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男儿行 > 第三百零三章 黄河赋 (下 二)

男儿行 第三百零三章 黄河赋 (下 二)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25 来源:笔趣阁

第三百零三章黄河赋(下二)

察罕贴木儿放弃宁陵。

芝麻李挟大胜之威,越过黄河南道,兵临睢阳城下。

赵君用率兵东进,与芝麻李一道夹击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

郭子兴、孙德崖匆匆带领所部精锐前去助战。

淮安第三军旌旗西指,紧随赵君用之后。

脱脱的五万大军,猛然在黄河北岸停了下来,引而不发。

黄河下游的浊水突然减少,流量甚至比不上淮河

太清晰了,将所有事实摆放在一起,连日来盘踞在朱重九脑子里的疑云终于显出了本来面目,化作一头巨大的魔鬼,于半空中张开了血盆大口。(注1)五万余徐州红巾、五万余宿州红巾、再加上濠州和定远红巾各一万,淮安第三军五千,总计超过十三万红巾义军,汇聚于睢阳附近,新旧两条河道之间。而拥有新式火药的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等贼,只需派人将黄河炸开一条口子,顷刻之间,便能水淹七军。

睢阳城处于旧日的黄泛区,地势原本就比周围高。城里的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两人如果准备充分的话,甚至可以凭借城墙和城内原有的各种防洪措施,将河水隔离在城廓之外。站在敌楼之上,看十三万红巾将士尽数葬身鱼腹

想到这儿,朱重九眼前一阵阵发黑,身体晃了几晃,本能地用手扶住了墙壁,才让自己勉强没有栽倒。

逯鲁曾却早就蹲了下去,在他旁边,像个傻子般喃喃地念叨,“八年,光,光治水就治了八年。六百里长堤,两百余处缺口,上万民壮的性命。苍天啊,你怎么不肯睁开眼睛?”

“行了,站起来!”朱重九一把从地上扯起逯鲁曾,又挥手斥退了试图上前搀扶自己的亲兵,“走,去议事堂。洪三,给我擂鼓聚将!”

“是!”徐洪三咬着牙答应了一声,飞一般离去。

逯鲁曾整个人就像被抽去了筋骨一般,半倚在朱重九的肩膀上,继续喃喃地念叨,“不可能,一定是我看错了。一定是我看错了。他们,他们怎么能这样?怎么能使出如此绝户之计。纵使把我等统统淹死,这千里之地,也要再次荒无人烟。这对他们,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

“他们,从来没把咱们当成过同类!”朱重九将涌到嗓子眼的甜腥之物咽回肚子里,冷笑着回应。“他们,从来没把咱们当成过人。几千里地毁于洪水,明年刚好当做牧场。”

“噗!”逯鲁曾一张嘴,血喷出来,将衣服和胡须染得通红一片。然而一口血吐出之后,他的眼神却迅速恢复了清明。将自己的身体从朱重九的肩膀上挪开,一边踉跄着往前跑,一边大声说道:“是,他们从没把咱们当成人看。从当年伯颜提议杀光“张王李赵”四姓的时候,老夫就该明白。可叹老夫居然还以为,那只是伯颜一个人的邪恶想法。老夫居然还以为,夷狄入华夏者,则为华夏”

“自古奴隶和主人,便不属于同一个国家!”朱重九咬着通红的牙齿接了一句,越过老进士,大步流星朝淮安城的议事堂走。黄河决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现在需要去做的,不是跟老进士一道去谴责罪行。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就救人。救芝麻李,救赵君用,救徐达,救所有能救的人。

逯鲁曾愣了愣,眼睛突然变得像烛火一样明亮。紧跟在朱重九身后,二人小跑着赶赴议事堂。“咚咚咚咚”的鼓声,伴着人的脚步忽然炸响,像惊雷般,迅速传遍整个淮安城。将所有沉浸在睡梦中的人,彻底唤醒。

