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在好莱坞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拯救大兵瑞恩1

重生在好莱坞 第三百一十二章 拯救大兵瑞恩1

作者:白色十三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45 来源:笔趣阁

开场的二十多分钟镜头,几乎还原了真实的二战战场,血腥残酷的令人窒息,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战争史诗大作肯定不仅是说说那么简单,而电影节组委会肯选这部电影作为开幕影片,绝对有他们的道理。

但是,如此的一幕,还是让他们感到了震惊,特别是那些曾经参与过二战的老兵们,这一刻仿佛回到了曾经抛洒热血的那片战场,久违的激动重新回到了他们身上。

“这是我看过的最真实的战争电影。”这是老兵们嘀咕的最多的一句话。

即便那些来自欧洲,以艺术自居的家伙,此时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何况,这可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电影!

最让他们感到惊异的是,斯皮尔伯格在这里完全使用了手提摄像机拍摄,从米勒上尉的第一视角出发,以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出了这场战场的残酷程度。

登陆艇舱门打开的那一刻,就是人间炼狱的开始,子弹如同雨点般射来,盟军士兵的身体上绽放出了灿烂的血花。

炮弹横飞,登陆艇中弹起火,吞噬者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士兵们匆匆从登陆艇上跳下,落入海水之中,他们身上携带的沉重装备,把他们拖入海底,让他们长眠在了这里。

德军的希特勒电锯喷吐着火舌,无论是海水中,还是岸上的盟军士兵。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收割。

拿着自己断了的手寻找军医,捂着肠子已经流出来的肚子大喊‘妈妈’,想要救人时战友却被补枪,恐惧的躲在弹坑中瑟瑟发抖,拿下m1钢盔看着上面的弹痕还在庆幸的时候被子弹爆头。

鲜血横飞,尸横遍野,这就是二战,它真实的让人惊惧……

躲在海滩上只有一条路,被德军毫不留情的屠杀,加之身负的责任和勇气。无数勇敢的士兵努力向前。打开了缺口,这次换到他们屠杀德国人了,手雷、步枪、榴弹、火焰喷射器都是杀人的利器。

这也是二战。

如果说血腥残酷的战争场面,是对视觉的震撼。那用晃动的镜头。配合米勒上尉的第一视角来观察战争。那就是对心灵的震撼。

在这里,枪声、轰鸣声和嘶吼声就是背景音乐,配合着那些近乎于真实的镜头。触动着剧院中所有人的心灵,而这些只是对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的铺垫。

尽管很多人特别是欧洲的艺术派导演们,总是批评斯皮尔伯格过于市侩,但谁都明白,以他过往在电影方面取得的成就来说,犹太老头不可能只是拍摄一部普通的战争片。

何况,瑞恩能加盟这部电影,出演一个分量不是特别重的配角,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很惨烈的景象。”

“是,非常惨烈。”

电影再次切换回米勒上尉的第一视角,奥马哈海滩上面,躺满了盟军阵亡士兵的遗体,镜头缓缓从他们身上扫过,最终落在了一具士兵的遗体上,他的背包上分明写着‘瑞恩’!

这就是要被拯救的大兵?怎么死了?

很多观众心头发出了疑问,难道瑞恩?詹金斯饰演的角色是个死人?

不等他们发出疑问,镜头切换进了一间宽敞的办公室中,打字机清脆的敲击声,配合着一个个女性严肃的面孔,都表明了她们在从事极其重要的工作。

“亲爱的博伊德先生,你应该已经得悉,你儿子的死讯……”画外音清晰的表达出了她们所从事的工作。

一名中年妇女从几份阵亡报告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一些事情,她拿着这些找到了上级军官……

肖恩?瑞恩!彼得?瑞恩!丹尼尔?瑞恩!

这是阵亡的三位亲兄弟,他们最小的弟弟是101空降师的一员,已经在诺曼底某处实施了空降,生死未知!

