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装突击 > 519 星名中子

重装突击 519 星名中子

作者:金属裂纹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4:34 来源:笔趣阁

飞飞停停,天鹰号用了二十天飞越了四光年的距离,按蓝光星的飞行速度计算,天鹰号所在位置大概是一万多年前开辟出来的。

深入云洞四光年之远,洞内的云气密度虽然比周围低得多,但已经比刚刚进入时高了几倍,对战舰的超光速飞行速度也有了一些影响,但是在不会迷失方向的前提下,叶飞还不打算就这么返航。

最起码也应该飞到有可能危及战舰安全的云洞深处再返航,省得回去之后受到某些人的责难——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但凡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纷争,没有任何组织内部是铁板一块,特别是军方这样的庞然大物,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混得人嫌狗不待见。

又过了几天,天鹰号进入云洞已经快一个月了,按说前方的云气密度应该越来越高,但探测显示的结果却正好相反!

不仅云洞内的情况不对,云洞周围的云气密度同样偏低。以天鹰号的速度,距离星云的边界还远得很,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唯一的解释就是前方的星云内很可能有一处空洞!

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令所有人都为之振奋,但是同时也引起了叶飞的警觉,虽然光学系统探测到的数据显示前方没有任何异常,但光学系统在云洞中的作用同样有限,叶飞谨慎地下令每次前进的距离缩减一半儿,直接改为零点五光年。

这个距离也是光学系统的有效观测上限,距离再远图像就会因为云气的阻挡变得模糊不清。

越是前进。前方的云气密度就越低,当天鹰号飞出五光年的距离之后,光学系统通过红外波段观察到了一颗模糊的星球影像。

正常情况下,被云气阻挡的星球根本不可能被光学系统发现,可是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少说也有几百度,时刻散发着大量的热辐射,这才暴露了行踪被天鹰号发现。

不过光学系统发现的影像太模糊,根本无法通过观测确定这颗星球的距离,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这颗未知星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消失。无论怎么寻找也无法发现它的位置。

若不是光学系统的影像记录证明确实曾经发现过这样一颗行星。恐怕包括叶飞在内的所有人都会怀疑是不是最近的气氛太压抑,以至于大脑出现了幻觉。

因为这件事,天鹰号上的人员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继续前进。尽可能搞清楚前面的情况;另一派的意见是就地折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考虑。叶飞经过仔细的反复思量之后,决定继续前进,但不再以距离衡量脱离超光速的时间。而是每航行一个小时,返回正常空间一次,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意外。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光学系统终于再次捕捉到了那个星球的影像,这一次的影像比上一回大得多,根据这两次发现相隔的时间,车祈计算出了战舰飞越的距离,间接计算出了星球与天鹰号之间目前的大致距离仅有零点六光年左右。

这个发现令所有人为之振奋,尽管舰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远征军的老兵,多的亲眼目睹过十几个星系,少的看过了三五颗恒星,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星云内部的星体谁不想见识见识?

三大航天国外加欧洲舰队,走出过太阳系的军人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进过星云的,满打满算就是舰上这千把人罢了。

但是天鹰号与星体的距离越近,叶飞就越发地小心,光学系统看不清前方的情况绝对不出发。

不过战舰与星体间的距离太近了,近到又飞了几天的时间,就发现前方的云气已经淡得几近于无,但辐射水平和各种光波的强度越是接近星体,附近的云气在各种光和辐射的激发之下,已然由一片灰暗变成了微红的亮色,叶飞几乎可以肯定,前面一定有颗恒星。

然而光学系统随后发现前方并不像之前猜想的那样是个巨大的星云“蛀洞”,而是看到了星云另一侧的星空!

也就是说,天鹰号只飞行了区区五光年,就穿透了猎户座大星云。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十分地意外,但更让人意外的还在后面,车祈挪动光学系统时意外发现,能够观测到的星空只有很小一部分,其余的方向依旧是厚重的星云!

这个发现等于是说,前面只是一个直径更加巨大的云洞,而不是真的穿透了星云。

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偏离了轨道,尽管担心前面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威胁,但已经抵达了恒星的附近,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个关键时刻返航。

战舰继续前进,慢慢飞出了星云,当云气的密度再也挡不住前面的星体,天鹰号立即停止前进。

观测发现战舰目前的位置距离恒星至少有百多个天文单位,是海王星与太阳距离的三倍还要多一些,星系外围大概三十多个天文单位的位置,是如光环一般的两层小行星带,厚实的小行星带如同宽厚的帽檐,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小行星带不间断地出现莫名的闪光,就像奥林匹克开幕式看台上此起彼伏的闪光灯。

