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平叛(三)

文帝本纪 第二百五十一章 平叛(三)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随着武将们陆续抵达掌控军队,粮草军需就位,局面逐渐稳定下来。李竹攻打桃州南部要塞瑞阳县,首次失利。

可李竹并不慌乱,这样的局面她早有预料,只要能牢牢占据桃州这一半地盘,用心经营起来,不是没有划山而治的机会。

薛绪在正面攻了几次城,皆无功而返。山中的薛思雨,还在艰难行进中。李竹对山中地势十分熟悉,沿途设下许多陷阱,薛思雨不得不小心提防,进度缓慢。

皇宫中,元晗正看着战报,只听外面传来一声巨响。听声音竟是十分近,以致于感觉窗棱都在震颤。

“青岚!”

青岚进门的时候也是一脸茫然。

“去看看怎么回事?”

不料这一去就是许久,回来的时候跟着两个人,工部尚书高定贤和元显。

最扎眼的便是元显了。

她穿了身褐色短打,发丝衣摆上尽是未拂尽的尘土,看上去灰头土脸,表情却是十分兴奋。

元晗没想到让人去看看那一声巨响是怎么回事,却带回了这两个人。难道是她们弄出来的动静?

二人行礼后,高定贤先开口解释:“恭喜陛下,十八殿下忧心前方战事,改进了攻城车,威力大大提高。方才的动静,便是十八殿下的试验。”

工部在皇宫西南方,动静能穿过小半个皇宫传到御书房来,可见威力不小。

“十八妹?此话当真?”

元显难掩激动:“臣妹研究好久了,以往的攻城车需要士兵保护,城墙上若有弓手,伤亡惨重。臣妹改良的攻城车,内部有踏板,下面安排士兵踩踏踏板,便可让攻城车前进。里面还安置了强弩石炮,威力大增。”

高定贤听她说第一句就想捂脸。

一介皇女,没事研究攻城车,还研究了好久,这不是摆明着让皇帝猜忌吗?她已经美言为元显忧心前方战事,可等元显一开口,自己把底细撂了。

元晗虽然也奇怪元显研究攻城车做什么,可现在更关心攻城车的威力。

“好,十八妹可否再给朕演示一遍?”

没什么比自己的功绩被人认可更开心的事了,元显当即点头。

若是有了这样的利器,桃州的战事就能打破僵局了。

“青岚,把枢密院的人都叫上。十八妹,把你的攻城车弄到校场上去。”

一众人都忙活起来。

很快,皇城北面的校场上聚集了乌泱泱的人群。

改良后的攻城车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高三丈,分为四层,像一个尖顶木屋。木质结构外面蒙了一层牛皮,最下面还围了一层铁板。

主要变化在轮子数量比之前更多,直径也更大。

薛畅看了一眼,眼前一亮:“十八殿下的这一台,看上去更稳。轮毂连接处也有改动,速度应该也更快。”

元显和禁卫们,指指点点说了半天,这才退到场外元晗的位置:“皇姐稍稍退后,强弩石炮的射程更远了。”

元晗招手,一队手持盾牌的禁卫过来,将一行人牢牢围住。

“开始吧。”

只见禁卫们有序登上攻城车,最下层的禁卫们用力踩踏板,攻城车便朝着临时搭建的城门冲去。

攻城车起步艰难,但动起来后速度越来越快,矢石能射到高数丈的地方,打击城墙上的人足矣。不是十余息的时间,攻城车重重撞上城门,发出巨大的声响,正是元晗先前听到的动静。

之前离得远,现在近距离观看,只觉地动山摇,城门城墙如同纸片一般,砖石木块倒塌的动静,让地面都在震颤。

“好!”薛畅难掩心中的激动。

元晗也向元显投去赞赏的目光。元显更加目光灼灼,双颊因激动而泛起红晕。

“虽说这个城墙和城门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坚固程度必然不如战场上的城墙和城门。但是攻城车的威力,皇姐看到了,上了战场不消几个回合,必然能破开城门。”

薛畅点头称赞:“不错。不仅威力上来了,而且给攻城车里士兵们的安全也提供了保障,大大减少了攻城的伤亡。”

元晗更是赞许:“难为你有心了。”又转而吩咐高定弦:“你亲自看着,命人连夜赶制,送到桃州的战场上。”

薛绪军中上下因久攻不下,正憋着一口气。这样的攻城车一送到,当即大喜,立即组织军队准备反攻。

景成三年正月二十日,薛绪率人收复桃州三县。

正月二十七日,又收复一县。

李竹此时眉头紧锁:“元晗从塔里那里得到了匠人,又缴获了我们的武器库,我们在兵刃上的优势荡然无存。现在又不知从哪里得来了这东西……”

话中未尽的担忧之意无需明言。

“这东西前些日子攻城的时候还没有出现,显是刚刚打制出来的,”转而又问李菁,“陛下,可知大周朝中有谁擅制这些东西?”

李菁虽然不知这个攻城车究竟是谁研究出来的,但她倒是真的知道元显对这方面一直很感兴趣。即便不是她的功劳,也是出了一份大力的。

可这话不能告诉李竹,只能打了个马虎眼,推脱不知糊弄了过去。

李竹也并不是真的想知道究竟是谁发明的,现在东西已经上了战场,再追究发明的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只能召集部下研究应对之策。

这种攻城车威力大,更安全,可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无法用于山路,或者说是崎岖不平的路。

李竹手中不乏能工巧匠,很快就找到了应对之策。

在薛绪企图收复第六个沦陷的县城的时候,南朝军队的应对之策尽显。

他们在城门口铺满了崎岖不平的石头,这样一来,攻城车便无法顺利通过。若是安排士兵进行排除,便是给了城楼上弓手们打击的目标,又有了不少伤亡。

眼见春耕在即,过了春天,李竹的南朝军队,便有了足够的粮食。一旦让她们站稳了脚跟,一场拉锯持久战不可避免,对于大周大大不利。

不能再僵持下去了,必须另寻他路打破僵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