当二人来到议事堂时,大部分高级文武官员,已经恭候在内。与朱重九一样,他们也隐约预感到最近的情况有些不太对劲儿。所以谁都没心思回去休息,一直留在衙门里头等候前方传回来最新情报。于是,在听到鼓声的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都督,末将请命,杀光淮扬三地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没等朱重九开口,胡大海上前一步,双膝跪倒,瞪着通红的眼睛嘶吼。

“主公,末将错了。末将愿带领麾下兵马,这就杀过黄河去。将益、泰、济、河诸路的蒙元官吏,全都斩尽杀绝!”吴良谋紧跟着跪倒,头磕在地上,血流满脸。

白天的时候,他还怕战火烧起来之后,祸及自己的家人。而此时此刻,他却宁愿以自己的家人为代价,拉着整个蒙元中书省的蒙汉色目官吏,一起去下地狱。

“杀人放火的罪孽,由末将来背。都督只管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没等朱重九回应,第五军指挥使刘魁也跪了下来,双目之内寒光四射。

“都督,血债血偿,血债血偿!”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全都杀光。让脱脱也知道什么叫做疼!”

“杀光蒙古人,杀光色目人,杀光这些没有人性的衣冠禽兽!”陆续有文臣武将跪倒,红着眼睛请求对敌方以牙还牙。

朱重九将目光转向徐洪三,看见自己的近卫团长的眼睛也一样的红。按在刀柄上的手掌青筋乱蹦,只待他一声令下,就会将钢刀抽出来,高高地举起。

是徐洪三失去了冷静,在他没到达之前,就将察罕帖木儿可能炸开了黄河大堤的消息告诉了众文武们。而此时此刻,朱重九也没办法要求任何人保持冷静。议事堂里头除了逯鲁曾等极少数人之外,其余文武官员,差不多都出生于徐州、宿州、安丰一带。这场人为制造的大洪水,等同于直接毁了他们的家。

但是,这不共戴天的仇恨,却不能发泄在无辜者头上。虽然在判断出黄河已经决口刹那,朱重九自己心里,也同样充满了杀人的**。

他曾经宽恕了无数对手,这些人只有很少一部分已经离开了淮扬,大部分都留在了当地,成了普通老百姓。其中有的还开起了作坊,商铺,与当地百姓彻底融合为一体,彼此之间,已经看不出太多分别。

从淮安、高邮到扬州,这样的人数量恐怕不下十万。报复之火一起,恐怕他们第一时间就要受到冲击,血流成河。

“噗通!”就在朱重九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众将们的请求时,第二军副指挥使伊万诺夫也跪了下去,以头抢地,“都督,末将,末将自追随您以来,受过四次重伤,三次轻伤。从没主动后退过半步。”

不待任何人回应,他又将身体转向胡大海,继续用力磕头,“胡将军,老伊万跟你并肩作战一年多,自问没偷过片刻懒。你要杀人,就请先从老伊万这里杀起。老伊万愿以这颗脑袋,为淮安城里所有色目人请命!”

“主公三思!”第五军火枪旅副旅长阿斯兰也跪了下去,肩膀挨着火枪旅长刘魁的肩膀,“末将自打投了都督之后,就忘了自己是一个蒙古人!”

胡大海和第五军长枪旅旅长刘魁两立刻愣住了,不知所措。特别是刘魁,就在他投奔淮安军的当天,他的副手阿斯兰也朱重九所俘,然后也被迫加入了淮安军。所以二人可以说是同期入伍。然后就一起并肩作战到现在,彼此之间就像兄弟一般亲密。如果不是阿斯兰突然跪倒,刘魁早就忘记了此人也是个蒙古人,也是自己刚才誓言要杀死的对象。

正惊愕间,近卫团伙长俞通海带着其他几个当值的侍卫也缓缓跪倒,脸色苍白,泣不成声,“主公,小的,小的呜呜”

他们的头发或者金黄,或者卷曲,面孔上明显带着西域一带的特点。如果自家主公真的决定报复,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身居何处?