略过小行星带之后,星系内部有两颗体积与类地行星接近的行星,但究竟是不是类地行星还需要进一步探测,这两颗行星中近的一颗距离恒星也有二十二个天文单位,这样遥远的距离,根本不可能从恒星上接收到足够的光和热,除非与蓝光星一样进化出了低温生物,否则很难产生生命——自打发现蓝光鱼之后,人类再也不肯将恶劣的环境与是否产生生命挂勾,只会说那里的环境不适合出现类人或类地(类似地球)生命。

由于天鹰号与恒星的距离太远。这个星系的恒星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光点,叶飞马上交待车祈开始全面观测前方的恒星。

天鹰号舰桥上的大屏幕连续放大了几次,将那个遥远的恒星放到了众人眼前,但是所有人都因为自己看到的景象愣住。

屏幕上并不是一颗恒星,而是一颗散发着亮白色光芒的巨行星和一颗极其不起眼的小光点儿,如果不是光学系统的灵敏度够高,能不能发现那个小亮点儿都难说。

车祈第一时间投入了疯狂的计算。

“这是什么?”叶飞震惊无比,整个人都被眼前的一惊呆了,因为他看到光学系统发现异常情况后,自动标出了屏幕上的光线路径。一束淡淡的光离开那个小亮点之后。居然拐了个几近九十度的弯,才最终离开!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根据初步计算,那个巨大的白亮星体正以极近的轨道绕着小亮点儿公转!

如果通过肉眼远距离观察,无论是谁一定会误以为那颗大些的亮白色星体是恒星。小光点是伴星或者干脆是卫星。

而且光学系统不只能探测可见光。非可见光拍下的图像上。一缕由云气组成的物质流正以漩涡状不断地流向那个小亮点儿。

“头,头儿!”在舰载计算机的帮助下,车祈的计算速度快得惊人。可绝对不可能算错的结果令车祈目瞪口呆,“那个小亮点儿,半径只有十四公里!”

“这是什么情况?”叶飞脑子里全乱了,完全搞不清是怎么一回事。

蒋雪吞吞吐吐地说:“我觉得,这个可能……也许是颗中子星。”

石破天惊,凡是听到这句话的人全部呆若木鸡。

叶飞只愣了一下就回过神来:“不对吧,中子星怎么会发光?” 怪不得一直觉得附近的光度不足,他原本还以为是颗体积比较小的红矮星,没想到是中子星。

他心里已经接受了蒋雪的答案,不过那个小光点的亮度虽低,但光度比附近的亮白色巨行星强一些,不可能是反射的光,因此有一些怀疑。

蒋雪解释道:“太阳表面的温度只有六千度不到,但中子星表面温度有几十万度,怎么可能一点光都没有?而且你们看,这颗中子星一直在吸附附近的星云,也就是说,它在进入星云之后,质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增加的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按现有的研究理论,中子星刚刚形成的一千年后,冷却将由光辐射主导,也就是不断地发光,将热量散失掉,大约在一万年的时间里,中子星的表面小试一直维持在六位数。

蒋雪并不是很懂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凭直觉,感觉到中子星吸收外来质量后会发生一些变化,通过发光散失掉一部分能量,应当是正常的现象之一!

毕竟中子星还不是吃肉不吐骨头的黑洞。

“还有!”蒋雪想了想又指着磁力探测系统补充道,“这也是判断的依据之一!”

除了光学系统之外,磁力探测系统也一直保持工作状态,别看距离这样远,但是磁力探测系统已经出现了极端的反应,恒星方向的磁力水平爆表,完全搞不清那里的磁力强度究竟有多高。

“这么说,这颗中子星是带着它的三颗行星还有小行星带钻进星云之后,一直飞到了这里?”叶飞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遇到一颗中子星,对中子星的了解极其贫乏,不过这一点并不影响他在已经了解的范围内作出合理的判断。

“我想应该是这样。”蒋雪苦笑,“我觉得应该和总部申请,在舰上派驻一位真正的天文学家,我这个半吊子,水平实在太差了。”

“这事儿以后再说,现在申请也来不及。”叶飞摆了摆手,“啧啧,这家伙一路飞过来,得吸收了多少云气啊?”

“肯定不少。”剪刀突然接过了话头,“我记得蒋雪跟我提过,中子星的质量越大,半径就越小,这颗中子星刚进星云的时候,半径很可能有二十公里那么大。现在只剩下十四公里……”

言外之意吸收的质量绝对少不了,不过究竟是多少,他就算不出来了。

叶飞听完一愣,下意识地问道:“中子星的最小半径是多少?”

剪刀下意识地回答道:“大概十公里左右,怎么了?”

叶飞呆愣地看着屏幕说:“我知道恒星质量小的时候变成白矮星,质量中等变成中子星,质量特别大的直接就是黑洞,不过如果这颗中子星一直吸收云气,一直吸收到它的质量把半径缩减到十公里以下……它会不会变成黑洞?”

