问道。

“以多厅影城为主,艺术院线的剧院观众青少年偏少,而且位置也在特定社区或者偏僻地点,不适合我们,”西蒙当然主要是想入股以商业多厅影院为主的院线。

“旗下有三四十家影院就差不多了,屏幕数400以上,”西蒙的要求不高,如果手上有院线管理人才的话,就直接收购一家小型连锁影院公司了。

“噢,好的,我会整理好一份报告的!”玛莎·考斯比点了点头的说道。

西蒙点了点头,玛莎·考斯比的专业性还是不错的,在数据方面有一定的天赋。

玛莎·考斯比离开之后,西蒙看着电脑屏幕上奈飞的股价,从年初的30美元一股,现在跌到只有20美元了,分离出DVD销售业务,成立在线视频服务,看来对公司的冲击很大啊。

DVD销量的下滑,高清DVD方面HD-DVD和蓝光DVD的斗争,奈飞作为现在的DVD最大租赁公司,意识到该转型了。

西蒙敲着桌子,奈飞的DVD业务自己当然不关心,其实论起赚钱能力,当然不如之前的百视达,毕竟奈飞主要是租赁,百视达很大业务是出售。

可是,奈飞的几千万订阅用户就非常值钱了,这可不是百视达那种不活跃用户,这几千万DVD业务的用户可以很快转换成在线视频方面的用户的。

20美元一股,奈飞的市值差不多是40亿美元,股价随着DVD销量的降低当然还会降,只要奈飞没有开始自制剧集,都不用担心。

资金,一切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来支持,发行网,在线视频,电影上下游产业。

西蒙·派克随即起身,准备去和南希·戴维斯聊聊。

“南希,老板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我按照大数据分析了最近5年来的所有次级贷款,目前只有出现15%的信用违约,整个房贷产业将会完全崩溃!”说话的人是南希新招来的一个业务经理,对大数据很痴迷。

“你看看,这是红色警报,其实现在的美国经济真的被房产给绑架了,金融衍生的打包服务根本不能解决问题,风险分摊的前提是大部分项目正常,房产,不会无休止的涨下去!”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南希·戴维斯问道。

“吸收外部资金,我们需要更多的子弹,组建私募基金!”业务经理很快回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