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四十六章 千秋(五)

文帝本纪 第四十六章 千秋(五)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迅儿虽然不是你外祖母亲自教养,也是自幼记在你姑父名下充作嫡子养大,相貌又是极好。”

“父君!”元旸打断他,“我想要的是什么父君不清楚吗?外祖母会为了徐迅支持我吗?”

徐皇贵君沉下脸来:“你外祖母不支持你,不是你年纪小,而是你不适合这个位置。拉拢薛家这件事,你三姐定然不会出此下策,你七姐即便如你一般,也不会将事情做的错漏百出。旸儿,你安安心心当个富贵郡王不好吗?不管是你三姐还是七姐坐上那个位置,将来都不会对你如何,你大可以荣华一生。”

“为什么三姐七姐可以,我就不行?她们现在可都在皇陵思过呢。”

提到还在皇陵受苦的两个女儿,徐皇贵君有些生气上头:“因为你不是那块料!心气高又没本事,你当你母皇瞎了吗?”

元旸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她没想到在徐皇贵君心中,她居然如此不堪重用,往昔的那些疼爱,俱是假的!元旸以为,没有了两个姐姐,父君和外祖母都会看到自己的能力,母皇也会对她青眼有加。可是这个幻想,被亲生父亲毫不留情地击碎。她一时气怒交加,晕了过去。

徐皇贵君说了这些重话,自己也颇为后悔,现在看到元旸晕过去,又是急又是心疼,连声叫道:“快请太医。”

后宫的事情瞒不过薛皇后,元旸怒急攻心晕了过去的事情传到了长乐宫,薛皇后恨恨道:“做下这等下作的事情,自己反而怒急攻心,真是不要脸皮。”看着床上睡着的薛意,薛皇后再次落下泪来。

毓秀宫闹得人仰马翻,王顺仪的云瑶宫也不平静。大周后宫君侍,三品及以上才能成为一宫主位。王顺仪年前晋封为从三品的顺仪,才搬进了云瑶宫的主殿凝霞殿。云瑶宫的侧殿之中,还住着一位承徽两位贵人。

王顺仪一生无宠,谦卑谨慎已经成了习惯,听说落尘的弟弟被皇帝亲自下令杖毙,顿时惊惶不已。

“明儿,这件事情不是你做的吧?你老实告诉父君。”

元明一面恼恨一箭双雕的计划没能成功,一面又庆幸皇帝没有深究立福背后的主使。心烦意乱中还要安慰王顺仪:“父君放宽心,母皇没有追究落尘,便不会牵连到我们身上来。”

王顺仪仍是不放心:“明儿,你听父君一句,莫要去争那个位置,你看看你九妹,她出事的时候贵君也护不住,更何况是父君了。父君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只求你平平安安。”

兴许是元昕的倒台给了她机会,也许是元晗的例子给了她对照,以往元明对于王顺仪的话只是敷衍而过,今天却是认真回答他:“父君,徐皇贵君的三个女儿只剩一个,十四妹今晚被皇后记恨上,也没什么大用处了。九妹也被革职削爵,现在尚有竞争力的便是十五妹了。她一介宫侍的女儿尚且能参与角逐,父君现在是三品顺仪,我为什么不能争一争呢?”

“明儿,你居然真的想要那个位置?!十五皇女生父虽然只是宫侍,可是她一直由贤君养育,和他的亲生女儿没有什么区别了。”

“父君,贤君出身低微,没有得力的父族,我与她并无什么不同。这些不需要父君操心,早些歇下吧。”

王顺仪不及说什么,便被元明唤了人进来伺候他就寝。当着宫侍们的面,方才的话题不能再继续,王顺仪只能作罢。

今夜最平静的便是和贤君的兰芷殿了。和贤君见元晗无事,什么话也没说,只让她回去休息。

回到偏殿中,张疏桐眼眶红红地迎出来。元晗忙问:“这是怎么了?”

张疏桐抱着她的腰,把脸埋在她的怀里:“殿下是要吓死臣侍啊。”

元晗摸了摸他的头发,轻笑:“是我的不好。”

张疏桐抱了一会儿,有些不好意思地松开。元晗替他擦了擦眼角,正了正神色,对他一揖,吓得张疏桐连忙侧身避开:“殿下这是做什么?”

元晗起身,拉着他的手在桌边坐下:“若不是你今晚拦住了立福,少不得要多费些功夫才能脱身,当然是要谢你了。”

张疏桐也正色道:“臣侍有幸嫁给殿下,与殿下荣辱与共。可是臣侍身份低微,并不能为殿下分忧。在这些内宅之事上能帮到殿下,是臣侍的荣幸。”

元晗揽着他的肩笑道:“那还真有事要劳烦桐儿了。上回刺客的事情,被母皇罚俸一年,今日又被罚俸一年,也就是说,未来两年府上都没有俸禄入账了。所幸还有些建府时母皇赏下的田庄,便都交由你打理吧。未来一府的人能不能吃上饭,就都在你手上了。”

张疏桐挣开她的怀抱,坐直身子严肃道:“殿下不可。府中内务该交由正君打理才是,臣侍不敢逾越。”

“唉,”元晗又拉着他靠进怀里,“正君人选母皇还没定下,便是指了婚,也还需半年一年的时间才能大婚,这些日子总不能让我自己管府里的事情吧。”

张疏桐想了想:“那臣侍便先接下,待殿下有了侧君正君,再交出去罢。”

说完了正事,张疏桐好奇道:“这便是殿下出宫前的居所?”

元晗点头:“我在父后宫里养到四岁,母皇又将我移出交给父君抚养,便是一直住在这里。”

“那这是殿下儿时的习作吗?”张疏桐举着一张纸,不知是从哪里翻出来的旧物。

元晗定睛细看,纸上画着一株海棠,笔法稚嫩,神形皆无。落款处写着泰初十一年春。

“这是父后宫里的一株垂丝海棠,我幼时爱丹青,看见什么都想入画。画完还甚是满意,就收了起来。后来我离宫读书,这些旧作不知被宫人收到哪里去了。”

“京内都传闻,安郡王妙手丹青,不知可否有幸求得一幅佳作呢?”

“那十四公子可愿为我焚香烹茶,素手拨弦?”

“荣幸之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