“我,我不是说你们!”刘魁猛然像被吓到了一般扭过头,连连摆手,身体也于不知不觉一寸寸地往后挪。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的想法,只能再度将目光转开,向吴良谋,向耿再成等人求援。而吴良谋和耿再成等人先前,也没想到自己身边并肩战斗的弟兄,其实也有很多是异族,是即将被报复的对象。一个个瞪圆了惊愕的眼睛,面面相觑。

“起来,都给我站起来。淮安军中,什么时候又兴了跪拜之礼?”正当大伙手足无措之时,朱重九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喝令,“胡大海、伊万,你们两个要逼我用军法么?”

“末将,末将不敢!”胡大海和老伊万二人,立刻同时站起,拱着手向朱重九谢罪。“末将,末将刚才”

“退下!”朱重九狠狠瞪了二人一眼,然后将目光转向正在仓促往起站的吴良谋等人,“还有你们,都给我站起来,退到一边去。再有高声喧哗者,决不轻饶!”

“是!”吴良谋等人行了个礼,讪讪退到一旁。都知道刚才自己太冲动了,居然差一点儿对身边的袍泽动了杀心。

“还有你们几个,也退到一边去!”朱重九又看了一眼阿斯兰、俞通海等人,沉声吩咐。“在本都督这里,只有自己人和敌人的区别,没有异族!”

“谢主公!”俞通海等人抹了把汗水和泪水,躬身退开,心中对朱重九充满了感激。

老进士逯鲁曾却又主动站了出来,冲着帅案后躬身施礼,“淮扬三地,无论蒙古人、色目人还是大食人,都是都督的子民。当然不可报复。但脱脱指使察罕帖木儿炸开河堤,杀我军民数十万,天良丧尽。都督却不可再报之以慈悲”

“逯长史说得对,咱们这边的蒙古人和色目人,都与脱脱没关系。但他们那边的,却一定不能轻饶!”众将闻听,心中的仇恨之火立刻又熊熊燃起,扯开嗓子,七嘴八舌地说道。

“杀,以后我淮安军再与蒙元交战,只杀不俘!”

“杀,凡是与蒙元朝廷有瓜葛者,无论军民,都罪在不赦!”

“啪!”朱重九又用力拍了下桌案,打断了议事堂内所有喧嚣。他手上已经沾了不下百十条人命,早已不忌讳杀人。然而,他想要打造的国度,却不能充满了仇恨。就连另一个时空中的朱元璋,都知道在北伐檄文中,堂堂正正地宣告:凡是遵守华夏礼仪法度者,不管蒙古还是色目,皆为华夏之民。他多进化了六百余年,不能连个古人都不如。(注2)“脱脱领的是一群禽肉,但咱们不是!”目光从众文武脸上逐一扫过,朱重九一字一顿地宣布。“咱们起义兵是为了驱逐禽兽,却不是把自己也变成禽兽。咱们不能。不能把自己变成自己自己最恨的那一种人,那样的话,咱们现在所作所为,将没有任何价值!”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传我的命令,从现在起,扬州、高邮、淮安三地,除了水师之外,所有船只都赶赴徐州。救人,救李平章,救赵君用,救徐达,救所有能救下来的人,不管他长着什么样的眼睛和头发!”

注1:掘开黄河这段,属于虚构。历史上,脱脱并没有掘开黄河。但是,他在攻破了徐州之后,却将下令将城中军民六十余万,全部屠杀殆尽。所犯之罪,比不掘河小。

注2:见于朱元璋的北伐檄文。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在当时群情汹涌,主张对蒙古和色目人报复的情况下,朱元璋这篇檄文里,表现出了难得的理性和宽容。正因为如此,在明末之时,仍有大批蒙古人与汉人站在北京城下,抵御女真人的入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