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三百零八章 造船

文帝本纪 第三百零八章 造船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景成十四年九月,遭遇了诸多变故的皇宫,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当真?”元晗喜上眉梢,“你说工部造出了千石之船?”

“正是,”青岚笑着道,“高尚书和工部的大人们请陛下移驾通南渠。”

“好,好,好,”元晗起身,“备马,轻车简行。”

工部尚书高定贤领着一众官员候在御书房外,见元晗出来,皆拜伏跪倒:“臣等不辱圣命。”

元晗心情激动,众人簇拥着她向通南渠行去。

未到河边,远远便见到高耸的桅杆。走到近前,尽管早有想象,元晗还是惊叹于这艘船的高大。

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粮千石,以整木巨枋制成。船板榫接钉合,油灰捻缝板,兼具载货、船速和平稳。

元晗正要登船细看,只见人群之中元显赫然在列,不由虚点了点她:“你不是在沂州修运河吗?什么时候回京的?”

元显分开众人,陪着笑脸:“臣妹听说工部的船造出来了,按捺不住,日夜兼程赶回来的,今早刚到。”

元显在外修运河修了八年,对于水系漕运一事用了十二分的心思,听说千石大船造出来,哪里还能耐得下性子。

“陪朕一起上去看看。”

元显陪着元晗上了船,工部一众参与修造的官员也都上了船。高定贤不居功,推了各个部分负责的官员来给元晗介绍。元显对造船也有些研究,不时询问两句。

参观完这大船,元晗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转而问元显:“运河何时能修到京城?”

元显正色道:“京城往南的运河,太祖之后历朝都有在修葺管理,臣妹只需将各水系勾通即可。明年今日,臣妹必然能让皇姐乘着这千石之船,南下巡视。”

元显说的正是元晗所想。上次南巡时在船上和崔致说的话,元晗时刻惦念。

“好,”元晗拊掌,“吩咐礼部,明年此时,朕要乘着千石之船顺着运河南下巡视。”

这便是与元显立下军令状了。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千石大船的事情传出,朝堂上一片歌功颂德,沿海沿江迅速建起许多船厂。

这几年,曲亦瑶的商队南来北往,积累下大量的财富。但她做事十分有分寸,并不惹元晗忌惮。加之国库日渐丰盈,元晗对于这些大商贾的打压随之放松了些。

千石之船的消息一放出,不仅利于漕运,对于商户的货物运送也有极大益处。这样的机会,曲亦瑶不可能放过。

有了高丽和伊昌一东一西的贸易隘口,再和元晗谈河运甚至海运就方便多了。

“你的意思是,船厂不需要朝廷花费,由你们商人筹措建造,船只也归朝廷所有,你们只要借船只运货?”

“正是,”曲明舒看向元晗,“漕运之利巨大,连草民都忍不住心动,何况别人?运河修通,虽名为官粮盐铁运输,可夹带私货绝对避免不了。与其如此,不如干脆放开,划拨一部分大船归为商用,增加税收。”

曲明舒说的轻巧,可这事关重大,真严重起来甚至动摇国祚。

若是商人赚取的利润太大,岂不是让人人都存了弃农从商的心思?前朝商人地位一直很低,周朝虽然对于商人不似前朝那般苛刻,却依旧居于末流。

直到元晗一朝,四面通商,才提高了些商人的地位,但对商人依旧征重税。加上各地修建的义仓,由官府出面调整粮价,以此来贴补农民,维持平衡。

大船造出来,运力比以往提升了近百倍,元晗本就打算划出一部分商用,没想到曲亦瑶给出了更加优厚的条件。

仅仅是研究大船时,以**嘉为代表的御史们就屡次上书,言称耗资巨大,现在若是大规模造船,更是要听她们唠叨。曲亦瑶的这个提议,无疑是解决了元晗的后顾之忧。

元晗心中有了定计。

“这事是你一人所想,还是你们商议所得?”

“你们”自然指那些有意参与进来的大商贾了。

“草民虽忝为商会会长,如此大事却也是不敢擅专。是草民等人共同商议决定的。”

元晗点头:“如此,你们先拟出一份章程来,稍后自有旨意下达。”

曲亦瑶离开后,元晗频频召见左右二相和户部的官员,御书房里时时传出低低的争辩声。

景成十四年十月,户部金部司并入度支司,掌管财税收支。历来的六部二十四司突然变成了二十三司,众臣心中都知道,皇帝这是有动作,却迟迟等不到下一步。

另一边得了皇帝的默许,这些大商贾们动作十分迅速。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京郊的通南渠边,便起了一座船厂。又一个月时间,在工部千石大船的基础上,船厂造出了一艘“龙船”。

龙船比运货的船略小,上下四层,外侧涂以丹粉,以金碧珠翠作装饰,能容纳上千人。曲亦瑶代表大商贾将船厂和龙船进献给元晗。

龙船造价不菲,船厂更是耗资巨大,还不算正在制造中的几十艘千石大船的价值。

景成十五年二月,户部新设商部司,掌管天下商事。以曲亦瑶为商部司主事,其余参与造船和出资船厂的商人们,都得了官职。这与她们平日里花些银子捐来的散官衔不同,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官职。

历来商人都是最底层,现在与这些士大夫们同朝为官,难免惹得群情激奋。

随即,元晗又颁下了严苛的法令,商部司的官员仅仅有俸禄拿,得不到朝廷的拨款,也不经手朝廷的税收钱粮,还要受职制律的约束。但这是给了天下商人一个能直达天听的话语权,等于是大大提高了社会地位,这些大商贾争抢着倒贴钱都愿意做。

李秋爽仍是担忧:“让商人为官,陛下这是开了历朝历代之先河。可这些大商贾集中在一起,掌控了天下经济的命脉,必然会威胁到社稷。”

元晗并不担心:“商人与士族一样,无论谁坐大,都是威胁,如何制衡才是要紧。夫子放心,朕有事情让她们去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