这番对白后,观众渐渐明白,要拯救的肯定是这位瑞恩。

如同所有的美式主旋律电影一样,都不会忽视对亲情的阐述,战场上有士兵在生死关头大喊着‘妈妈’,这里则是母亲得知了三个儿子阵亡的死讯后,瘫软在地……

这里依然没有对白,但电影营造出的镜头,足以使人潸然泪下。

詹姆斯?瑞恩,就是需要拯救的大兵的名字,这件事惊动了美军的高层,有些将领认为瑞恩深入敌后,失去了联络,可能已经阵亡了,去寻找他的意义并不大,但马歇尔上将不这么认为。

他特意读了封亚拉伯罕?林肯当初写给一位母亲的信。

“敬爱的女士,我已经从马萨诸塞州,上将副官的战争档案部得知,你是五位在沙场上光荣阵亡的战士的母亲。我感到我的言辞浅薄无力,根本无法安抚你的悲伤,也无法弥补你的损失,但我必须要在此向你致谢,他们是为了拯救国家而死。愿天主安抚你的丧子之痛,让你永远怀念远去的挚爱,神圣的荣耀属于你们,因为你们为自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亚拉伯罕?林肯敬上!”

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包括银幕前的观众,尽管画面中的马歇尔上将是用很平静的声音读出的这封信,偏偏有种感人的力量。

“那孩子还活着,我们要派人去找他,然后带他远离战场!”这位著名的将军作出了决断。

然而,要去拯救瑞恩,就要派一支小分队穿越德军控制区,他们极有可能因此而阵亡,用一小队人的性命去拯救一个人值得吗?

悖论初次显现。

奥马哈登陆后的三天,米勒上尉和他的弟兄,成为了执行这一命令的小分队,为了方便深入德军占领的法国地区,米勒上尉特意找来了一名文职兵厄本,担任他们一行人的翻译。

这个除了米勒上尉外,小分队戏份最重的成员,出场时就显示出了他的特点,小心甚微,极度缺乏作战经验,换句话来说,就是个新入伍的胆小的士兵,对战争有着天然的恐惧。

一行人踏上了这次前途未卜的行程,尽管他们必须遵从命令,却认为这是次极为荒唐的任务,毕竟谁都有母亲,为什么他们要为了别人的孩子和母亲,送上自己的性命?

其中就包括米勒上尉,因为这很可能送掉他手下兄弟的命。

电影的主题已经彻底明朗,熟悉好莱坞制作模式的人应该可以想到,这一行人的命运凶多吉少。

死亡很快就降临到了小分队的头上。

瓢泼大雨中,他们来到了一处小镇,找到了先期抵达这里的美军,例行询问了詹姆斯?瑞恩的消息后,联合向镇子的广场冲去,路上遇到了幸存的一家法国人,这家人执意想让他们把孩子带走,却被米勒上尉拒绝了。

但小分队成员之一的卡帕佐违反命令接过了孩子,在米勒上尉抢过孩子后,他暴露在了德军狙击手的视野中,然后中弹倒地。

他躺在大雨中,鲜血和雨水一起冲刷着地面,德军的狙击手紧紧盯住了小分队,使得他们无法立即施救,军医韦德想要上前施救,却被米勒上尉和同僚拖了回来。

卡帕佐似乎是预料到了自己的命运,他举起了写给父亲的信,要同伴重新抄一遍邮寄回去,不要让他看到上面的血迹。

小分队的狙击手杰克森击毙了德军的狙击手,卡帕佐却没有救回来,小分队失去了第一名成员。

家庭和亲情,是好莱坞电影中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主题,无论是卡帕佐最后的信,还是那家法国人的劫后余生,无一不展示这一点。

这也是斯皮尔伯格高明的地方,他明白单是火爆的战争场面不可能赢得观众的心,也无法收回数千万美元的巨额投入,更加深刻的主题,则是明智的选择。

或许别人不知道,但瑞恩清楚,后几年投资比这高许多的战争片有好几部,比如《珍珠港》《兵临城下》《黑鹰坠落》等等,却无不惨淡收场,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里是德军占领的法国地区,意外的遭遇战随时都可能爆发,从墙角废墟不起眼的角落里射出来的子弹,很可能就会带走一条鲜活的人命。

但小分队没有停留,继续着自己的使命,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后,他们找到了101空降师的前导部队,听说了詹姆斯?瑞恩的确切消息。

“我们的大爷来了。”小分队的成员都用异样的眼光注视着跑来的士兵,“他就是个混蛋。”

然而,当米勒上尉询问过后,才发现此瑞恩非彼瑞恩,他们距离完成自己的使命还遥遥无期。

尽管电影是以米勒上尉视角出发,但对其他角色的塑造也堪称经典,那位拍摄时临时加入的卡帕佐就不用说了,韦德、厄本等人的性格分明,有着各自的世界。

而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则成为了这支队伍挥之不去的魔咒,他们遇见了101空降师的很多部队,却始终找不到他本人。

哪怕他们翻遍了阵亡士兵的铭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