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装突击 > 1167 克隆狂潮

重装突击 1167 克隆狂潮

作者:金属裂纹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0:38 来源:笔趣阁

今后的太空轨道工厂不再需要长达数公里的肋骨式船坞,而是只需要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各种标准化舱室就可以。

或者说,战舰这种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进入了组装化时代!

界时人类的战舰完全可以根据任务的情况不同任意搭配舰内的舱室,甚至可以根据任务时间的长增加或者减少舱室数量,达到同一个型号的战舰,大可达十几二十公里,小可以几公里的目标。

模块化战舰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维修补充非常简单,只要拆掉损坏的部分,换上完好的标准化模块,立马就能修复战舰!

以共和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设计模块化战舰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在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设计部门很快就拿出了设计图纸,交付军工部门进行试生产。

短短几天的时间,由分散在各个星系的轨道工厂生产出来的第一批标准化模块全部送到蓝光星。

第一批标准化模块包括核心区、动力舱、储存舱、武器舱、空降准备舱、侦察设备舱,甚至还有传送舱。

其中长度最高的要算武器舱中的重力炮,十几公里长的重力炮不仅是一件武器,它厚实的外壁,还是战舰骨架支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的标准化模块都是同样的标准,边长都是十米或都十米的倍数,并且在规定的位置上开出通道走廊,边角加装固定结构。侧面设置巨型插座一样的能量传输接口。

现有战舰的核心区都是椭圆形,但新的核心区也改成了方形,除了体积比旧式核心区略大之外,新式核心区本身就是一艘小型飞船,一旦情况不妙,可以立即抛掉核心区外的所有舱室逃之夭夭。

总而言之,新式战舰的设计十分地人性化,并不因为拥有克隆技术而忽略战舰本身的安全性。

在徐世杰的亲自主持下,第一艘由标准模块组装的实验舰开始组装。

先是核心区就位,接着小型拖船将刚性骨架的内层安装在核心区外。然后按照需要扩展骨架。并将各种舱室拼接到位,只用了十几分钟,拼接好的战舰就出现在蓝光星外空。

因为第一艘模块化战舰只是进行理论方面的测试,因此只有舱室没有装甲。组装完之后虽说已经拥有了一艘战舰需要的所有功能。但在缺乏装甲保护的情况下。还不能进行高速飞行,只用几公里的秒速飞了一小会儿,通过这种方式证明模块化方案可行。

这艘实验舰只存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被一拥而上的拖船重新拆散,接下来设计部门要对舱室结构和模块的规格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这件事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最起码,模块以十米和十米的倍数作为基础长度就不是个合理方案。

战舰的改进如火如荼,牺牲人员的克隆也争分夺秒。

然而这一次的克隆却出现了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有十几个战士的干细胞在成型之后,在胚胎阶段出现了明显变异。

胚胎变异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就算正常的生死细胞,也有可能出现变异,不过克隆人的技术早已成熟,在几次大规模克隆中都没出现一例变异,这一次却一下子出现十几例,怎么能不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

克隆中心的技术骨干全部来自于一号实验室,原本就极富研究精神,发现这个现象之后,立即投入了废寝忘食的研究之中。

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研究,都没发现影响克隆的明显因素,研究陷入了死胡同。

牺牲的战士必须克隆,可在找到变异的原因之前,克隆中心不愿意冒险进行第二次克隆。

克隆中心毕竟不是专门的研究机构,没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克隆中心不得不将变异的胚胎全部交给一号实验室,希望以一号实验室的顶尖研究力量找出原因。

当然了,克隆中心的技术骨干也不甘心就此放弃,仍然不断地琢磨问题的原因。

一位工作人员偶然查阅了这些克隆胚胎的档案,意外地发现,所有出现问题的胚胎,都是三次克隆胚胎,也就是说,克隆使用的干细胞来自于二次克隆体!

他立即意识到胚胎的变异很可能与多次克隆有关系,马上把这个发现分享给所有的同伴。消息传到一号实验室,相关人员马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轻而易举地证明了多次克隆会大大增加克隆胚胎的变异几率。

几十个三次克隆胚胎就出现了十几例变异,这个高得让人无法接受,可是另外的三次克隆为什么没发生变异呢?是否还存在未知的外界因素影响?

一号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着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研究变异的胚胎细胞,那些未变异的三次克隆胚胎也全部转移到一号实验室进行研究。

反正军方还有不少来自于牺牲战士本体的干细胞,重新克隆几十个胚胎也不算什么麻烦。

一号实验室云集了众多生物科学方面的顶尖大拿,还不到一天就发现那十几个变异胚胎的基因存在缺陷。

研究人员马上把变异和缺陷联系在了一起,提取了变异胚胎本体的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胚胎本体的细胞本身,便存在或轻或重的基因缺陷或者遗传疾病。

以生物进化的角度而言,基因存在缺陷的个体,属于整个种群中的不良个体,这样的个体通常体弱多病或者寿命较短,在整个族群中处于弱势,通过自然淘汰的方式将这些个体去除,有利于整个种群的进化。

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想兴起之后,整个社会越画越倾向于关注弱势群体,因而许多原本可以通过自然淘汰的个体,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生存下来,甚至娶妻生子。

结果就是有缺陷的基因代代相传。

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要算19世纪由于近亲结婚而波及欧洲四国皇室的血友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