大伙被这句话惊得同时呆住,蒋雪干涩地回答:“有。有这个可能。但是也要看中子星还能在星云里飞多久,应该能计算出它在剩下的时间里能不能吸收到足够的质量……这件事,得专业的人来做。”

“这我明白。”叶飞按下心头的不安,“车祈。能不能算出中子星飞行的方向和速度?”

“没有问题!”车祈立即回道。

剪刀迟疑地问:“头儿。你想到什么了?”

叶飞看了剪刀一眼沉声道:“我想确定一下中子星的飞行方向。按它钻出来的云洞方向看,大概方向应该离太阳系不远。”

“不会吧?哪有那么巧?”剪刀下意识地反驳。

“无巧不成书!”叶飞说,“就算不经过太阳系。路过太阳系周围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全都忙着开拓宇宙,要是将来哪一天这颗中子星飞到了哪个殖民星附近会怎么样?”

大伙脑子里同时出现了恒星与行星一同崩塌,化做无力碎片卷入黑洞的影像,登时一股寒意渗入所有人的背脊。

“这个……头儿,是不是担心的太远了点儿?”剪刀差一点笑出声来,“这东西的速度再快,顶多也就是每秒千多公里,再快三百倍才是光速,地球离这儿一千五百多光年,等它飞到太阳系,得四十多万年呢!有记载的人类文明史不过五千几百年,四十多万年后,人类还不占据了整个银河系,葡区区一颗中子星算得了什么?”

叶飞也觉得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了,但还是说道:“测测看吧,这东西威胁不到地球,总能威胁到附近的星系吧?心里有个数,等将来开拓附近的星系时也能有个参考。”

剪刀嘿嘿一笑:“这倒是真的。”

蒋雪不失时机地白了剪刀一眼,低声斥道:“就你能耐,中子星飞不过去,你也不想想,没准它还没飞出星云,附近的宜居行星就会让咱们占上了呢。”

一万年内中子星能不能飞出星云都不好说,但是按人类目前的发展速度,甭说一万年,哪怕一千年之后,猎户座大星云附近的星系上都肯定住满了人类。

剪刀冲她眨眨眼睛没说话,心有灵犀的蒋雪哪还能不明白他的意思,顿时脸上一红。

不再纠结这个话题,叶飞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想法:“怪了,你们看,那颗巨行星离中子星也太近了吧?近到成烤炉了都。”

“它让我想起了当年那颗热木星。”阮鹏说。

“没错,这个也是热木星!中子星旁边的热木星,嘿嘿。”剪刀一阵低笑,不知道是什么又戳中了他的笑点。

“头儿的意思是,中子星是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遗骸,不管之前行星与恒星之间离着多近,都会被爆炸时的巨大威力推开,不可能留下一颗距离中子星这样近的巨行星。”蒋雪说。

“就是这个意思!”叶飞送过去一个赞许的眼神。

剪刀想了想说:“头儿,你说,这颗行星,有没有可能是超新星爆炸之后的散逸物质重新凝结出来的?”

“开什么玩笑,我都知道星体凝聚的时候,重的物质最容易受到引力影响,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星系,都是内部成型类地行星的可能性高,中、远距离形成的行星一般是气态行星。你说说,怎么才能在中子星附近凝聚一颗巨行星?也不知道学着点,蒋雪白娶了是不是?”

“这个,事无绝对,以前根本没人亲眼看过中子星,都是推理出来的,哪有那么准?”剪刀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看,那些云气除了流进中子星的,还有一部分半途被巨行星吸引,它会不会是由云气聚集成的?”

“可能性不高。”蒋雪仔细思考了一番,终于说出自己的判断,“我觉得,这颗巨行星很可能是它抢来的。”

“啥?行星还能抢?”剪刀两眼发直,差点没成斗鸡眼儿。

“怎么不能?要是中子星遇上一个正常的星系,那么强的引力,抢颗行星算什么?”蒋雪理所当然地回答,“还有,流浪行星应该是受到外来引力的影响脱离原来的轨道形成的,你忘记蓝光星了?”

“你是说,蓝光星很可能是中子星抢到这颗巨行星的时候,顺带拐了出来,又没能被中子星引力捉住,才飞出去的?”叶飞脑子里出现一副中子星闯进某个平静的星系,横冲直撞将一颗巨行星硬生生抢走,又扯着蓝光星不得不飞离母星的景象。(未完待续。。)

ps: 中子究竟能不能发光没有找到具体资料,但是从温度上判断,光度应该不低,只是体积小,不像恒星那样明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其它的观点,欢迎发贴讨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